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正在巴西圣保罗举行。我国今年第三次组团参加美发、平面设计、焊接、飞机维修等多个项目。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益派咨询对124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2.4%的受访者在关注世界技能大赛,84.2%的受访者认为有“一技之长”值得自豪。同时,38.7%的受访者认为当下技能型人才没有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52.2%受访者认为“匠人精神”传承受阻。对于如何改变当下高级技能人才缺失的局面,68.7%的受访者建议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遇,59.8%的受访者认为应注重对传统技艺的传承。
84.2%受访者认为有“一技之长”值得自豪
为谋生计,来自河北农村的马师傅夫妇经老乡介绍在北京师范大学附近经营一家自行车修理铺,接手已经十来年。谈及修车的手艺,马师傅表示修车不像其他技能行业有较高的技术门槛:“看起来很复杂的变速车,修理和组装的原理其实与普通车子是一样的,只不过隔行如隔山,才会看起来很复杂。”
通过自己摸索,马师傅积累了不少经验。他颇为自豪地表示:“有的技术不用谁来教,熟能生巧,爱好这一行,又需要这个来谋生计,慢慢就学会啦。”
杨师傅干钳工已有三十多年。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七十二行,钳工是王”。在离开集体所有制农具厂,进入私人机械厂后,杨师傅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为了节省厂里的生产用油,他制作出一种可以分离铁料废品上柴油残留的离心机,用这种方法把浪费的柴油重新变废为宝收集起来,这让很多人不禁拍手叫好。
杨师傅表示自己对钳工这一行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能一直做下去。“每一行都一样,不爱好的人是学不进去的。我就很享受遇到问题想办法克服的过程,不但要想,还要用最好的办法。然后试着开始动手做,一般都会成功”。
调查显示,84.2%的受访者认为有“一技之长”值得自豪,66.3%的受访者认为有“一技之长”可以保证一个人有养家糊口的工作,61.5%的受访者认为有“一技之长”可以促进行业创业、创新,55.3%的受访者认为有“一技之长”可以提升生活品质,55.3%的受访者认为有“一技之长”可以让自己在工作竞争中脱颖而出,50.7%的受访者表示有“一技之长”是个人价值的体现,30.0%的受访者认为有“一技之长”有助于提高个人社会地位。
仅25.8%受访者认为当下技能型人才获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
虽然有一技傍身让不少人羡慕,但是,本次调查显示,仅25.8%的受访者认为当下技能型人才获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38.7%的受访者认为当下技能型人才没有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35.5%的受访者认为不好说。
虽然马师傅认为自己凭手艺挣钱不丢人,但是他仍希望正在读高二的孩子能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家里那边都觉得上职业技术高中就把孩子毁了。因为里面的孩子一般都是此前不好好学习的,考不上高中才上职高。家长都怕好学生进去以后被带坏了。”马师傅坦言,即使让孩子自己选,他也不愿意上职高。“现在的孩子们有几个愿意受苦的?还都要面子,让他们再像我们这样起早贪黑地干活,还经常弄得浑身脏兮兮的,他们肯定不愿意”。
“现在还留在机械加工业的工人要么是以前集体所有制工厂的老人,要么就是从农村出来打工的人。地方上的年轻人娇气不干,他们的父母也不会让他们干。”山东东营的马新英(化名)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进入县里的国营机械厂做车床工,在2005年厂子倒闭前她换了一份坐办公室的文职工作。对于技能工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她深有感触。
“那时候工人的工资并不比机关单位人员的工资低,因此两者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不大,进入企业做工的人甚至会为此庆幸。”马新英回忆,当年休产假时每月能领到200元出头的工资,而在机关单位工作的丈夫工资只有100多元。“后来,工厂效益不好纷纷倒闭,工人们成为下岗职工另谋出路,收入没有那么稳定了。与此同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提了上去,两者的处境就相差越来越大了”。
轰鸣嘈杂的车间被敞亮的办公室取代,不再有沾着柴油的黑色小铁屑浸入皮肤中,每天写文案的手也不像以前操作车床时黑黢黢的……这些环境上的巨大变化,让更多的马新英选择离开车床这个行当,谋求收入更高、更“体面”的生活。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认为,经济收入是衡量职业技能工人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工人的经济收入较低,导致其在社会中的地位普遍不高。技术工人薪酬不高,很难让他们产生满足感和职业荣誉感。陈宇更担心的是,我们过去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没有积累足够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技术工人,所以即使提高技术工人工资,也找不到相对应的人才。
68.7%受访者建议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达到2.25亿,而技能劳动者总量仅为1.19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3117万人,严重缺乏,仅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就达400余万人。
高级技工短缺的背后,除了社会地位不理想,还有“匠人精神”的流失。“匠人精神”包含哪些内容?调查中,70.9%的受访者将其理解为精益求精、追求细节,69.2%的受访者认为是产品质量有保证,65.0%的受访者认为是技艺独特高超,53.9%的受访者认为是注重传统传承,42.3%的受访者认为是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38.1%受访者认为是专注于自己在做的事。
今年两会前夕,国人到日本抢购马桶盖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也引起人大代表们对“中国制造”的反思。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章锋接受《楚天金报》采访时说,与日本制造坚定信仰的“匠人精神”不同,中国企业普遍缺乏这种沉下心来钻研本业的态度,存在浮躁心态,希望赚“快钱”,专注于实体经济的企业不多了。
调查显示,仅16.0%的受访者认为“匠人精神”在我国保留良好,52.2%的受访者认为“匠人精神”目前传承受阻,25.9%的受访者认为“匠人精神”目前消失殆尽。
对于当下社会缺少“匠人精神”的原因,70.1%的受访者认为在于单一追求经济利益,65.0%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社会浮躁、缺乏匠人精神产生的氛围,54.0%的受访者认为受到“山寨文化”的冲击,47.0%的受访者表示缺乏技能传承和教育机制。此外,还有缺乏生产行业规范标准(40.8%),传统手艺保护缺乏(45.9%),对技能的轻视态度、对技能工作者的刻板印象(40.8%)等原因。
马新英认为,在以机械加工技能养家糊口的车床工人之中,很难谈及“匠人精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机械行业的工资模式都是基础工资加计件工资,为了能加工更多的零件有更高的收入,工人们就像《摩登时代》里的卓别林一样,活紧的时候几乎没有休息时间。”马新英坦言,只要零件达标就好,如果想更精细一点就要少赚一半的钱。
谈及当下高级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杨师傅感慨良多:“原来在集体所有制工厂里实行着严格的学徒制度,徒弟要跟着师傅学三年才能出师,每个师傅都要带一到三个徒弟。现在的技能传承没有统一的制度,许多年轻人零零散散地跟着学上几个月就开始下车间干活了,干不干得下去也看他们自己是否有兴趣。”
“现在的年轻人似乎对钳工这样的技能行业都不太感兴趣,更喜欢那些听起来‘文气体面’的工作。”老杨表示,实际上钳工的工作环境更自由,只要入了门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累。他寄希望于技校能开设更多这样的专业,让更多人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从而吸引真正感兴趣的人留在这一行,只有这样“这个行业才能补充新鲜血液”。
如何改变高技能人才缺失的局面?调查中,68.7%的受访者建议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遇,61.7%的受访者认为应少些急功近利的心态,59.8%的受访者表示应注重对传统技艺的传承,53.7%的受访者认为应提高技能型人才的荣誉感,38.4%的受访者认为需提高职业技能教育的水平,33.0%的受访者建议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本报记者 王琛莹 实习生 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