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语文学科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与写作不仅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也是考试中的考察重点。那么,中高考试题倾向使用什么样的文学作品作为阅读材料?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是什么?应如何解读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
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冯渊进行了专访。
什么样的作品容易入选考题
文学具有文化传承、语言教育、社会认知、审美熏陶等多重功能,在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文学作品的阅读更是重中之重。什么样的文学作品会入选中考、高考试题?
冯渊认为,对于高考阅读的文学作品选文而言,为保证命题语料的典型性和规范性,选编者多关注那些在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作家、作品。而中考文本的选择更贴合青少年学生心理,文本难度不宜过大,反映的最好是当下的生活,或者初中生易于理解的生活。除了文学艺术史上的名家作品,中考试卷的选文中也不乏当代作家的作品。
在相关文章中,冯渊曾提到,当代作家、作者的文本进入命题者视野,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文本是否能均衡设置语文考试的能力点,如理解词句含义、分析结构和主题、鉴赏艺术形式等;文本描写的生活与青少年的关系是否紧密,主旨和情感是否有利于青少年的精神成长。
“从文本内容的角度看,一是与青少年精神人格成长有关。所谓精神人格成长,是说作品揭示的是人性共通的问题,可能抒写了人性的弱点、现实的残缺,但文本传递的价值观必须是正向的,如对人类深沉的热爱,揭示生存困境中的人性光辉;文本可以表达忧虑,但一定要深怀希望。”冯渊说,“二是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有关。不要以为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就是学生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他们在学习知识、探求真理过程中的思考,包括对身边见闻、历史事件、科学发现乃至科幻世界的思索,都是与其日常生活有关的。因为青少年的一切都处于生长之中。”
教学研究之外,冯渊也在进行文学创作,在他看来,真正的好文章应是“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十几岁、20多岁时内心有很多冲动,但人生阅历空白,所以在文字上夸饰凸显。到了年龄,重新审视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情,和当初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在文字上归于平淡。能用最朴实简单的文字来表现最复杂的情感,这是最高的境界。”
这一点,放在指导学生阅读中也是一样。“初中语文的教学对象是12岁到15岁的孩子,学生并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读出文本以外太过复杂的东西。如果将个人的解读过于强势地推给学生,学生不一定能够消化,教师的解读也未必正确。”冯渊说,教师的最大功能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策略、技巧,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语文教学应该更多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对于学生在理解文本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教师可以提供参考文献资源,但不要下结论。”
高考作文更加考验思辨能力
写作一直是不少学生在考试中面临的难题。初中阶段的作文以记叙文为主,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素材的同质化成为目前初中生写作中的共性问题。而在兼具教师与作家双重身份的冯渊看来,这不仅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对的问题,“其实现代作家面对的很多题材也是同质化的,关键还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写”。
他以学生的作文举例:“一般来说孩子写生病,总是写自己躺在床上感觉不舒服,爸爸妈妈回家看到后嘘寒问暖,这样的写法永远写不出好的效果。有个孩子却这样写,‘窗户外的一束光照到我的眼皮上,这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一片阴影落在眼前,原来有一只大手伸了过来’。这样的描写一下就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所以,初中生的写作一定要有细节,有现场感和画面感。”为此,就要从阅读中感受细节,素材的积累、语言表达的训练,以及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也同样重要。
进入高中,写作上更倾向于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作文的考察重点转向议论文。冯渊指出,议论文写作要求考生对试题设置的某个概念、判断进行思考,结合自己的阅读思考和生活体验,有层次地展开讨论,用清晰的语言,精确而有层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
他介绍说,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大概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题目给定明确的观点,例如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作文,“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此类题目只需要用相关材料理由来证明观点成立。
另一种是题目中没有明确观点,而是提供一个不确定关系的判断,让考生分析两个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例如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作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个疑问并不是让学生去回答是或不是,而是要运用生活积累,开动大脑,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意味着什么,技术进步和问题减少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问题是否会减少?什么时候会减少?减少的是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永远不会减少?等等。”冯渊表示,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则越来越向第二种发展——在不确定的关系当中去思考世界的复杂性,考验学生的思辨能力。
冯渊认为,2023年新课标下的高中核心素养,是在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具备自主学习、批判思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无数的信息和不确定的变化每天都在涌向我们,学生的思维要随之改变,才能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接受新的挑战。”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郑欣宜 记者 周伟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26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