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里人开始下乡争当“新农人”、“农场主”的时候,一些“乡下人”已经尝到了生态农业的甜头。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流传的一个说法是,“家有核桃四五亩,赛过一个公务员”。
云南大理的漾濞县、永平县、云龙县等山区素来有种植泡核桃(西南地区种植的一种优质核桃)的传统。过去山区百姓省吃俭用供子女上学,目的就是让子女跳出“农门”,成为国家公务员。如今随着核桃产业的发展,子女毕业回乡务农,培育“致富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很多核桃种植户的人均收入超过了公务员的年平均工资。
永平县副县长吴德莲说,过去100个核桃卖五六毛钱,现在1个核桃卖五六毛钱,老百姓就像种金子一样精心料理核桃。以前种核桃是副业,村民只是在房前屋后,沟沟坎坎的地方种核桃。现在除了留一部分口粮地以外,都拿出来种核桃。因为管理更科学、更精心,以前种一棵核桃树8年挂果,现在5年就能挂果。而且所有的泡核桃树都采取生态种植的方法,不用化肥。此外,村民们还养殖肉牛、黑山羊、生猪,既增加了收入,又给核桃林提供了有机粪肥。过去山里的姑娘都想嫁到坝子里去,而现在坝子里的姑娘想嫁到山里去。
漾濞县素有“核桃之乡”之称,有核桃面积91万多亩,年产量2.7万吨,产值5亿多元。日前,本报记者到该县光明村采访时,光明村村主任说,现在村里能种核桃的地方都种得差不多了。数量上够了,关键是提高品质,我们要做的是让村民合理栽培,不要种得太多。如今村里的另一项副业是到外地去培训传授核桃栽培技术。记者采访时,43岁的查洪祥刚从外省回来,他说出去两个月,主要传授核桃的嫁接技术,一般两个月能赚上5000到1万元。
现在光明村的摩托车到处都是,买轿车的也有不少。村民杨洪山今年女儿结婚时,给的陪嫁就是一辆中华牌轿车。
云龙县是近年来核桃种植的后起之秀。现在当地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10万亩,产量两万多吨。其种植面积在大理州名列第一。云龙县林业局副局长杨建孙介绍,这几年当地对核桃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县财政、林业部门每年出资400万元左右给农民提供免费的核桃苗。
“核桃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杨建孙说,种核桃本身就改善生态环境。目前云龙县已实现退耕还林30万亩,其中国家扶持的只有3万多亩,其余的全是百姓自发实现的。因为他们尝到了种核桃的甜头。当地实行林粮间作,核桃树小的时候,树下可以种苞谷,等到树长大了,叶子遮光多了,树下又可以种蚕豆、豌豆、牧草。牧草又可以喂牛羊。而牛羊的粪便又是核桃树的有机肥料。这样循环起来,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保护了环境。
核桃树越种越多,当地人不担心核桃种多了滞销吗?杨建孙说,核桃是保健食品,具有健脑、乌发等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核桃的消费量也在增长。现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均一年的核桃消费量在5公斤以上。而中国现在一年人均核桃的消费量不到半公斤。
为了保护村民的利益,一些村子还成立了合作社、核桃协会,村民是合作社、核桃协会的股东。村里的核桃由合作社、核桃协会统一议价、收购。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大多地区对核桃的加工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是围绕核桃的销售、加工等相关产业已具备了雏形。
不仅如此,这些山区乡在开展生态农业的同时,更希望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就外在环境来讲,这些地方,过去人迹罕至,许多原生态的景致保存很好。而当地的民族风情、文化更是一个吸引人的卖点。然而,优越的旅游资源与交通运输瓶颈以及环境的承载能力间的矛盾也十分突出。
当地人坦言,确实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两难。如何既保护古老村落、山区的面貌,又不影响村民改善生活的需求?据说,云龙县正尝试在千年白族村——诺邓村附近开辟一个新区,让有改善居住条件要求的村民在这里盖房,以此既满足村民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又不破坏古老村落的景致。
刚刚从大理州的洱源县、鹤庆县等地调研回来的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课题部主任张凯昭教授将大理的发展模式概括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他认为,就大农业的概念来讲,应该包括部分旅游业。这种旅游是生态旅游,游人欣赏的是田园风光以及当地独特的人文、民俗。农民已成为生态旅游参与的主体之一。旅游已非单纯的观光,而是休闲度假,农业不只是生态农业,而是都市农业、观光农业。比如北京的大兴西瓜节以及一些地方组织的采茶活动等都属于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的范畴。“大理应该把旅游农业提升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一旦生态农业与旅游业整合成产业链,大理模式就出来了。这种模式对许多有类似自然禀赋的地区有示范作用”。
本报记者 潘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