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7月3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豹变

足球少年,只为奔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 刘世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7月30日   04 版)

    2024年第八届京津冀校园足球夏令营邀请赛在北京举行,参赛球员来自京津冀及青海、西藏、新疆。西藏的小球员启程前往北京参赛前,家长和乡镇领导还系上哈达给孩子们送行。①②受访者供图 ③④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摄

    这个夏天,球迷们自然不会错过在德国举行的欧洲杯。在北京,一场由社会组织发起的京津冀校园足球夏令营邀请赛,也给一群普通的足球少年带去了属于这个夏天的快乐。

    参赛的青少年球队大多来自京、津、冀、青、新、藏的普通学校,对足球的喜爱是孩子们共同的特质。参加这样的比赛,孩子们没有奖金,更多的是为了兴趣、为了在球场尽情奔跑。

    今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向全体青少年推广普及足球运动;坚持体教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足球人才。

    足球从娃娃抓起,怎么抓,一些热爱足球的人正给出自己的答案与实践。在京津冀校园足球夏令营邀请赛的案例中,围绕足球的除了娃娃,还有俱乐部足球教练、学校体育老师、校长,甚至是退休干部、企业家、大学老师、医生等,大人们或自掏腰包,或当起志愿者,他们只有一个理由:为了孩子。

    一个没有光环的民间友谊赛

    年过六旬的北京市丰台区青少年体育协会会长彭玉英是最早的入局者之一。

    “退休后我想发挥余热,给孩子们搭建一个平台。”说起与青少年足球的结缘,彭玉英解释,“当时国家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我们足球能不能也搞一体化,让京津冀三地的孩子一块儿交流?”

    2017年3月,丰台区青少年体育协会成立后,彭玉英就拉着十七八个会员筹备起首届京津冀校园足球夏令营邀请赛。她形容,首届比赛“没有资金,没有人员,白手起家,没人认识我们”。

    京津冀校园足球夏令营邀请赛,今年已经办到了第八届,参赛的队伍已经有40多支,500多人。

    一个没有光环的民间友谊赛,为何从无到有,不断有球队跟进?孩子们对足球的热爱,志愿者热情的付出,或许是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王佐小学二年级女生马梓涵今年是首次参加京津冀校园足球夏令营邀请赛。母亲赵月新原本担心学校里的一些女足队员毕业后球队凑不齐人,想让女儿退队。她问女儿:“万一球队最后只剩你自己怎么办?”得到的回答是:“那我也练,我喜欢。”

    等真正进入了赛期,全家齐上阵给女儿当啦啦队,爸爸带着女儿看欧洲杯直播学习技战术,赵月新当起了生活保障后援。

    年逾古稀的申伯强经营一家饭店,从邀请赛一开始办就给参赛队伍提供食宿。他回忆,彭玉英来“化缘”时,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他的初衷很简单,就想给热爱足球的孩子们提供点服务,“没奔着高端去”。

    早几年的比赛,参赛的小队员们住的是4-6人间的上下铺宿舍,每人发一顶红帽子、一个红背包、一件文化衫,一日三餐都在申伯强的饭店解决。现场的裁判、医护人员、工作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志愿者,这也使得整个邀请赛只向孩子们收取极低的费用。路远的,学校出路费,再远的,县里给支持。

    让喜爱足球的孩子出去见世面

    首届京津冀校园足球夏令营邀请赛,赛事组委会一共请来了8支队伍参赛,北京4支,天津2支,河北2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首经贸附小”)是首届比赛的那1/8。该校体育老师告诉记者,孩子在比赛中与强队比拼,更能发现问题,提升能力。同时,孩子们逐渐提升的自理能力、在球场上学会的拼搏精神都对日常学习生活大有帮助。

    多位教练在采访中提到了京津冀校园足球夏令营邀请赛的“正式赛”和“约赛”。在赛期内,除了赛事组委会规定的赛程,不少参赛队伍与对手比完正式赛后,再约一场友谊赛,不放过每一个切磋学习的机会。

    就这样,京津冀校园足球夏令营邀请赛的招牌打出去后,有不少中小学校长专门带队参赛。天津市北辰区秋怡中学校长于广发就是其中的一员。

    2023赛季,于广发和学校专职足球教练冉祥冬带队来到北京。于广发介绍,秋怡中学对口的生源小学中,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第三小学足球运动开展得比较好,还聘请了天津队退役足球运动员进校教学生踢足球。多方考察后,于广发决定发挥生源优势,把足球“搞成特色项目”。

    秋怡中学地处北辰区郊区。于广发说,在校舍紧张的情况下,学校腾出3间教室专供球员使用,分别是战术布置室、运动员更衣室、运动员力量房。“战术布置室里有电子屏,中间有足球模型,这几间教室整个的氛围布置都是和足球文化有关的。”他说。

    专职足球教练冉祥冬入职后,于广发对他说,以后有足球赛就带孩子们参加,“既然孩子们都喜爱足球,咱就出去见世面,看看人家的水平,自己也提高了”。

    不仅如此,于广发每周四都走上绿茵场,和孩子们踢球。秋怡中学毕业生傅文锐见识过于广发的球技,他觉得校长踢得“有水平”。初二上学期,“前职业青训球员”傅文锐转入秋怡中学,每天放学后跟着校队练习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如果临近期中或期末考,他就暂停训练,专心备考。

    “踢足球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一项放松身心的运动,每天学习压力也挺大,踢球来放松,我觉得挺好的。”当上校队队长后,傅文锐坦言有压力也有责任,出去比赛的时候,是“带着学校的体育精神去比赛”。

    2023年,傅文锐通过了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招收体育特长生考试,以足球特长“优秀”的等级升入了理想的中学。他的经历也鼓舞了球队的小伙伴。

    丰台区王佐小学体育老师于亚辉认为,足球场上的比赛有结束的时候,但“球赛的余热会持续很久”。他提到,每场比赛结束后教练集中复盘,有的小球员在集中复盘后还要自己做“小复盘”,用汉字混合着拼音写下简短的总结。

    令多位带队老师和参赛选手印象深刻的,除了绿茵场上的拼搏,还有到天安门广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卢沟桥等景点的参观学习环节。足球也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满足与体验。

    彭玉英介绍,每次邀请赛举办期间,组委会都会在比赛之余安排孩子们游览北京,了解北京文化、红色文化。在游览的过程中,身穿不同球衣的对手成了朋友,足球赛变成“足球+”,京津冀青少年则变成了“京津冀+”青少年。

    在2024年第八届邀请赛中,除了京津冀三地的队伍,还加入了新疆、青海、西藏的队伍。此外,主办方列表里还加上了丰台区体育局、北京市体育基金会、河北省张家口市体育局、北京北奥集团等单位。

    西藏拉萨林周县江热夏乡中心小学校长德吉卓玛说,学校绝大部分孩子是第一次到北京,收到参赛通知之后特别兴奋。

    “我们给12个球员的家长建了家长群。孩子们从早晨开始,一直到晚上就寝,老师都会不断地往家长群里发照片,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北京的经历。”德吉卓玛说,起初还有家长担心孩子第一次到陌生的地方不安全,“都不用专门告诉家长孩子安全,家长们看照片就知道孩子是快乐的、开心的”。

    今年的赛期,3位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教练还到丰台体育中心足球场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足球课。足球课刚结束,西藏的小球员们就一窝蜂地凑到国安教练跟前请求签名、合影留念。德吉卓玛连发了好几条朋友圈,记录道:“感谢每一位为孩子们的梦想搭建桥梁的你们,孩子们收获的一定不只是几场球赛的体验,更是人生路上的航标灯。”

    与西藏的小球员不同,来自海拔4400多米的青海玉树曲麻莱县的小球员们要先搭乘大巴到西宁,再坐硬卧到北京,全程3000多公里。“他们在牧区踢球的时候喊过苦,到北京来摔得再疼都没喊过苦。”带队教练成林朋措说。

    同队教练才仁达杰介绍,孩子们或许不一定都认识姆巴佩(法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曾获世界杯金靴奖——记者注),但都知道“玉树足球先生”,“我们那儿足球氛围特别好,好多孩子都说长大了想当‘足球先生’”。成林朋措则会借此勉励小球员,要想走出去,就要好好踢球。

    同队教练王卫宁说:“说实话,在(高原)上面训练,特别辛苦,气候特别恶劣,还得穿着棉袄。”即便如此,学校也尽可能为孩子们创造条件。在他看来,足球是孩子们学习之外的另一条出路,足球踢好了,可以走出大山,到西宁或是更远的大城市上学。

    眼下,今年的京津冀青少年足球聚会已经接近尾声,但这些大人仍在为孩子们尽可能地拉长这场足球聚会的“进度条”。

    来自北京的家长赵月新打算开车跟着女儿马梓涵前往河北张家口奥运村参加总决赛;来自青海的教练才仁达杰已经买了前往苏州的动车票,在那里,还有一群“西北狼”小球员要参加“2034杯”小学生足球大会;来自西藏的小学校长德吉卓玛答应了小球员,回家前带他们到北京世界公园,“看看世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 刘世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7月30日 04 版

足球少年,只为奔跑
《两岸家书》已经寄出,你收到了吗
微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