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7月0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艾奥瓦州“老朋友”:让友情从“新”出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王一迪 见习记者 赵安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7月05日   05 版)

    6月28日,福建福州,2023“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现场,参会的留学生代表合影留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艾奥瓦州的马斯卡廷是密西西比河畔一个安静祥和的小镇。这里因为同习近平主席跨越近40年的缘分而闻名遐迩。1985年,习近平率团考察时曾住在这里;2012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美时故地重游,与老朋友们再次相聚,共忆往事。如今,马斯卡廷已成为中美人民友好的一个缩影。

    2022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国艾奥瓦州友人萨拉·兰蒂女士,鼓励她和艾奥瓦州老朋友们继续撒播友好的种子,为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作出新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 

    “我已经有三四年没来到中国了,已经迫不及待要见我的中国朋友们了!”在意大利出生长大,在美国艾奥瓦州生活,然后与中国河北省结缘,习近平主席的艾奥瓦州“老朋友”、美国艾奥瓦州友好委员会董事卢卡·贝隆,近日在“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期间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我很幸运,一生中有3个家。”

    卢卡非常相信友谊的力量,因为它能帮助人们走出困境,“国际社会普遍对美中关系的现状感到担忧,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传承友谊,超越分歧。”

    “我们分开太久了”

    1985年,卢卡曾组织、接待并陪同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率领的石家庄市玉米考察团对艾奥瓦州的访问。为期两周的参观交流奠定了艾奥瓦州和河北省近40年来的友谊,也改变了他的生活。

    “那段经历成为我持续加强(美中)合作交往的动力和源泉,他们不仅是我的朋友,还是我的兄弟,他们拓宽了我对跨文化友谊的认识。”卢卡说,这次阔别几年后再次见到中国朋友们,“我们要好好喝一杯!”

    和卢卡一样,借此次论坛的契机,不少习近平主席的艾奥瓦州“老朋友”在几年的疫情之后终于又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每个人都难掩心中重逢的喜悦。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这次来中国的心情,我想应该是‘兴奋’。”艾奥瓦州马斯卡廷市对华友好委员会主席丹·斯泰恩表示,这大概是他第10次来中国,也是疫情以来第二次到访中国。他感受到,餐馆和酒吧发生了很多变化,一切都恢复了活力,美国人对回到中国并能够自由旅行感到兴奋。“我们分开太久了,如今终于可以重逢了。”

    丹表示,今年,他们要和中国的老朋友们共同庆祝艾奥瓦州与河北省缔结“友好省州”40周年。“我们会有很多纪念活动。我也好几年没有见到这些河北老朋友们了,这让我非常期待。虽然我们经常在网络上联系,但这些代替不了面对面交流时碰撞出来的火花。我也期待,未来我们之间会有更多交流往来的机会来巩固我们的关系。”

    “永远的朋友”

    在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市的世界粮食奖基金会大楼里,挂着一幅名为“两个有趣的故事”的油画。那是根据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斯·奎因在1980年和2012年分别接待习仲勋和习近平父子访问艾奥瓦州的难忘经历创作的,以纪念艾奥瓦州与中国的友好情谊。

    这只是奎因几十年来亲身参与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虽然年事已高,奎因仍一直致力于推动中美青少年间的友好往来。他认为,青少年和青年思想活跃、能量充沛,他们的交流是民间交往中最具活力也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方式。

    每年3月,美国都会举办大学生篮球锦标赛。奎因记得曾在电视上看到两名中国留学生将两所美国高校的篮球比赛,实时转播给曾就读于此的中国学生,他们一起为母校加油,“他们来这里学习并融入当地文化,再将见闻传播给身边更多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加深两国青年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奎因希望有更多美国年轻人能够学习中文,像中国有很多能熟练使用英语的年轻人一样。

    奎因介绍,近10年来,他一直持续组织河北与艾奥瓦州的中学生互相参观交流。让他永远忘不了的画面是在一次活动中,他发表关于河北和艾奥瓦州友谊的演讲后,一名在场的中国学生大声喊出一句话——“Friends forever(永远的朋友)!”“我被那个学生深深感动了。我想我们应该做永远的朋友,这也是我的愿望。”

    盖瑞·德沃切克一家与中国的故事同样始于1985年。当年习近平率团在马斯卡廷市考察时,被安排住在盖瑞父母的家中。那时,他正在外地上大学,习近平就借宿在他的卧室。

    “从那之后,我开始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并为此着迷。”盖瑞一家10年前开始搬到北京生活,如今,他是美国一家公司在中国的代表。那个老房子也被改建为“中美友谊屋”,成为全美第一个以中美友谊为主题的纪念馆。“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盖瑞说。

    “在这里,每个人都非常友好、文明,生活环境也很安全,我喜欢中国的生活方式。”说起为什么选择在北京生活,盖瑞这样说道。他的两个女儿有一半的童年都是在中国度过,“对她们来说,中国就像她们的家。如果有一天,她们能够遇到中国男孩成为她们的男朋友,我们也会为她们高兴的。”

    “青年是未来”

    再回首,曾经奋斗在艾奥瓦州与河北省相似的玉米地和广阔平原上,有着同样远大理想和奋斗激情的年轻人已青春不再。在艾奥瓦州的“老朋友”们看来,中美友谊的下一篇章需要年轻人来书写。

    盖瑞认为,年轻人越早接触其他国家的人,他们的思想就会越开放,两个国家的人相处起来就会越融洽。“这些年轻人将来都会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有的甚至会成为两国间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其他国家文化的学习理解,可以更好地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

    “青年是未来。”丹也表示,让青年积极参与中美两国民间友好交往,这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试图让中美学生聚在一起,确保他们理解这种关系的重要性。在大学时,这些同学们可能会专注于其他事情,但随着他们逐渐成熟、进入职场、开始创业,双方对两国关系的理解是极其重要的,他们会成为未来的领导者。”

    “努力促进和延续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习主席对艾奥瓦州的深厚情谊让我看到了民间外交的力量。”奎因回忆说,2018年,世界粮食奖基金会大楼里曾举办一场项目智库研讨会,包括时任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内的中国友人都参与其中。然而,当天龙卷风席卷当地,警笛鸣响,大家都被引导到地下室暂时躲避。当龙卷风逐渐平息,警报解除后,奎因立刻跑到窗边向外看。“花园中有一座非常漂亮的中式凉亭,那是1980年习仲勋先生曾来过的地方,是对他的致敬,也是中美友谊的一种象征。”

    奎因原本担心凉亭会在龙卷风中受到损坏,但他透过窗户一看,凉亭依然屹立在那里。“这就像中美关系一样,也许偶尔有乌云笼罩、暴风雨侵袭,但我希望乌云消散、风雨平息后,我们的友谊依然牢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王一迪 见习记者 赵安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7月05日 05 版

从鼓岭到艾奥瓦州 中美人民友谊生生不息
鼓岭情缘跨越世纪
艾奥瓦州“老朋友”:让友情从“新”出发
“鼓岭之友”蒲光珠:中国,我心之乡
程高登:教育事业孕育中美人民友谊的种子
卢卡·贝隆:期待“老朋友”情谊传承到中美青年一代
美国留学生:从中国文化探寻友好交往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