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谢里夫再度执政及其新政府内外政策所面临的种种困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胡仕胜12日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一一作出解读。
“军人再次干政的可能性很小”
胡仕胜首先向记者指出:“从此次大选过程来看,巴军方再次干预政治的可能性很小,这由巴面对的内外环境决定。”
首先,从外部来看,在“阿拉伯之春”后,几个独裁政权或威权、军政权纷纷被本国人民推翻。这对巴军方触动很大。当前的国际大环境已不允许军人再从幕后走上台前。
其次,美国反对军人干政。美国目前仍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军事、经济援助国。美国的反对会对巴军方形成扼制作用。美国此前曾需要巴军方协助其反恐,但很快美国就要从阿富汗走人了,其对巴军方施压也少了顾虑。
第三,从内部来看,军方忙于重塑其在国民中的形象,也无力解决当前巴基斯坦面对的经济、安全困局,不会盲目蹚浑水。穆沙拉夫军事政变上台执政8年时间里,军方在国民中的形象跌入谷底。陆军总参谋长基亚尼接权后已一再推动“去政治化”,以期重塑军队形象。
此外,巴基斯坦三军及情报机构当前面临重大安全威胁,其司令部、指挥所、基地、哨所等纷纷遭到恐怖袭击,自身安全已令其自顾不暇,更别提出手解决国家经济、安全困局了。
第四,司法与媒体的监督效应也将大大降低军方再次干政的可能性。
但应注意的是,“不干政并不代表军方会丧失影响力”,预计军方将与谢里夫新政府“愉快”合作,在幕后使力。
胡仕胜解释说:“虽然与谢里夫有些历史恩怨,但军方对扎尔达里政府的严重腐败早有不满。因此,只要谢里夫上台后不主动找事,尤其在涉及穆沙拉夫的案件上不要过分施加压力,让军方太难堪,那么,军方还是有可能与新政府展开比较积极的合作。而谢里夫在急需解决一系列经济安全问题的情况下,也不会想与军方交恶。”
对于军方未来的角色,胡仕胜指出,军方将在涉及安全、外交尤其对美、对印政策上,保持较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美巴关系可能好不了”
关于巴基斯坦新政府与美国的关系,胡仕胜指出:“不论双方愿不愿意,他们在未来几年来都必须打交道,但可以预见,在谢里夫执政期间,美巴关系可能好不了。”
他解释说,多年来,美军对巴基斯坦的最大威胁是无人机越境入境空袭。这引发的不仅是巴民众的反美浪潮,更激起选民对现政府的不满。民众认为“正是政府的无能,才让美国在巴基斯坦境内为非作歹。”因此,谢里夫上台后,为巩固执政基础,应当会强烈要求美国减少对巴基斯坦的无人机空袭,但美国对他的回应可想而知。
美巴另一矛盾将要看对巴部族地区恐怖势力的清剿。美国在向巴方提供军事援助时,会一再要求巴军加大对境内恐怖、极端势力的清剿力度。但谢里夫政府执政初期,为获得执政民意,不太可能对部族地区展开大规模的反恐行动。这势必会激起美国的不满,进而冻结或裁减对巴援助,而这又将激起巴方对美方更强烈的“不合作”。
“可能推动与‘巴塔’和谈”
胡仕胜指出,更令美国不安又不满的是,谢里夫上台后“很可能将与巴基斯坦塔利班推动和谈”。
他认为,虽然此次大选过程中全国范围共发生包括爆炸、枪击和火箭弹袭击等43起暴力事件,但穆斯林联盟(谢里派)候选人却很少成为“巴塔”袭击的目标,“这是因为谢里夫在竞选时就表示,上台后将推动与‘巴塔’的和平谈判。”
胡仕胜分析说,谢里夫要想应对当前的国家安全危机,与“巴塔”和谈可能是出路之一,而“巴塔”也希望参与到巴基斯坦的政治进程。
中巴经贸合作有望稳步推进
关于未来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走向,胡仕胜指出:“中国长期与巴各政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谢里夫上台后,中巴友好关系不会受到影响,将继续稳步推进。”
他说,谢里夫在巴基斯坦代表的是工商阶层,上台执政后很可能要在重整经济、能源和基础设施上下功夫,会有一套新思路。这将使中巴经贸合作在其任期内有望获得新进展。
本报北京5月12日电
本报记者 陈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