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二季度银行业净息差止跌 信贷结构调整释放稳增长信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8月13日   05 版)

    备受市场关注的银行业净息差出现企稳止跌迹象。8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4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二季度银行业净息差1.54%,与一季度持平。分银行类型看,国有大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上半年净息差继续下行,但降幅明显收窄,股份制银行净息差从一季度的1.62%小幅回升至1.63%。

    同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围绕利率问题设置两篇专栏,一篇梳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演进脉络,另一篇聚焦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介绍央行近期改革举措。

    业内人士认为,7月下旬以来央行一系列货币政策操作,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既是短期宏观调控,也是中长期金融改革思路的体现。短期看,通过降息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作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报告》显示,下一步,央行将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增强政策利率的权威性,研究适度收窄利率走廊宽度,给市场传递更加清晰的利率调控目标信号。

    寓改革于调控

    净息差保卫战由来已久。净息差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自20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以来,大型银行已5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但银行净息差持续走低,且低于《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中1.8%的警戒线。

    “息差是衡量银行经营的关键指标,关系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银行能否健康地支持实体经济与此指标有关。”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注意到,一些银行的息差已经低于其不良率,尤其是非上市股份行和城商行。中小银行的处境更为艰难。“一方面,为了支持实体经济,贷款利率需要降低;另一方面,为了吸引存款,存款利率又不能降得太低。”

    今年4月,监管部门针对违规手工补息等高息揽储情况进行整改。《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21家全国性银行整改进度已超9成。经测算,整改工作完成后,银行节省的利息支出接近一次降低存款利率的效果。

    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和利率传导效率进一步提高。在引导存款利率下降、提高利率传导效率的同时,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也在持续释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7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LPR均下调0.1个百分点。这是央行继2月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降0.25个百分点后,又一次下调LPR,促进降低实际贷款利率水平。7月22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优化公开市场操作机制,从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调整为1.70%。

    “降息本身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凯认为,一方面二季度经济数据表现走弱,另一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稳增长诉求有所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7月25日,央行开展了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2.3%,较前次下降0.2个百分点,为去年8月以来首次下调,和7月22日的7天期逆回购降息相呼应。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当前MLF的政策利率色彩已被淡化,不再承担主要政策利率的角色。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表示,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目前看,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了这个功能。针对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质客户利率的问题,潘功胜提出,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未来LPR利率调整将与短期利率联系更紧密。”在郭凯看来,通过调整短端利率来影响整个收益率曲线,从货币政策框架上说,“它在往更市场化的方向转变。”

    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

    从总量发力,到在结构上下功夫,今年以来,央行先后出台三轮货币政策组合拳。《报告》显示,二季度央行更加注重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先后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推出房地产支持政策组合,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对象范围,落实好存续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从数据上看,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8.1%,均超过全部贷款增速。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注意到,关于结构性工具,此次《报告》较一季度报告有两点明显变化。一是更加重视对科技领域的金融支持,关于科技金融工作的部署位序更加靠前,二是新增“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助力释放消费潜力”的表述。钟林楠认为,后续货币领域可能会有相关政策支持消费,可能的政策选项包括推出相关的结构性工具支持消费、降低消费贷款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消费以旧换新等领域的信贷支持。

    关于信贷指引,《报告》在表述上也有所变化。一季度报告要求“保持货币信贷供给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融资需求相适配”,此次则表述为“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加快推动储备项目转化”。“信贷指引的重点切换为稳定信贷需求。”在钟林楠看来,这是货币政策更加侧重逆周期调节稳增长的体现。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也认为,新增“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加快推动储备项目转化”,意味着稳增长是下半年货币政策的重心,也表明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对于信用扩张仍有一定诉求,后续货币宽松仍是大方向。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此次《报告》明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重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逆周期调节,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保持融资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方面,《报告》提到在防范资金沉淀空转的同时,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加快推动储备项目转化,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8月13日 05 版

绿色发展提速 我国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
二季度银行业净息差止跌 信贷结构调整释放稳增长信号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