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县城、乡村和山区的高中毕业生来说,上大学是他们走出家乡、迈入城市的转折点,甚至是第一次去往另一座城市的“传送门”。从四川省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王佳,毕业后却即将前往与家乡泸州市相距500公里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越西中学任教。
与王佳同行的,还有9名来自四川的同学,他们20岁出头,都是“志远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他们在2020年填报该校提前批志愿——“志远计划”时,就已默认本科毕业后,会前往凉山州任教6年。
站上讲台前
虽然大学4年都在为去凉山州任教做准备,但真正要成为一名以教书育人为业的教师时,王佳还是有些紧张。她教语文,在暑假期间,她总在埋头做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她还在网上搜索彝语教学视频,学习“你好”“再见”等基础的礼貌用语。她了解到,凉山州有彝、汉、藏、回等多个世居民族,其中彝族占比超过50%。8月中旬,王佳将前往那里,开启至少6年的教师生涯。
去年8月,王佳和另外几名同学收到越西县教育局的邀请参观越西中学。从刚开通不久的越西高铁站下车,再有20多分钟的车程,就能在连绵不绝的山峦中,瞥见红砖白瓦、绿草如茵的校园。
这所学校矗立在被群山环抱的175亩平坝上。越西中学校长孙双祥说,这是越西县最好的一块平地。
“比以往见过的、想象中的县中都要漂亮。”王佳说,顺利的话,3年后,2001年出生的她将送本班级40多名2009年前后出生的学生走进高考考场。她无法预知未来的结果,但她想跟学生说,“请你相信我,我会尽全力帮助你实现梦想”。
孙双祥介绍,2024年越西中学高中毕业生人数为1111人,其中354人高考分数超过本科线(含本科预科),大部分学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四川省内的学校。
“要走出大山,看看更广阔的世界,这样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王佳说,“但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帮助家乡摆脱贫困。”
被需要的老师
在越西县,平均每3个人就有1名在校生。越西县副县长曲木尔足介绍,越西县学生基数庞大,常住人口30余万人,其中约9.5万人为小学、中学学生,约占总人口的1/3。
王佳了解到,越西县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与庞大的在校生人口相当的,是外出务工的农民。曲木尔足说,越西县有10万人在外务工,该县境内山地占90%以上,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种植烟叶、油菜、苹果等经济作物为主,此外,还有一个水泥厂。
越西中学共有5800余名在校生,与庞大的学生基数形成反差的,是教师的数量。孙双祥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目前越西中学共有280多名教师,其中有100多名是最近3年新招的年轻教师。35岁左右的骨干教师只有二三十人,其余则为快到退休年龄的教师。
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都是稀缺资源,这也是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部支持下设立“志远计划”的重要原因。“志远计划”面向当时我国最后52个未摘帽的贫困县所在省份招收本科定向就业师范生。
王佳告诉记者,这个假期不断有越西中学的学生给她发微信,问题不限于知识点、学习经验、人生经历等,他们多是今年6月王佳前往越西中学作分享时认识的学生。在结束分享后,有几名学生认真地看着她说:“你以后还会来吗?”“你要在这里待多久?”
学生的热情和好奇让王佳感到“被需要”。现在,她正在为这群越西中学的学生准备礼物——明信片、单词本、计划本……她还托朋友买了电子科技大学的文创周边,与她交流的一名彝族女生马上就读高三了,她高考的目标校是电子科技大学。她也想像王佳一样,毕业后回来建设家乡。
现实与理想
即将与王佳一同前往越西中学任教的陈志罡告诉记者,越西县的环境比他的家乡绵阳要差一些,虽然父母担心他会吃苦,但他并不觉得这是一种“苦”。相比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他更喜欢县城、乡村的静谧和悠闲。更何况,这所学校离高铁站很近,交通比较便利。此外,他和王佳都很满意学校为他们提供的宿舍,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床、沙发、茶几等都准备好了,“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谈到工资,王佳和陈志罡都表示“挺满意的”。陈志罡说,和他在成都上班的同学工资差不多,而且不用付房租,周边消费也很低。此外,据介绍,这批从北师大毕业的“志远计划”学生,在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都配套了扶持政策。北京师范大学也推出了一系列长期的支持与托举措施。例如对履约“志远计划”及后面的“优师计划”毕业生,学校自筹经费,给予每人10万元的奖励金。
陈志罡记得,曾有一名一线教师对他说,当教师要有15年的规划。他觉得,当教师就算不是终身职业,也是长期职业。他不知道6年后会不会继续留在那里,但待在那里的6年,他想让那些成绩没有那么好的孩子,也能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他们的基础越差,就越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们。没关系,我有信心和时间。”陈志罡说。
面对这群只比自己小六七岁的学生,陈志罡认为,更大的挑战或许是教学之外学生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等问题。陈志罡高中时期的班主任会用写信的方式和他们沟通,他打算“继承”下来,鼓励学生给他写信,他也会不吝笔墨地回信。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是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的一句话,也是王佳写在黑板上,给即将步入高三学习生活的学生的话。她想用这句话告诉他们,也告诉自己:尽力而为。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仟煜 记者 樊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