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90后,要上天了

——“龙马乘组”奔赴浩瀚太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通讯员 占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10月30日   03 版)

    5月23日,神舟十九号乘组在进行飞船程序训练(从左至右分别是宋令东、蔡旭哲、王浩泽)。孔方舟/摄

    2024年8月26日,神舟十九号乘组水下训练。孔方舟/摄

    2024年5月29日,神舟十九号乘组在进行出舱机构操作训练(从左至右分别是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孔方舟/摄

    2023年7月2日,王浩泽(左)在参加海上救生训练。孔方舟/摄

    2024年6月26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王浩泽进行出舱程序训练。徐部/摄

    2024年1月23日,宋令东在人船合练中。徐部/摄

    2023年11月9日,神舟十九号乘组在组合体模拟器训练(从左至右分别是王浩泽、宋令东、蔡旭哲)。孔方舟/摄

蔡旭哲:​潜心磨砺,行者无疆

首次任指令长重返空间站

    仅仅过了22个月,蔡旭哲将首次作为指令长,带领神舟十九号乘组飞向太空,成为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史上间隔时间最短重返空间站的航天员。

    参与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参与首次“太空会师”……蔡旭哲和战友们在太空中忙碌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驾乘飞船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在轨驻留6个月。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进入建造阶段以来情况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航天员乘组工作量最大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也被网友称为“最忙乘组”——

    蔡旭哲和队友们经历了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首次经历两个乘组在轨轮换;完成一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和3次出舱任务;开展大量空间站平台巡检测试、设备维护、维修验证、物资管理和站务管理等工作;进行两个实验舱多个实验机柜的解锁安装,按计划实施了多项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这意味着会有大量的琐碎事项。蔡旭哲告诉记者,他们经常忙得废寝忘食。工作量大时,光是在舱内手动拧螺钉,每天就要拧1000多个。

    2022年9月17日13时35分,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的舱门,执行他的首次出舱任务。在这次出舱活动中,他还要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即首次舱外救援验证。任务中,蔡旭哲模拟失去工作能力的航天员,陈冬将其从舱外带回出舱口。

    为了更加逼真地模拟特殊情况,蔡旭哲将原本紧紧握着舱壁扶手的双手松开。那一刻,他唯一的安全装置,就是系在同伴腰上的一个挂钩。

    整个过程持续约20分钟。

    是什么给了蔡旭哲胆量,让他放开了手?他说:除了信任,就是使命。

    2022年11月17日,蔡旭哲和陈冬再度搭档出舱,完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后的首次出舱活动。他们在问天舱和梦天舱之间架设起舱间连接装置“天桥”。

    蔡旭哲和陈冬各连接“天桥”的一端,共固定十几道锁。这些锁一环扣一环,结构非常复杂。为了稳妥高效地完成这个任务,蔡旭哲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反复研究这些锁。

    “天桥”搭好后,为了验证安全性和稳固性,蔡旭哲还要进行首次跨舱段舱外行走。在悬空的“天桥”上攀爬,下方是“深不见底的黑”,每“走”一步,都充满风险和挑战。

    站在机械臂上的陈冬以及在舱内支持的刘洋,看着“天桥”在微微晃动,替他捏了一把汗。

    蔡旭哲还是一个收获颇丰的“太空菜农”。他携带了一些生菜、西红柿和小麦种子,每天仔细观察植物生长状态,及时调整种植方法。

    在他的精心照顾下,这些植物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给空间站舱内增添了绿意和生命力。尤其是太空生菜长势良好,成为太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一道菜。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抵达中国空间站,和神舟十四号乘组经历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太空“会师”。

    随着镜头定格的瞬间,这一画面载入中国航天史册,也成为蔡旭哲人生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蔡旭哲返回地球,出舱时说:“星河灿烂,一览无余。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太空家园。”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蔡旭哲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蔡旭哲并没有在鲜花和掌声中迷失,他只有一个信念:“我要早日返回太空。”

    返回地球半年后,他就投入正常任务训练。凭着优异的表现,蔡旭哲被选入神舟十九号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蔡旭哲至今记得两个重要日子:

    第一个是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飞冲天,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

    蔡旭哲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了这则新闻,深深地被航天员这一职业所吸引。他向往飞向神秘而广袤的太空,去探索新的未知。

    另一个是2010年5月5日。这一天,他和其他6名战友,经过千挑万选,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第一次飞天,他准备了12年;第二次飞天,他仅准备了22个月。

    “正是有了十多年的潜心磨砺、积蓄力量,才能厚积薄发。”蔡旭哲说。

    这次任务中,乘组面临一些新的挑战:进行多次出舱活动以及半数以上的新实验、新项目。他们在地面进行了出舱活动水下训练、出舱活动程序训练、空间站任务出舱程序虚拟现实训练等大量的出舱相关训练。针对新实验,他们和科研人员沟通交流,反复推演实验的每个环节……

    蔡旭哲不仅要磨砺好任务所需技能,还要照顾好两位新队友。

    “学习不能放过一丝疑问,训练不能有一丝懈怠,操作不能有一丝疏忽,遇到困难不能有一丝退缩。”每次训练完,蔡旭哲都会带着队友们复盘,总结经验。

    蔡旭哲告诉记者,两位90后年轻航天员乐观自信、开朗活泼。训练中,他们常传出欢声笑语,但涉及关键操作时,也绝不含糊。

    宋令东原本是歼击机飞行员,心理素质好,操作能力强,操作习惯好,善于动脑筋,遇到问题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方法;王浩泽是搞科研出身,理论功底深厚,对飞行手册理解得透彻,在训练中能够及时发现容易操作失误的步骤,并提出优化方案。

    在两位年轻队友眼里,指令长话虽不多,但心里有数。看问题总能抓住关键,找准要害。

    蔡旭哲生肖属龙,另两位90后队友生肖均属马。这一次,本命年的蔡旭哲将带领“龙马乘组”奔赴太空,他也期待他们在此次太空驻留任务中“龙腾盛世,马到成功”。

    ---------------

宋令东:心之所向,一苇以航

乡村少年终成首位90后男航天员

    10月29日,当宋令东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面对众多媒体的闪光灯时,这位即将飞向太空的90后男航天员,依然会想起中考结束后和父亲在一起的那天下午——余晖下的少年恣意想象,如果有双翅膀,或许能够飞去更高更远的地方。

    1990年,宋令东出生在山东菏泽,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他的记忆里,父母就像沙漠里的骆驼刺,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他们从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而是用爱和勤劳撑起了这个家,也给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

    父亲自幼习武,练得一手好拳法,却因家庭变故回乡务农。为了让地里的棉花长势更好,父亲凌晨四五点钟就要下田给棉花苗掐尖。母亲则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在他刚一岁半的时候离开家,前往县城卖凉皮,有时天蒙蒙亮就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

    到了年底,父亲会去县城和母亲一起卖年货。于是,除夕那一天成为宋令东和姐姐一年里最期待的日子。只有那天,母亲才会回家,一家人才能享受难得的团圆。

    有一年除夕,宋令东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村口,眼巴巴地盯着村外。往常这个时候,父亲就会骑着自行车,载着母亲出现在村口。

    这天,直到天色暗了下来,天上飘起雪花,父母的身影仍未出现。不知不觉间,眼前的世界变得白茫茫一片,迎接新年的鞭炮声开始在耳边噼里啪啦地不断响起,少年宋令东的双腿也冻得渐渐失去了知觉。

    就在这时,两个“雪人”一前一后出现在视线里——雪中,父亲扛着自行车吃力地走着,母亲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后面。原来,他们回来半路上,自行车突然坏了,耽搁了时间。

    这么多年过去,这幅雪中归途的画面,仍常常不断重现在宋令东的梦境中。他说,正是那一刻,自己更加尝到生活的艰辛,也更懂得了父母的不易。

    “尽管生活很苦,但他们从不在我们姐弟面前抱怨,反而用实际行动教我们学会了如何笑对人生。”宋令东说。

    中考结束后,宋令东随同父亲进城收废品。城市的大街小巷,曾留下父子俩骑着自行车为生活而奔忙的身影。最快乐的记忆,莫过于在一处天桥上休息时,望向远处,有一座摩天轮伸向天际,缓缓转动。

    那一刻,他想象着飞向天际。

    2007年,空军招收飞行学员的通知发到校园,宋令东积极报了名。当录取通知书送达家中时,大家的脸上都笑开了花,唯有母亲激动地放声大哭。从没出过远门的母亲和父亲一起,将宋令东送到了空军航空大学。

    在宋令东的心里,还种着一个英雄梦。小时候,他读过一个战斗故事:一场阻击战中,一支部队被围堵在丛林中,只剩下一名战士。这名战士靠着对地形地貌的熟悉,顽强抵抗,多次阻止了敌人进攻。当打完最后一颗子弹,他从丛林里走了出来,敌人这才发现,原来对手只有一个人。

    “这名战士像个王者一样,骄傲地站在敌人面前,身后是火红的晚霞。这个场景让我终生难忘。”宋令东说。他也梦想着当这样一名英雄。

    宋令东以第一名的成绩将“起落之星”收入囊中,最终成为空军航空兵某旅首位90后三代机飞行员。

    他的微信昵称名为“守望者”。飞行时,宋令东经常会看看自己飞过的地方。他觉得自己已经实现了小时候的愿望,守卫了祖国的一方蓝天。

    13岁时,宋令东和同学们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新闻后,无比神往。后来,翱翔在蓝天之上,他也会幻想:自己还能飞得更高一些吗?

    2020年9月,宋令东正式加入中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

    从入队到完成考核,两年多的时间,第三批航天员要完成基础理论、体质训练、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训练、航天专业技术等八大类上百个训练科目。

    紧锣密鼓的学习,激烈的竞争,高频度的选拔考试,让每名航天员都拼尽全力。入队时,宋令东的成绩突出。然而,经历了第一次任务选拔后,他却榜上无名。

    “从天空到太空,一字之差,自己究竟差在哪一步?”他的心情跌入低谷。

    欲“问天”,先问己。

    对战斗机飞行员而言,一旦驾机升空,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胜负就在一念之间,“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多年的飞行生涯,塑造出宋令东冲劲十足的性格特质。飞行员必须勇当“孤胆英雄”,果敢善战、先发制人、抢占先机。

    而载人航天工程,是“万人一杆枪”,是各分系统的集大成者,各分系统必须用齿轮咬合般的协作精神,才能共同托举起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

    作为载人航天事业最重要的一环,航天员是载人航天工程末端的落实者。执行任务过程中,再细微的操作都可能事关任务的成败,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宋令东决意要改变自己。不管是训练、工作,还是生活中,他都刻意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稳下来、静下来,做到不骄不躁,不徐不疾。

    为了磨炼心性,他还特意学习钓鱼。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耐心等待和静心观察。

    操作上,宋令东不再追求速度,而是稳中求进,各项训练成绩也稳步提升。

    经历过乘组选拔失利后,宋令东完成了心理上的蜕变,变得更加从容和淡定。

    2023年,经全面考评,宋令东入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作为首批飞向太空的90后航天员,他觉得自己很幸运:要跑好“飞天”接力棒,展示好90后形象,将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指令长蔡旭哲评价宋令东“思维很灵活,个人操作能力很强,操作很规范,遇到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

    王浩泽告诉记者,宋令东把精湛的操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她,引导她专注于手上的每一步操作,将操作习惯融入日常生活中。

    “在你的成长历程中,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面对这个需要岁月沉淀的问题,这位阳光开朗的90后答案清晰:“心之所向,一苇以航。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从孜孜求学的乡村少年,到奋飞海天的飞行员,再到逐梦太空的航天员,宋令东用奋斗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写下最鲜活的注解。

    即将飞天之际,宋令东对长达半年的太空之旅充满信心。他期待着,能像小时候在家里的土地上一样,尝试着在太空种出红薯;能走出舱外,欣赏浩瀚宇宙、满天繁星,饱览祖国大美河山。

    ---------------

王浩泽:“拼命三娘”,不让须眉

“学霸”​90后女航天员不是“书呆子”

    10月29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名单甫一公布,王浩泽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90后,女,航天员——而且是中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很多人好奇王浩泽究竟是谁,她是如何拿到神舟十九号“船票”的?

    接受采访时,她总说“自己是幸运的”。

    王浩泽出生在河北省滦平县,父亲是一名交通警察,母亲是一名中学老师。母亲幼时家贫,被迫辍学,可依旧一边干农活,一边挤出时间自学。最终,母亲考上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了一名教师。

    母亲的言传身教,让王浩泽从小就知道,她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正是靠着这股子劲儿,王浩泽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考那年被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录取。

    大学期间,王浩泽的成绩保持在年级前列,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等奖励和荣誉,被顺利保送至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但她不是“书呆子”。

    她喜欢跑步,大学时参加了校田径队,经常代表学校参加省级运动会。现在回忆起来,如果没有当时的坚持锻炼,可能就不会为成为一名航天员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她还喜欢挑战未知领域,享受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的成就感。

    本科专业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生时主攻等离子体爆震,毕业后从事火箭发动机预研工作,现在又成为航天飞行工程师……这么多年,王浩泽不断涉足新的领域。

    读研究生时,王浩泽研究的课题方向是自己从没涉足过的全新领域。一次,她忍不住向导师吐槽:“以后我不打算从事学术研究这条路,能不能不做这么难的课题?”

    导师认真地回复:“我不指望你以后一定要搞科研,但你要保持认真做事的习惯。如果你现在因为不喜欢就不认真去做,以后当你遇到喜欢的事时,也许就没有认真做事的习惯了。”

    导师的话字字千钧,刻在王浩泽心里,也成为她日后做事的准则。

    王浩泽能跟航天结缘,也源于导师对航天有着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她把简历投给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在那里,王浩泽从事的是火箭发动机预研工作。研究新型发动机,对她而言又是一个从零起步、从无到有的过程。

    作为系统总体设计师,她研究各分系统的设计原理。复杂的方程式,谜一样的参数,天书一样的运算逻辑,成为她探索钻研的对象。

    王浩泽很享受攻克未知的过程。她说,调动全部脑细胞,全神贯注地去探索,就像游戏闯关一样。将这些难关一个个攻克后,会获得一种巨大的幸福感。

    入职没多久,王浩泽的第一个作品惊艳出炉。为她提供实验平台的一位知名专家,对这一产品赞不绝口。得知产品是由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独自完成后,教授更是对她刮目相看。

    2003年,杨利伟一飞冲天,实现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夙愿。那时,王浩泽还在上初中。她怎么也想不到,未来的某一天,她也会在全国人民的期待中飞向太空。

    当国家选拔第三批航天员的通知到达单位时,她报了名,并通过了层层严格选拔。

    当走进航天员大队,看到那些曾经只出现在电视镜头里的航天英雄就在眼前,王浩泽有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那天,王浩泽在日记本里这样写道:“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成为一名航天员,我是幸运的。同时,能够将个人价值和祖国需要相结合——为国出征,我更是幸福的。”

    航天员只有两种状态——飞行和准备飞行。在航天员大队,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儿,时刻准备着飞向太空。不管是飞过一次还是多次,他们载誉归来后便迅速清零,重新投入新一轮的学习和训练中,刻苦备战,等待下一次飞行。

    王浩泽既自豪又有压力。

    刘洋和王亚平两位女航天员,经常给她分享太空生活经验,执行太空出舱任务后,都给她专门打来“太空电话”传授经验。

    作为第三批航天员队伍里的唯一女性航天员,王浩泽在学习训练中不让须眉,是大家公认的“拼命三娘”。

    出舱程序训练中,航天员需要穿上100多公斤重的舱外航天服,模拟出舱过闸段动作。由于服装内加了0.4个大气压,王浩泽举手投足比较费力,加上在头盔内,头部活动受限,视野也变得狭窄,只能借助腕部反光镜来扩大视线范围。

    将一个软管束的接头,插入腰际直径仅约1厘米的两个插孔,这个动作是个技术活,对于身着舱外服的航天员来说,更非易事。

    “手只能勉强够上目标,但视线够不着,戴着厚厚的手套,手也没有触感,试了几次后,胳膊就没力气了。”王浩泽说。

    失重水槽模拟训练中,如何蹬上脚限位器对她来说也是一个难题。

    穿着厚厚的鞋子,再蹬上脚限位器,将鞋子卡进不到两厘米宽的卡槽里固定好,是一项比较难的操作。王浩泽第一次训练这个动作以失败告终。

    王浩泽有一个笔记本专门记训练体会,本上一半内容是关于交会对接训练的。短短10分钟的操作,曾是横亘在她面前的一座大山。

    她向当过飞行员的同批队友们取经,“太空穿针”第一人刘旺也把“独门秘籍”手把手传授给她。经过近千次的交会对接练习后,王浩泽现在也能“百发百中”了。

    在太空,航天员要承受太空各种复杂环境的严峻考验,挑战的是生理和心理极限。为了确保航天员能安全往返天地,航天员训练也充满了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磨砺。

    “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充满挑战、人迹罕至的路,但是我爱这条路。如果它荆棘丛生,我们就披荆斩棘;如果它寂寞荒凉,我们就结伴前行!”每次大型训练后,王浩泽都会写下训练小结,这是心得体会,更是激励自己勇往直前的战斗宣言。

    48小时沙漠野外生存训练,王浩泽这样写道:晴天炎热,下雨寒冷,既感受到了沙漠温差几十摄氏度的残酷,又领略到躺在伞布上看着星汉灿烂的浪漫柔情。

    72小时狭小环境心理适应性训练,王浩泽这样描述:在一个门窗紧闭的房子里,我们称它为“小黑屋”,我和另两名队友组成“666”团队,三个人和生物钟奋力对抗……思绪开始神游,眼皮逐渐放弃抵抗;时间长得让人如坐针毡,脑袋却逐渐低垂,只能靠胳膊苦苦支撑……

    结束海上训练后,王浩泽写道:海上搜救比陆上刺激一百倍!直升机掀起的风浪直扑过来,即使背过身去也能感觉到呼啸的海风拍打着后脑勺,耳朵根被浪花一刀刀割着。尤其是直升机临近时,海上犹如下起了瓢泼大雨,密密麻麻的水花噼里啪啦砸过来,海浪变得凶猛……

    2023年,王浩泽被选入神舟十九号乘组,和蔡旭哲、宋令东一起执行任务。指令长蔡旭哲给他们传授了飞行经验,与她同龄的宋令东操作能力较强,王浩泽则理论功底强,三人相互补位,各取所长。

    如今,王浩泽对太空之旅充满信心和期待:“让每一个日出日落都成为宇宙精彩的记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通讯员 占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0月30日 03 版

90后,要上天了
蔡旭哲:​潜心磨砺,行者无疆
宋令东:心之所向,一苇以航
王浩泽:“拼命三娘”,不让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