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毕业季,武汉、长沙、成都、西安等二线城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曾经热衷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年轻人,现在也将目光投向了二线城市。二线城市真的能给毕业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吗?怎样才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
很难说大学生的“北上广深情结”已经松动
中国青年报:这些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张翼:我们正在进行划时代的社会转型。在这个背景下,原来的二线城市,即现在所说的新一线城市,想把原来以工业化为主的城市逐渐转型为以后工业化为主的城市。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二线城市原有的人才储备是不够的,必须要提升人力资本。城市吸引人的主要资源是什么呢?首先是户口,其次是配套相关住房政策,第三是设计一些辅助性人才配套资金和扶持制度,比如创业扶持等。主要还是希望通过这种扶持促进城市转型,提升智慧城市质量,做大做强城市。
同时,在新一线城市与原来的一线城市之间,还形成了人才流动的拉力与推力——老一线城市控制人口迅速增长的推力与新一线城市人才需求政策的拉力。这使那些人力资源成本较高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了从一线城市向新一线城市流动的可能性。
另外,新一线城市虽然近年来房价被推高,但也存在库存的高压。所以这些政策也有化解去库存压力的考量。
中国青年报:调研报告显示,2017届应届大学毕业生签约北上广深的比例和二线城市的比例基本持平。这表明大学生的“北上广深情结”已经松动了吗?
张翼:这是片面的看法。首先需要看到,每年新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仍然在上升,但一线城市却在控制其总人口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一线城市的签约率只要维持在原有的水平,就预示其吸纳的大学生的数量在人口控制的格局中仍然在上升。这证明一线城市仍然具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
但新一线城市在转型过程中也创造出了自己的竞争力。比如江浙一带,就形成了新的增长极。对于老一线城市,房价动辄四五百万,大学毕业生的父母没有理由一定要倾尽一切来支持子女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买房以形成发展机遇,何况还会长期没有户口。有户口的毕业生与没有户口的毕业生的竞争是不公平的,发展机遇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那些家庭经济背景并不优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到新一线城市发展,就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何况新一线城市的某些区域,尤其是某些特殊区域,在最近十年的发展中,与老一线城市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这也会形成一定的人才竞争力。但要说已经形成了大学毕业生向新一线城市流动的主流性趋势,我想还不符合现实。
中国青年报:与一线城市相比,去新一线城市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有哪些影响?
张翼:对于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说,他可能更加纠结。留在一线城市,可能有这样几个好处:一是人才成长的网络性支持,因为他同学中最厉害的人,他的师兄师弟老师等关系网络可能在一线城市比较多,会对他各方面的发展形成无形的资源性支持。二是一线城市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相对规范的制度氛围等外在资产。而且一线城市与现代国际大都市的联系更紧密,跳动的脉搏也同频。巴黎的时髦消费可能经过10天就流动到了北京这些城市。三是一线城市强大的资金支持,会使新毕业大学生的收入有一个稳定的可预期性。在一线城市,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毕业5年内可能拿到8000元~12000元一个月,去二线城市可能最多才6000元~7000元,到县城可能是3000元~5000元。但一线城市房价、生活成本高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新一线城市也有其发展优势:一是大多数回新一线城市的大学生可能是回原籍。这里有他的亲缘网络,他可以就近照顾父母亲。如果家庭有房的话,也不用承担按揭贷款的压力。二是可以享受相对悠闲的慢生活。三是人才竞争压力不大。如果他自己的确有竞争力的话,可以将个人发展与地方性的发展项目相结合,找到自己的出路。但在一线城市,你所遇见的竞争对手,几乎个个是高手,你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
但新一线城市给大学毕业生带来的机遇与压力都在同时增长。比如房价在最近两年的飙升抵消了很大一部分人才吸引优势。城市政府一方面希望塑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房价上涨拉动GDP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所以就看在这种博弈中是自己的优势吸引了大学生,还是自己的劣势又把大学生逼出去。
政府部门应花大力气建构人才成长友好型城市
中国青年报:您怎么看当前新一线城市政府出台的吸引人才的措施?
张翼:在我看来,当前的这些措施,还没有达到“抢人才”的力度。我国的人才供给源源不断,有些政府拿出的支持力度其实不大。比如说户口,北京上海这两个地方的户口优势是其他地方比不了的,对于新一线城市来说,户口的含金量并没有那么高。还有比如说要吸引二三十万人,结果你才拿出两三千套房来,何况如何兑现还不可预期,你很难产生比较大的吸引力。如果你出台的政策只是瞄准特殊群体、特殊技能人才的政策,而不是一个具有普遍效力的激励人才成长的政策,大家还是会持观望态度。
中国青年报:很多新一线城市对大学生就业创业会提供扶持金,最高达到了200万元。
张翼:凡是金额比较高的都是很特殊的。它可能不是给大学生的,可能是给博士生的,这对普通大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效果。因为你找的是很特殊的人,只给那些人提供配套服务。
配套服务的多少是个态度问题,建构人才成长的市场机制,才是政府部门应该花大力气去做的。把政府扶持、市场机制的建立和人才成长环境的建设三位一体地结合起来,才会赢得未来发展的良好局面。因此,建立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新一线城市还需要继续开发。
中国青年报:人才成长需要怎样的环境?
张翼:人才成长的环境非常复杂。政府吸引只是表达了政府对人才的需求,或者说代表做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但能不能把市场做大,实际上取决于本地发展的潜力和人才潜能的开发。新一线城市吸引人才的时候,往往也会附加一些条件,比如要求你在流入地待多少年才能拿到什么待遇。但如果你把人留在这里好几年,却没有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实际上人才的成长还是会受到约束。所以政府部门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地方人才成长机制的建立上、放在塑造地方市场的竞争力上,而不光是放在“吸引”特殊人才的环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看重的是这个市场怎么样,这个机制怎么样,我未来发展的道路怎么样。
即使是在出台政策吸引人力资源集聚的时候,政府部门也应该集中精力建立人才成长环境友好的城市。如果仅仅是想通过短期效应吸引一些人去改变城市面貌,收效并不一定显著。
要使人才升级和制度升级、产业升级同时进行
中国青年报:具体而言,新一线城市需要怎么做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张翼: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实际上正趋于完善。一般而言,城市越大,这个城市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就会越优越。所以前几年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大城市的生活压力使得大学生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但去了以后又发现,二线城市的成长环境不像他们所预期的那么好,“官本位”、产业的不配套、低下的薪资水平、并不友好的人文环境、形形色色的裙带关系等,使得大学生在这些城市难以发展。所以他们又回到了特大城市。离开、回来、再离开、再回来,这个波动其实是很大的。
哪个城市的主管部门在城市发展中能够塑造出比较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这个城市就真的能够吸引人。而在吸引人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产业配置和制度环境的维护,要使人才升级和制度升级、产业升级同时进行,而不仅仅是人才升级。只有同时升级,使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并行发展,产学研系统配套,才能释放出人才活力。配套不齐全,就会对人才的成长形成压力。
如何回避城市政府换届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也是影响人才成长的一个方面。新一任领导经常会大范围大规模方向性地改变原有城市发展的目标,造成有些产业萎缩,有些产业失去发展机会。这种情况也会损害人才的可持续成长环境。
吸引人才和人才对这个城市的贡献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政府与企业、社会形成合力才能形成人才友好型环境,才能让人才留下来。只有人才对这个地方的发展贡献了非常大的潜力,城市的成长才能继续回馈人才的发展。
中国青年报:您觉得当前三四线城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如何?
张翼:在短期内就业格局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三四线城市不可能成为吸引大学生就业的一个主要集散地,大部分大学生还是会选择在老一线或新一线城市就业。在城市竞争中,三四线城市还没有展现出竞争力,甚至于这些地方现存的人口还在净流出。
中国青年报:如果新一线城市成功吸引到人才,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翼:新一线城市正在转变自身的发展战略,从原来“摊大饼”的增长方式走向内涵式增长,从原来的吸引外资走向吸引人才,从工业化发展阶段走向后工业化发展阶段,这种转型做得好就能提高这个地方的竞争力,给大学毕业生创造很多机遇,但转型能不能成功是不一定的,现在发展并不意味着未来也会发展。二线城市也在相互竞争,究竟哪个城市能够脱颖而出还需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