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5年来,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主动融入共青团改革整体部署,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革命,政治方向更加坚定、服务同学更加聚焦、大局贡献更加凸显。
点亮理想信念的航标 引领广大同学赓续红色血脉
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教导,发挥贴近同学、覆盖广泛的组织优势,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为目标,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引领取得新成效。
——让创新理论融入灵魂。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等重大契机,广泛采用专题学习会、报告讲座、主题团日、团课教学等多种组织化形式,用同学们的语言和故事开展党的理论青年化阐释,加强同学们的理论武装,培养广大同学对党的忠诚信赖和对祖国人民的赤子之心,引导广大同学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让领袖魅力深入人心。用好《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生动教材,指导开展“牢记领袖教导 分享青春感悟”精读大赛,举办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运用H5、小程序、网上直播等载体,采用“闯关”“接龙”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导广大同学从总书记的成长经历、精神追求和对同学们的特别厚爱中感悟理想,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中遵循总书记对同学们弘扬家国情怀、引领社会进步的教导,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的期待,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文明的叮嘱,秉持人类关怀、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厚望,把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转化为共同奋斗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内心深处增强对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让价值追求更加笃正。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支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程,发扬爱国奉献、自强奋斗精神,助力选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等朋辈榜样,组织广大同学积极参加“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教育引导广大同学涵养家国情怀、砥砺奋斗精神,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在弘扬真善美中传递正能量。
保持昂扬奋进的姿态 带领广大同学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火热实践
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教导,团结引导广大同学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之中,在担当中历练,在奋进中成长,着力为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作出新贡献。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广大同学高擎“挑战杯”火炬,吹响“创青春”号角,动员同学们积极参加“互联网+”“彩虹人生”、中国青少年创新创业交流营等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同学们参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推动各项赛事活动的群众性、交流性显著增强,让同学们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社会企业等领域中展示风采,不断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精神。
——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服务基层治理。积极配合各级团组织开展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广泛动员同学们投身“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三下乡”“返家乡”、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各类实践项目,让广大同学在基层一线接受教育,从中收获实践能力和社会观察。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灾害时,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听从党的号令、响应团的号召,积极动员广大同学迅速加入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勇当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成为急难险重任务中一支靠得住的力量。
——加强国内外学生交流,服务统战和外交大局。借助共青团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的工作机制,搭建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青年学生与内地青年学生结对的桥梁,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深化港澳青年内地实习、就业、交流专项行动,助力落实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不断增强港澳台学子的民族认同感。支持开展“海外学子华夏行”“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周”等国情考察活动,加强对海外中国留学生的联系和服务。组织广大同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的贺信精神,动员同学们参与G20峰会、进博会、上合青年交流营、金砖国家青年峰会等外事活动,努力彰显新时代中华学子的风采。
牢记服务同学的初心 助力广大同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的教导,践行服务宗旨,聚焦同学们普遍性需求,着力发挥学联学生会在组织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促进广大同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服务同学成长成才取得新进步。
——擦亮“我为同学做实事”品牌。围绕同学们在学业、就业、生活等主要方面的需求,动员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普遍开展“我为同学做实事”实践活动,创新推出学生会线上服务平台、服务同学实事清单、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校长午餐会、权益服务指南等“小而实”的服务项目4000余项,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心理疏导、学业互助等暖心服务,得到了广大同学们的点赞。
——助力同学学业进步。牢牢把握学生的主业是学习,围绕学生阶段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客观规律,借助教育改革等重大契机,立足第二课堂,服务第一课堂,组织开展学风建设月、学术文化节、学术之星、技能大赛等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风,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引导广大同学珍惜大好学习时光,夯实个人成才的基石。
——服务同学就业实习。在学校团组织指导下,积极参与实施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大学生乡村创业帮扶计划,推进就业援助、创业扶助等项目,支持“千校万岗”系列招聘活动,配合做好全国大学生实习服务平台建设,主动帮助困难同学实现就业。组织广大同学积极报名全国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帮助同学们储备就业经验、打牢职场基础。
——深化文化体育项目。支持和举办国学讲坛、书香校园、青春诗会、保护母亲河、光盘打卡等各类精品校园文化活动,让更多同学培养良好习惯和格调高雅的兴趣爱好。结合冬奥会、冬残奥会重要契机,面向大学生组织开展迎冬奥主题系列全民健身活动、全国大学生常态化全民健身网络打卡活动,带动400多万大学生助力冬奥,着力提升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
坚守群团组织的底色 做党联系青年学生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
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教导,发挥学联学生会组织覆盖校园、深入学生的组织优势,强化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既把同学们的温暖如实告诉党,也把党的温暖充分传递给同学们,在凝聚更多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上实现新突破。
——掌握思想动态。围绕疫情防控、校园治理、舆论热点等重大情况,以及考试季、开学季、毕业季、求职季等重要节点,在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各级学联学生会骨干深入班级、寝室、学生社团、网络社群等广大同学聚集的地方,广泛运用走访、座谈、一对一谈心等群众工作方法,及时掌握同学们思想动态,主动报告风险苗头,加强思想引导和正面宣传,为党的决策部署提供有效支撑。
——做好权益服务。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健康、社会交往、物质困难等成长困扰,广泛开展校领导接待日、职能部门交流会、健康讲座、心理咨询、分享会、联谊会等各类活动,把党的温暖传递给同学,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到学联学生会的服务就在身边。配合开展“青声@全国两会”网络建言征集活动,速递全国“两会”现场,在大中学校组建模拟政协社团,指导同学们合理表达诉求。
发扬抓铁有痕的韧劲 纵深推进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
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握青年工作特点和规律,深化改革创新”的教导,坚决抵制脱离广大同学的危险,坚决克服行政化色彩、“学生官”气息等问题,一体落实《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巩固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改革成果的若干措施》,着力推动改革和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党的领导和团的指导得到持续强化。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高校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相关内容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和高校党建重点推进工作任务,99.1%的高校党委将学生会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整体规划并定期听取汇报、研究重大事项。落实《共青团指导学生联合会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关于落实共青团和学联对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指导管理责任的若干规定(试行)》,进一步明确团的指导责任和主导作用,团委专职干部兼任秘书长指导学生会的比例从2018年年底的56.0%提升至97.6%。学生会功能型党支部、团支部建设持续推进,改革使学联学生会政治方向不断强化。
——机构规模和人员力量更加精干高效。经过压茬推进,高校校级学生会组织工作人员总规模从2018年年底的49.9万人精简至11.7万人,平均规模从187.8人精简至36.4人,主席团平均规模从6.4人减少至4.3人,部门平均数量从10.3个下降至5.4个。落实《关于学联学生会工作人员改进作风服务同学的若干规定》,学生会骨干的政治面貌、学业成绩、工作作风更令同学们信服。加强网上监督平台运行,常态化接收处理投诉建议,及时发现涉学生会舆情事件,有力指导学生会组织参与应对和处置。加强对中职学生会改革的督导,推动从严治会向中职学校学生会延伸。
——职能定位和运行机制更加清晰科学。落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联学生会工作实施方案》,实现绝大多数高校学生会组织剥离行政职能,从同学的“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研究生)代表大会工作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章程制定办法》,以规范学代会召开为牵引,优化志愿者运行机制、组织动员方式、改革评价机制,同学们对学生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分别达92.5%和93.0%,学联学生会改革和建设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川 特约通讯员 陶睿 岳尔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