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至11日,晋卿岛蔬菜大棚、菜地共采摘甜瓜10余个,口感糯甜;采摘西瓜10个,约40斤;采摘哈密瓜1个;采摘各类蔬菜3次90余斤,已送至食堂供驻岛干部群众食用。”29岁的朱利在第39期《永乐群岛各岛礁蔬菜种植周报》里记录下晋卿岛最新的果蔬产量。
4年前,朱利从海南大学植物病理学硕士毕业后以定向选调生的身份来到海南省三沙市永乐群岛工作。永乐群岛高温、高盐、高湿、高辐射,这个老家在河南禹州的小伙子和其他小伙伴一样,从踏出校门驻守祖国南大门,就认定要坚守“出海就是出征、安家就是卫国、驻岛就是奉献”的三沙精神,甘愿做一名“守望者”。
永乐群岛是三沙市西沙群岛的西部岛群,位于永兴岛西南约40海里处,生活居住条件更为艰苦。朱利记得自己4年前刚上晋卿岛时,不仅很难吃上新鲜蔬菜,连住也只能住在集装箱改造的板房里。
几年时间里,晋卿岛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沙市于2013年设立了在晋卿岛挂牌办公的中共三沙市永乐群岛工作委员会、三沙市永乐群岛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永乐工委管委会”),这也是2012年7月三沙市设立后成立的第一个基层政权组织。朱利说,晋卿岛很小,十几分钟可以走一圈,永乐工委管委会成立后,太阳能发电、安居工程、海水淡化、互联网接入等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永乐群岛的幸福“硬件”不断完善。
团三沙市永乐支部书记江育涛两年前考入永乐工委管委会工作,今年35岁的他说,永乐群岛远离海南岛,进行任何一项硬件建设都要克服很多困难。比如说种树,永乐群岛各岛礁土壤以海沙、珊瑚碎石为主,肥力瘠薄,淡水资源匮乏,受高温、高盐、高湿、高辐射的环境影响,在岛礁上种植树木难度极大。他说:“为了种活更多的树木,我们的青年突击队和干部群众每次都会在回海南岛时背一些泥土来到岛礁,以改善岛上土壤属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羚羊礁上慢慢长出了成片的小树,晋卿岛现在植物覆盖率已超过90%。”
在江育涛看来,要让岛礁居民没有“后顾之忧”,除了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硬件,还要为岛礁居民提供更好的幸福“软件”。服务永乐群岛其他礁居民也成为永乐工委管委会青年们的重要工作。
在今年的“七夕”前,江育涛和同事们提前策划了一个活动,但由于保障船只的船期安排,采购的物资不能提前抵达,这项活动只能延迟到“七夕”的第二天举行。
“晋卿岛上有一些夫妻,‘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搞些文娱活动,可以让大家一起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江育涛说,活动当晚,岛上绝大部分人都到场了,挂同心锁、写祝福语,聊晋卿岛的方方面面,效果超出了预期。
今年暑假,晋卿岛前后来了十多名小朋友,他们都是永乐群岛居民的孩子。如何让小朋友感受海洋文化、传承守好南海这片“祖宗海”的精神,江育涛、朱利等青年干部花了不少心思。
江育涛说:“对上岛的小朋友,我们会不定期邀请他们一起做游戏,还会带他们前往周边各个岛礁,告诉他们每个岛礁的自然生态特点和历史。尤其是甘泉岛,岛上有中国最南端的文物保护单位‘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小朋友们看后由衷生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有一些还未上岛的渔民孩子,我们也会想办法让他们感受永乐群岛的服务热情,增加他们上岛的期待。”江育涛介绍,今年六一儿童节,大家就想着可以征集岛上渔民孩子的联系地址,给他们寄印有三沙LOGO的保温杯。有些渔民不好意思要,但听到“无论多远都会寄到”后很配合,最后征集到了80多个渔民孩子的联系地址。
这是一些岛礁青年在永乐群岛的日常数据:朱利每年驻岛时间超过180天,最长的一次达到了215天;累计出海近300次,航行数千海里,穿梭于各个岛礁之间。他充分发挥自己“植物医生”的专业优势,通过深入岛礁一线实地调研,汇总了42种常见植物和8种有害植物。他组织驻岛人员开展垃圾集中清运工作十余次,共清运岛礁各类垃圾1819.45吨……
江育涛说:“永乐群岛虽然青年人数不多,但我们成立的青年突击队战斗力强,都是有事就到,大家都想让永乐未来变得更好。”
吴清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任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