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家国情怀’这一概念,必须依赖丰富的、生动可感的历史细节,必须对历史事件建立感性的认识。”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在最新版本的《中国脊梁》中,从专业历史学者的角度还原历史真实,解读了华夏文明史中3000年来那些“国士巨匠”的一生作为,探讨这些精神遗产如何影响现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王立群说,此前他在参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及其他讲演时,积累了大量令他内心触动的内容,当他将这些文字汇集起来时,竟然发现,它们都指向同一个主题——中国脊梁。由此他联想到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中写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围绕这段文字,王立群讲述了孟子、屈原、卫青、霍去病、李广、苏武、张骞、华佗、王安石、岳飞10位圣贤、英雄,解读了他们如何用自己的生命诠释“脊梁”精神。王立群希望,青少年读者们能够通过这些故事,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好品质。
《中国脊梁》一书中的汉朝人物故事,源自《史记》中的“列传”。王立群与《史记》结缘颇深,研读《史记》长达58年。
王立群表示,秦皇汉武虽生活在距今2000多年的时代,但他们所建立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以及对外政策,仍然对现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始于秦始皇的大一统理念,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而汉武帝时期开拓的辽阔疆域、文官制度以及推崇的儒家文化,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便是今天中国人的头脑和生活中,还沉淀着儒家的种种因子。汉武帝的军事策略不仅注重实战效果,更重视战略部署和长远规划,这些都与现代大国发展的战略思维有着相通之处。”王立群说。
在以概括性叙述为主的历史教科书中,苏武牧羊的故事往往只有寥寥数语的介绍。然而,在《中国脊梁》一书中,“苏武:一个不屈的脊梁”这一章节详细地描绘了苏武的生活与经历。
书中讲述了苏武出使之前的职务、出使匈奴的历史背景,还探讨了当时的汉匈关系,以及苏武无辜卷入匈奴内部谋反事件的始末,包括他被审判、卫律逼降和李陵劝降的全过程。此外还描述了苏武回国后经历的三件大事,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对他的赞颂。这些详尽的叙述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了苏武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中国脊梁》一书在“一位青年的强国梦”这一章节中,详细讲述了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27岁的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开始西行的经历。王立群梳理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开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张骞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王立群总结,书中人物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历史,用自己的智慧启迪了民众,用自己的脊梁撑起了民族的脊梁。他们书写激荡人心、泽被后世的传奇史诗,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历史的书卷在不断翻动,时代在不断前进,中国脊梁的具体形象也不断在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其精神是不变的。“中国脊梁”不仅指历史上英勇奋斗的人们,更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符号,象征着坚忍不拔、为国奉献的精神品质。
王立群希望,《中国脊梁》能够作为青少年学习历史的辅助教材,激发他们对于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戴纳 记者 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