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4月1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小蒋视线

农村选举的那些事儿

——访《石榴树上结樱桃》作者李洱

本报记者 蒋肖斌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4月16日   10 版)

    《石榴树上结樱桃》封面

    《石榴树上结樱桃》电影海报

    由李洱的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最近在全国上映。作为2013年第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石榴树上结樱桃》既没有《白鹿原》的明星阵容,也没有《一九四二》的惊人历史。它正如有影评所说:“只能算是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射向影视文化的一颗小棋子……其黑色讽刺和现实喜剧嫁接出的生活感,值得喜欢现实主义的朋友小酌一番。”

    农村生活的奇幻之旅

    《石榴树上结樱桃》,从这个略显古怪的题目开始,从书到电影,作者李洱以一贯幽默的方式,带着读者和观众开始了一场中原农村的奇幻之旅。

    该书讲述了河南一个名叫官庄的小村子里换届选举的故事。村长孔繁花本来信心满满准备连任,偏偏村中一个超生的妇女打乱了所有计划。在寻找这个失踪的超生妇女的过程中,村里的各种“政治力量”开始博弈——无论前任村长、村委委员,还是民办教师、普通村民,每个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结果出人意料,最受孔繁花信任的“接班人”孟小红当选村长。

    李洱这样解释书名的含义:石榴产自西域,在西汉传入东土。而西汉恰好是中国民族国家形成的源头;樱桃产自东洋,而在中国近代,正是因为日本,我们的民族国家意识才得以觉醒和空前高涨;两者都在中国生根结果,不同的思想也带来很多矛盾与纠葛。这些矛盾与纠葛因为选举出现了一场大爆发。“官”、“孔”、“孟”,李洱用这些象征意味的词语,拉开了一场在“传统中原农村”中进行“民主选举”的大戏。

    李洱只用了4个月撰写初稿,又花了五六个月进行后期修改。对于细节的描写,李洱力求做到事无巨细。书中写到河南农村房子的屋脊两头,都有兽头的装饰。写这一段时,李洱想不起来这些兽头应该用怎样的专有名词,于是打电话询问住在河南农村的父亲。父亲告诉他,这些兽头有逢凶化吉、公道在天的含义。河南话形容一个人空闲,就说他闲得“五脊六兽”。

    现代版的乡土中国

    李洱在北京郊区完成小说创作。他自述:“从北京郊区农民的脸上看到了中原农民的脸,又从中原农民的脸上看到了北京人和上海人的脸。这样的脸其实无处不在,我再次意识到了乡土中国的内在含义。”

    小说中的农民能够有板有眼地讨论克林顿和莱温斯基,再商议一番“复兴国学”的大事。对此,出生于河南、对中原地区非常了解的李洱,言之凿凿地表示:“中国农民在田间地头讨论国家大事的水平,与北京出租车司机的水平,完全相当。”

    李洱说:“中国新一代农民与老农民的思维差异很大。别说梁斌笔下的农民,你很难看到;就是路遥、陈忠实笔下的农民,你都很难接触到了。”于是,《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的主人公,整天思考的并不是传统的庄稼收成,而是竞选村长、吸引外资这样的“政商大事”;书中还穿插了村民去深圳打工、造纸厂环保问题、全村学英语这样紧跟时代的小桥段。

    李洱说:“‘传统’从来不意味着僵死和封闭。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都在不断被建构。如果把外来文化从现有的中国文化中挑出来,中国文化就被挑空了。连‘领袖’、‘干部’这些词,都是外来词嘛。”

    不过,李洱对农村的现状还是抱有忧虑:“现在的农村,年轻人都想进城,除了春节和收割季节,农村就变成了老年人和妇女儿童的天下。孤儿寡母,没有生气,没有活力。”小说中的村干部都在城里做生意,但又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只能做一些卖凉皮之类的小生意。

    小说的开头有一段颠倒话的童谣:“颠倒话,话颠倒,石榴树上结樱桃,兔子枕着狗大腿,老鼠叼个花狸猫。”现代版的乡土中国就在这样看似荒诞不经的逻辑下,试探着往前走着。

    电影改编差强人意

    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创作于2003年,2007年出版,电影2013年上映。10年时间,一波三折。当年关于小说的最大新闻,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德文版的小说作为国礼送给了温家宝。电影公映后,反响却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在电影网站时光网上,电影得分仅有6.4分,满分10分。

    学理论出身的导演想用戏曲舞台化的方式讲好故事,在影片开头用了一段与剧情没什么关系的戏剧演出,再加上大段的旁白、闪回、定格,观众评价为“主题先行,理论先行”。不过,电影幽默的对白和尊重原著的改编,还是让观众看到了诚意。尤其是在各类大片的围攻之下,能有一部农村题材的“小众电影”,且兼具娱乐和思考,已属不易。

    李洱曾公开表示,小说越好,越难改成电影;电影无法呈现的部分,却往往是小说的最精彩所在。“我申明一点,我并不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主创人员一直在反复修改,改到最后,我都不敢看了。电影拍完后删减比较严重,包括孟小红最后怎么上任的也没有交代清楚。”

    不过,经过多番删改,一度被禁的电影终于公映,总算是好事一桩。李洱特意写了一首“颠倒话”表达心情:“一禁就是多年,总是改个没完。一轮明月初升,却有寒星数点。护城河内狗刨,城外旌旗招展。昔有繁花退位,小红也快到站。乡土直奔城镇,都城梦想田园。石榴变成樱桃,母鸡下个鸭蛋。”

分享到:
道德不能包治百病,但可以匡正人生
成思危: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官
农村选举的那些事儿
立一座城市文化的碑
北京阅读季:书香助飞中国梦
灵魂的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