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12月09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坚持产教深度融合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12月09日   06 版)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机制,探索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特色路径。

    以产业关键人才为支撑,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

    专业设置精准匹配产业结构。紧密对接江苏省“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及徐州市“343”创新产业集群,对学校专业设置进行动态“撤、并、调、减、增”,持续打造包含国家、省、校三级37个专业在内的232“高峰+高原”专业群布局;引进一线技能大师,提升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比例,通过“现场教学”等方式提高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实现“专业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

    人才培养充分迎合行业需要。学校全面实施分类分型人才培养模式,设置职业本科“未来学院+专业学院+通识书院”培养特区,持续构建现场工程师、未来工匠、双创人才、拔尖技术技能人才“一特区四通道”产业人才横向分类分型育人体系。联合共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积极构建产业技能人才“中-高-本-研”梯度培养体系,满足当前及未来产业发展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技术服务高度契合企业发展。建好用好2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6个省级研发中心,集结校内外行业专家组建科研与技术服务团队,围绕企业发展技术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构建“科研开发-成果孵化-成果转化-成果产业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省内相关企业持续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一大批技术难题,连续五年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以服务产业平台为杠杆,撬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速度

    建立助推市域产业升级新通道。全面融入徐州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进程,联合打造江苏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徐州市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产教联合体;充分发挥徐州市新材料联盟等本土产业联盟作用,建成全国化工安全与应急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先进高分子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服务市域重点产业平台;通过政行企校多元合作等方式,持续推动江苏省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基地等基础平台建设,形成以职教服务现代产业体系为主体,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两翼的现代职教体系样板。

    打造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学校与新沂市委市政府共建“新沂学院”,建成占地200亩的能工巧匠培养基地,创设“订单式组织+菜单式培训+定向式就业”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性培养县域优势产业集群提升所迫切需要的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有效打破县域高技能人才“不愿去、留不住”的窘境,全力补齐新沂加快建设培育国家级、千亿级经济开发区的人力资源短板,“高职教育精准服务县域产业发展的新沂学院项目”入选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建设繁荣行业龙头生态新阵地。聚焦智能制造、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全面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建成生物医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工程机械产业学院、华为ICT产业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聚焦行业发展需求,探索建立“专业通用职业能力平台+专业能力方向+创新创业能力”课程体系,每年为行业龙头企业及其生态产业链企业培养亟需紧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00余名、培训在职技术员工4000余人次。

    深挖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新潜能。聚焦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数转智改、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需求,借助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大学生创业园等平台载体,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和专业技能培训。与乡镇(街道)政府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研究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地膜功能化循环利用等多个产业链创业项目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金奖。

    以产教互联矩阵为载体,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

    打破圈层壁垒。成立以学校为理事长单位的“政行企校”理事会,吸纳政府部门以及化工、材料、机械等各行各业成员单位近1000家,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学校牵头成立3个全国性职教集团,建成7个“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9大产业学院,成立40个产业教授、技能大师工作室,进一步扩大了合作“朋友圈”,推动形成了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的良好格局。

    打通信息孤岛。全面落实国家对数字化资源和平台建设的战略部署,升级打造产教融合信息交流平台——“徐州工业理事会校企联线”,20余家政府部门、800余家企业加入平台,开展深入战略合作。学校创新推行产业人才需求发布机制,根据企业“需求订单”精准开展人才培养,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学校成果发布与企业创新需求两个“面对面”,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精准性、针对性和适应性。

    打造创新高地。抢抓徐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机遇,与徐州市鼓楼区政府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淮海文化科技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全面开展课题共研、技术共进、人才共育全面推进人才共育、平台共建、项目共研、成果共享,加快构建“三园一体化”发展模式,全面助力“徐州科创圈”建设。目前,学校园区共入驻创业企业40余家、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110个,近五年直接带动就业近万人,年均入选省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3家以上。

    (信息来源: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09日 06 版

叙利亚政局突变将带来多重冲击
房地产市场走势怎么看
坚持产教深度融合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多元共治 绘就宜居宜业“幸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