吉林大学的校歌里有一句歌词,“人比山高,脚比路长”。歌词讲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教育家和科学家怀揣报国理想与热情“择北、向北、守北、兴北”的故事。当时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他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到东北人民大学,即吉林大学前身。他们为吉林大学的发展建设奉献了青春与才智,一言一行也汇聚成影响深远的北上精神。
如今,吉林大学排演大型话剧《先生向北》,以海外留学青年、吉林大学校友陆小北(虚构人物)回国发展的人生选择为线索,讲述了他从犹豫不决到毅然决定回到母校的思想转变过程。通过八幕的设计,陆小北与匡亚明等北上先生们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先生向北》是一部话剧,也是一堂全校共上的思政课。从去年至今,已经演出30多场的《先生向北》依然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很多没有座位的学生选择站在角落里,或者坐在过道上观看。
一种向北的情怀
“多少次,我曾在梦境中远眺过往,从那迷雾和烟尘中走来的,是一位位步履矫健、目光坚毅的大师们的身影……”
每当话剧的大幕拉开、台词响起,仵博宇都感觉心中一颤,难抑激动。尽管台词他已经听了六七十遍。
仵博宇是吉林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大四毕业生,担任话剧的音频播放工作。他参与过数十次的排练、彩排和演出,熟悉每个角色的台词和剧情的衔接。
以前,北上精神对于他更多只是停留在字面。走在校园里,看到先生们的雕像时,心中不会像现在这样掀起太多涟漪。直到加入话剧团队,仵博宇的精神世界开始变得不一样。
作为主旋律的大师剧,如何能让青年认可与喜欢,让北上精神延续和传承,是话剧《先生向北》排演的意义。
“剧本创作时加入了年轻人喜欢的穿越元素,虚构出陆小北这个人物形象,与大师们对话,让历史与当下连接。但又不能让‘穿越’过于套路,失去艺术性。”《先生向北》的总导演、吉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高晓芳说,为此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和灯光设计,主创团队都下了不少工夫。
这部话剧是根据校友鲍盛华所著的《先生向北》一书进行创作和改编,内容都源自历史事实。
“剧本的创作过程细致且漫长。”高晓芳说。主创团队拜访了吉林大学很多校友和先生们的家属、学生,梳理故事脉络,打磨推敲台词。
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院长邴正介绍说,先生们北上之前,吉林大学只有文科没有理科。
当时东北经济相对落后,生活条件很艰苦,这些知识分子大多是海归,在海外取得很高的学术成就。邴正说,他们对工作待遇、居住条件并没有特殊的要求,身上都带着高尚的科学家精气神。
正是这些先生们选择北上,才整体上提高了吉林大学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为吉林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扎实基础。
话剧从陆小北穿越到先生们建设吉林大学的年代启幕。最后一幕收尾前,背景大屏幕上会依次出现53位北上先生的名字,最终定格在一张照片上,就是“时代楷模”、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已故的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
每到话剧的这个环节,观众们都会自发起立鼓掌,向先生们致敬。
“不看会后悔的”
“白山迎旭日,黑水泛金光,我们崛起在祖国的北疆……”在吉林大学建校50周年时,公木先生写下了《吉林大学校歌》,向北上精神致敬,期许学校更美好的未来。
当年,以唐敖庆、蔡馏生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从零开始创建了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王湘浩主动向组织递交申请,自愿前往东北人民大学组建数学系、计算机系;高鼎三放弃国外高校邀请,回国建设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
余瑞璜放弃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和讲学的机会,不顾亲人和朋友的挽留,秘密回国前往长春,带领筹建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当时著名文学家公木先生也扎根吉林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作为吉林大学文学学科的带头人,创作了在国内富有影响力的电影插曲《英雄赞歌》。
这些饱含北上精神的院系创建故事,随着话剧《先生向北》的火爆,重新在吉林大学校园内、师生之间不断传递和分享。
每次排演前,为了让演员们更好地理解和诠释角色,高晓芳会把先生们的学生和家人请来,给演职人员讲先生们的故事,如何做学问、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
自从去年话剧首次排演后,很多院系的老师看见高晓芳,都会拉住她聊先生们的故事。
去年话剧在校内首演时,上座率并不像如今这样火爆。可随着口口相传,迎来了场场爆满。吉林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大三学生王宝谊说,如果查票不严,剧场的过道和第一排空地上,都会坐满学生。大家都说,话剧《先生向北》一票难求。
剧中,王宝谊扮演的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朱光亚先生。
邀请寝室舍友看话剧时,王宝谊简单干脆,“不看会后悔的”。果不其然,舍友刚看完第一幕,就发微信给他,“眼眶湿润了”。王宝谊回复说,“那后面几幕需要准备更多的纸巾”。
整部话剧笑中带泪,随着情节展开,已经远去的先生们仿佛又回到眼前。
看完话剧后的一天,一位舍友突然问王宝谊,“你觉得东北好吗?”王宝谊是长春人,自然觉得家乡好。舍友是山西人。舍友告诉他,东北需要更多青年来建设。今年,这位舍友签约了长春的一家传媒公司,要留在长春发展。
这就是先生们北上精神的接续传承,虽然犹如星星之火,但力量不可小觑。
硕士研究生三年级的翟洋,扮演的是物理化学家、教育家蔡镏生。因为要扮演50多岁的蔡先生,想要演绎出先生历经风雨后的沉稳和精神面貌,一时不好拿捏。
除了妆容尽可能接近老年人之外,为了更好地把握先生的仪态和气度,翟洋会在腿上绑上沙袋,说话速度放慢,逐渐融入角色中。
“蔡先生的党性很强,做学术非常严谨。”翟洋说,观众们会通过他的表演来感受蔡先生的精神风骨,必须要把角色演好。
在感受和诠释角色的同时,翟洋多了一种感悟。人活着,总要有一种情怀,对事业的追求从内心发出,成为人生奋斗的不竭动力。
一批新时代青年向先生们学习扎根东北
2023年暑期,10多支“先生向北”社会实践团队,先后赶赴全国近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探寻先生们生前足迹。
吉林大学是在北上精神的浸润下成长起来的高校,至今吉大人仍在用实际行动赓续精神,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说。
话剧《先生向北》对于吉林大学学子而言,是一次身份溯源与认同。作为一名吉林大学学生,毕业后要如何选择?成为越来越多吉大学子的思考。
近年来,吉林大学先后参与实施、推动打造了“青年实干家计划”“吉林大学优秀大学生兼职朝阳区街、镇团(工)委副书记”“百名硕博助振兴计划”等实践活动,为的是让更多青年学子了解长春,扎根东北。
尽管正值毕业季,仵博宇却并没有太多离别的伤感。在本科毕业论文的“致谢”中,他写了一段关于对北上精神的理解。能加入《先生向北》剧组,他觉得很幸运。他立体地了解了吉林大学历史,更加热爱东北。
来吉林大学上学前,仵博宇的人生规划是毕业后回家乡西安。如今他选择留校担任辅导员,并继续在吉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大一时,播音主持专业的刘腾远加入了话剧的道具组。两年里,她大概参加过100多次排练和演出,每个角色的台词她基本能背下来,也更深刻理解了北上精神。
刘腾远是河南姑娘。上大学前,她对东北的印象是冬天很冷、人很热情。“东北是个神奇的地方。”她觉得,这里不像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那么有吸引力,但来到东北、了解东北后,就会爱上这里。
两年的话剧排演,剧组中的很多学生已决定留在长春工作和生活。
“我多想看看2024年的吉林大学呀!”这是话剧《先生向北》中,匡亚明老校长的一句台词。
如今的吉林大学,如先生们所愿。
当下,东北正在用最大的诚意和支持政策,吸引更多青年留在东北、扎根东北。2023年,吉林省人口净流入4.34万人,是近13年来首次实现人口净流入。2023年,毕业生留吉13.3万人,留吉率超过60%,创历史最高水平。
这一年,吉林大学2023届毕业生选择在吉林省就业(含短期科研助理及管理助理)占就业人数的39.28%。
“一段风雨兼程的故人镜像,一声溯源问脉的历史回响。”在吉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冯正玉看来,《先生向北》的成功上演,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文化的传承,也能更好地鼓励新时代青年向先生们学习,选择吉林、回到吉林、扎根吉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