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8月11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青年园地

激发青年投身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生动力

朱宏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8月11日   03 版)

    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革创新、开放包容的磅礴力量。发挥青年的先锋作用,要着力激发青年投身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生动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将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

    发展青年需求是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着力点

    对青年需求的重视,根源于对青年是创造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主体这一地位的确证。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坚定支持与拥护改革开放,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民族复兴也终将在新时代青年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与接续奋斗中变成现实。作为创造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主体,青年发挥着重要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表现在青年依据自身的需求,相对独立地作出判断和选择,自主调节自身的接受和参与意愿,进而转化为投身国家和民族改革开放实践的行动力。

    持续发展青年需求,才能激发青年持续的内生动力以支撑主体性发挥,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由此,发展青年需求是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着力点。从青年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青年需求发展的关键在于其需求的不断满足和人才培养的持续跟进。青年需求的发展是其需求不断得以满足的结果,它依靠党和国家青年人才培养的持续跟进。由此以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发挥带动青年主体的主动性发挥,在需求满足中激发青年投身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生动力。

    在需求满足中激发青年新需求

    发展青年新需求的关键在于满足现有需求,这是因为人的需要是无限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到人的需要的发展性,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其中,马克思主义在肯定人的需要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了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本身对于需要发展的条件性作用,这就点明了“需要满足”这一发展青年需要的重要方式。

    此外,青年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与新的需要之间呈现升级关系,“随着生产和交往活动的不断发展,人的需要也相应地不断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向上提升”。在不断守正创新的社会活动实践中,青年的需求在现实满足的基础上,持续发展出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推动着青年在需求本身所蕴含的内生动力支撑下,不断地参与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

    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应在着力满足青年相应需求期待上下功夫,以改善和提升教育教学供给为根本,充分发挥教育者在组织设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场景等方面,以优化教育供给中的主体性和主导作用,持续跟进青年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调研、专题访谈、行为观察等多种方式方法,切实在把握青年思维方式、认知特性、行为习惯等实际特点的基础上,把准青年的需求以提升需求满足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人才培养跟进中发展青年需求

    立足青年人才培养视角,满足青年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着力点在于组织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更加优质的人才培养供给。青年人才培养供给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的有效组织为依托,为青年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体系。无论是从应然设计考虑,还是为强化实然效果,青年人才培养都以青年的需求期待为依据和遵循,并指向青年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满足。“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做好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就要尊重青年天性,把握青年特点,着力满足青年成长发展的需求期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的内生动力。

    做好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满足青年成长发展需求,关键在于优化青年人才培养体系。面对“统筹协调青年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各方面共同推进青年发展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形成”的现实问题,找准优化青年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着力点。其一,根据青年需求优化青年人才培养主体结构,着力完善机制设计、创建项目平台,以统筹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方力量,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作互助中满足青年多元化、发展性的需求期待。其二,根据青年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法体系,在把握青年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内容支撑,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根基等,融入课堂教学、实践锻炼和日常引导中,着力激发青年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斗、与时代齐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为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实践并着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系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系北京邮电大学新进教师人才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内生动力的理论蕴涵与提升策略研究”(2024RC23)的阶段性成果】

朱宏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8月11日 03 版

文化强国建设中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全面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四个向度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是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教材
激发青年投身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