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碧海拾荒 年轻人为海洋“减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8月13日   01 版)

  8月初,浙江省禁渔期结束,位于舟山市岱山县的长涂岛港口又热闹起来。远航而归的渔船整齐排列在码头,海浪推搡着蓝白相间的船体摇摇晃晃,刚卖完渔货的船员正不紧不慢地收拾甲板。

  “你们又来帮忙啦!”一名渔民与走过来的几名年轻人打招呼。

  渔船抵岸不久,岱山“海小青”志愿服务队的90后刘芊芊与同伴就赶来“交易”。不过,他们要取的不是海鲜,而是船带回来的垃圾。缠成一团的渔网、带着海腥味锈迹斑斑的蟹笼,还有被整盒装起来的废电池,都是他们的目标。

  “这是刚给你们买的矿泉水。”今年29岁的小伙子李飞说着,搬起一箱水交给船工,顺手接过对方手里用绿色网袋装着的各种塑料瓶,放到车上。

  另一边,刘芊芊和其他人清点蟹笼节数,并登记到本子上,随后拿出几盒新电池兑换给渔民。不到1小时,大家忙完,载着垃圾离开了。他们要将这些原来会永久残留在海洋深处的垃圾分类回收,交给专业机构。“我们这样做就是为了减少海洋垃圾增量,保护我们赖以生活的大海。”刘芊芊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其中,“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就是重要内容之一。

  小渔岛的新挑战

  长涂岛又被称为“金银岛”,这里盛产大黄鱼和带鱼。据统计,小岛上共有渔船82艘,常住人口2677人,其中渔业劳动力有1123人,约占42%。

  海洋垃圾对渔业的影响在几年前显现。起初只是岸边出现各种塑料瓶、垃圾袋,慢慢地,渔民发现,有时从海里打捞上来的多是海洋垃圾,甚至是废弃渔具渔网。

  长期关注舟山地区海洋环保事业的李忆告诉记者,100总吨及以上的大型客船、远洋渔船的垃圾入海工作由国家海事局及其派出机构负责管理,严格按照《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执行。但对像长涂岛这样的传统渔业城镇的中小型渔船垃圾处理并没有硬性规定。

  渔民观察到的现象只是海洋环保问题的一角,更严重的问题隐藏在海洋深处。

  刘芊芊告诉记者,2022年关注到长涂岛海洋垃圾状况后,她曾专程找到舟山市相关海洋保护机构了解当地生态环境。据该机构的调查,长涂岛周围海域遗留了近20吨废弃渔具渔网。它们很容易在海洋中形成“幽灵渔网”并持续捕杀海洋生物。

  她曾在长涂岛某废旧渔网回收场看到,不少渔网上缠绕着已经晒干的蟹和鱼,“这些鱼被渔网困住,由于摘取复杂,所以也没人处理”。

  除了渔网,给海洋带来更严重影响的还有电池。长久以来,灯光围网是常用的高效捕鱼方法。每到晚上,将灯挂起来,远处的鱼群就会聚集到光源附近,从而被渔民“一网打尽”。灯光围网的“遗产”是大量电池。

  “渔废电池回收率仅有20%。而这些废电池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逐渐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严重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刘芊芊说。

  出海生活还会产生生活垃圾,包括有害垃圾(废油漆罐、过期药品、废灯管等)、可回收垃圾(塑料、废纸张、玻璃、纺织物等)以及其他垃圾(烟蒂、碎陶瓷等)。但因捕捞作业出海时间长,渔船可用空间有限,往往无法放置普通分类垃圾桶,有些渔民会将生活垃圾直接倾倒入海,目前渔船生活垃圾到岸率仅有30%。

  刘芊芊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些生活垃圾最终会污染海洋生物栖息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甚至分解成“微塑料”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青年入局,化被动为主动

  在长涂岛,渴望改变海洋环境的风尚最初由一位60多岁的渔嫂发起。每次丈夫出海,这位渔嫂都要嘱咐一句,“把垃圾带回来”。在她看来,这样不仅环保,还能卖废品挣钱。在她的带动下,岱山县长涂镇金银渔嫂协会成员也纷纷加入。

  2022年3月,在国网岱山县供电公司工作的刘芊芊在一次活动中偶然接触到她们。“听完她们的故事觉得有意义,同时也需要青年加入。”她希望通过发挥专业力量,帮助渔民找到干电池替代方案,解决电池污染问题。

  为此,刘芊芊专门找到青年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宋梦田研究解决方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22年,该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对响应号召的渔船进行了改造,将单一干电池能源改造成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混合能源,从源头上解决了渔废电池的产生。

  与此同时,刘芊芊也注意到其他问题。“全岛总共82艘渔船,主动参与环保行动的只有58艘。”经过实地调研,她了解部分渔民抵触的原因是“怕麻烦”,渔船的生活区、驾驶舱狭小逼仄,多放垃圾就意味着空间更拥挤。

  在刘芊芊看来,要回收海洋垃圾,激发渔民的积极性很重要。如何化被动为主动?聚焦灯光围网、帆涨网和流刺网等作业渔船电池消耗量大的问题,该团队不断完善电池回收的工作。

  此前,都是渔嫂自费统一购置船用电池并粘贴自制标签,以单节电池低于市场价0.5元的价格卖给渔民。“中间差价只能依靠渔嫂承担,肯定无法持续。”刘芊芊找到公司,申请资金支持。

  他们还联系厂家,与厂家达成“废旧电池回收协议”。渔船回港后,渔民将废电池交给团队,团队再将低于市场价的电池卖给渔民,废电池则由电池厂家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于渔具渔网,大家也有了更为细致的处理方式。“废旧渔具渔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专门用来捕蟹的蟹笼,一类是各类渔网。”刘芊芊说,对于蟹笼,团队会按照每节1元的价格进行统计,并定期补贴结算给渔民,至于渔网,则动员渔民无偿带回岸边。

  目前,他们已与13条流刺网船和6条雷达网船达成合作,进行海上废旧渔具渔网分类回收首批试点,并与“船老大”签订《海上废旧渔具渔网回收责任书》,由团队成员负责到岸数量统计、分解回收并予以激励。

  年轻人还组建起了“船老大”微信群。一方面服务“船老大”,比如帮他们采购饮用水送到船上;另一方面则定期发布各船垃圾回收数量信息,营造激励比拼氛围,提高“船老大”参与的积极性。

  刘芊芊告诉记者,大家还总结以往渔嫂劝说渔民的经验,推出“三个一”活动,即每天一句海上垃圾分类回收叮嘱、每家一项海上垃圾分类回收行动、每年一份海上垃圾分类回收账单,将海上垃圾分类回收理念深入每一户家庭。团队成员还自编自导自演,创作系列聚焦海洋生态文明的文艺作品,在县区内其他渔村进行公益巡演。

  针对渔船上的生活垃圾,团队以垃圾分类投放为核心,自制红、绿、蓝三色不易破损的渔网垃圾袋,科学区分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并分发到渔船,有效解决传统分类垃圾桶占用空间大、搬运不便的问题,提高渔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有效率。

  2022年,岱山县长涂岛建起舟山市首个“小蓝之家”垃圾回收站,采用数字化技术对海上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为赋闲在家的渔嫂提供就业渠道,所得收入用于帮扶困难渔民家庭,实现了环保与共富的双融合。

  如今,在岱山县长涂镇,来自国网岱山县供电公司的“海浪花”志愿服务队、岱山县志愿者协会、长涂镇金银渔嫂协会的年轻人共同成立了岱山“海小青”志愿服务队,专门从事相关工作,并将其发展成“碧海拾荒”志愿服务项目,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据介绍,目前长涂岛的82艘船全部签订了《海上垃圾到岸回收责任书》,项目每年回收渔废电池45.31万节,24艘船完成渔船的环保电池替代改造工作;每年到岸回收废旧蟹笼渔具11.45吨,废旧渔网6.53吨,回收率提高至81.2%。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8月13日 01 版

2024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在京开幕
为转型发展注入更多“绿”意
碧海拾荒 年轻人为海洋“减负”
保护海洋 年轻人瞄准深蓝
中国元素闪耀巴黎奥运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