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地球物理勘探比作给地球做超声波扫描,那么常规利用地震纵波所得到的是黑白照片,而利用地震纵、横波特征的差异以及地震波速度随传播方向的不同来探索地层中的油气资源,就相当于给地球照出信息更加丰富的“彩超”。
2016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核心软件集成与升级”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重要成果。由中石油物探重点实验室主任和首席专家李向阳主持研发的基于各向异性油气勘探技术的地震综合裂缝预测软件和多波地震资料处理软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油气资源开发的新利器。
目前,该系统成功应用于国内9个探区、国外7个国家和地区,解决了不同类型油气储层的勘探难题。在国内青海柴达木三湖、塔里木轮古、四川磨溪-龙女寺等勘探项目取得良好应用效果,为我国石油增储上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地球物理勘探是油气勘探的第一步,通常通过观测和分析人工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规律,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寻找隐藏的油气资源。
一直以来,地球物理勘探将地层视为近于均匀的介质并使用地震纵波。随着人类油气开发的大规模进行,好找的大型构造型油气田先后被发现,剩余的油气层越来越复杂。业内开始研究用多波和地震各向异性技术,即利用地震纵、横波特征的差异以及地震波速度随传播方向的不同来预测天然裂缝,这种方式更加适应隐蔽型、裂缝型油气田勘探和老油田增储上产的需要。
李向阳研究的正是这一领域。但因其难度和复杂性,这项当今油气领域炙手可热的技术曾一度被视为国际物探领域的冷门而进展缓慢。
“在国外20多年,我就干了各向异性地震勘探技术研究这一件事,把冷门做成了热门,从研究支流做成了主流。”李向阳说。
1988年,李向阳以学生身份进入英国地质调查局的爱丁堡各向异性研究室,这是全世界唯一一家以地震各向异性为研究主题的国际学术创新团队。1996年,李向阳的导师退休,项目无人接手。其间,很多石油公司邀请他加入,但他不甘心放弃,坚持留下来做研究,直到1999年被任命为爱丁堡各向异性研究室主任。这一研究项目也得到22家石油公司的资助,在国际地球物理界受到空前瞩目。
就是这样执着地近乎固执的李向阳,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毅然选择了回到国内。他的目标非常清晰——用所学攻克中国油气勘探面临的难题。
为了充分发挥李向阳的学术优势,促进前沿技术的成果转化,中石油在油气重大科技专项中专门为李向阳设了一个子课题,“多波地震勘探及裂缝检测配套技术”。尽管项目投入大、周期长,依然集中优势资源,全力保障研发需求。
“回到祖国做科研,让各向异性油气勘探技术获得巨大的研究空间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李向阳说。
为了集中精力做好课题,李向阳陆续辞去在国外的多项职务,并将工作节奏调整到跨国飞行模式,奔波于两国多地。妻子慨叹:“以前他在爱丁堡,还能天天陪家人吃饭,现在在家睡觉的时间都屈指可数。”
2012年,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将“SEG杰出成就奖”授予李向阳和他的团队。这是对他的团队在各向异性勘探研究技术领域所取得成就的认可。
“十三五”期间,李向阳制定了多波综合解释系统等更高的技术研发目标。他说,“我会继续努力工作,争取为国家做更多事情。”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新华社记者 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