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得不再次重复这个数字:“在江苏省,有高职院校82所,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院校15所,省级示范性院校20所”,高职院校在江苏省的密度和高度都决定了江苏高职在中国高职教育版图上的地位。
4月23日,高职院校“后示范”发展研讨会在南京举行。15所江苏省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中的22所院校负责人,围绕“后示范”时代政府和学校如何作为发表见解。
“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很多,我觉得我们现在就是高峰和高原的关系,高原该如何向高峰迈进值得思考给力。”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的一句话,点出了江苏高职的亮点,也点出了“后示范”时代,江苏省对于高职教育的思考和未来发展的方向。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计划”。截至目前,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已经基本验收完毕。示范项目验收后,高职发展该往何处去?阶段性成果如何转化成更加持久发展的动力?这些都成为当下国家示范高职院校需要共同探索的重要问题。
高职的示范性建设成果让我们看到,不光是100所示范性高职在财力上获得了支持,在教育质量上有了较大提升。作为中国高职教育的重镇,我们看到,苏南,作为江苏经济发展的最活跃地区,随着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的产业工人数量的增加也直接带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每个县都有高职,高职办学体制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也凸显出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磨砺,江苏高职如雨后春笋般齐刷刷拔地而起,带来了江苏高职令人羡慕的“高原”式呈现。
江苏高职在中国高职版图上具有代表性。江苏高职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必须要推进校地合作,坚定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中心的宗旨。以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4个城市高职综合改革为代表,当地的高职院校与当地政府高度融合。校地的密切发展,为职业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学生抱着需求来,带着使命去,作为产业工人,他们对于地方经济的回报不只是一时,而是在未来作为技术报国的生力军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启示之二,就是高职院校要下大力气进行科创园等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不仅为学校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岗位,正是这些产业园区和高新科技产业的依托,高职院校才能找准自己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同时,学校培养的学生也有了出口。
启示之三,超前的做法,需要理性发展的眼光。目前江苏省参与高职自主招生的学校增加到26所,还有37所高职院校实行了之前争议颇大的“注册入学”。江苏省拥有7920万人口总量和高等教育47.5%的毛入学率,使得江苏省的部分高职院校的“注册入学”有其内在的逻辑,尤其是在县县有高职、人人可以读高职的苏南,让我们看到现代化的办学体系注重的不是考试和分数本身,而是供需双方的平衡和关系。教育作为一种服务,理应根据就业的需求来发展、提升和转变。
有其他省的高职院校负责人曾经开玩笑说,如果现在的国家级或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再开评的话,江苏省肯定还能再进一批。因为江苏省高职院校中大概有30~40所学校基本上都拿得出手,实力很强,但落差不大,这就基本上形成了高原。
高原向高峰的转变少不了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为让高峰早日凸显,还要回归老话题,即高职教育如何进行内涵建设,提升自身的办学吸引力、影响力和能力,培养出让行业认可的高技能人才,进而把这种口碑由行业辐射到社会,辐射到每个家长的头脑中,带来对于中国高职教育的全新的冲击波式的看法,把对读高职作为兜底的无奈选择变成一种主动选择、有远见的选择和开放式的选择。
古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高职教育在地方形成“高原”不易,出现“高峰”更难。
众所周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7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和带动了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使中国高职教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国家示范院校完成建设项目验收以后,如何继续做优做强,从“高原”迈向“高峰”,继续引领中国高职发展,不仅是江苏省需要思考的命题,也是“后示范建设”时代对所有示范性高职院校提出必须要用心去破解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