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9月08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更好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倪明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9月08日   03 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战略部署,这为新时期明晰主流媒体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构建以主流媒体为主导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进一步做好舆论引导和意识形态工作,更好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实践遵循。

    媒体融合发展新态势亟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媒体融合是时代所向、大势所趋。《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6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7.7%。媒体融合发展已经在内容建设、平台搭建、终端渠道、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媒体融合从“相加”走向“相融”,走出了中国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

    当前,伴随着媒介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智能化等发展新趋势,媒体融合已进入深水区,亟须做好做实“统筹”“联动”“集成”“协同”媒体深度融合文章。新征程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现行媒体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这要求我们把制度机制建设作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着力点,以系统集成式改革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一方面,要科学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媒体和专业媒体的联动发展关系,加快形成协同发展和多赢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要推进各媒介平台自身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破除采编部门间相互分割、自成一体的藩篱,打破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和新媒体策采编发各环节的壁垒。特别是针对现行媒体融合“通而不融”“融而不深”“深而不合”等结构性矛盾,要突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通过在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和创新,在内容生产上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人工智能、AI算法等新技术驱动媒体转型,重构媒体融合发展技术底座,构建完整的媒介生态链条,引领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需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和传播平台

    互联网让网上网下、虚拟与现实相互嵌入、相互融合,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不少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 因此,筑牢宣传舆论阵地,占领舆论制高点,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扩大主流价值版图,亟须发挥主流媒体的“定盘星”作用。

    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共进,以媒体的深度融合和一体化传播,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坚持“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坚持用互联网思维全方位、系统性塑造主流媒体,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流量和效果说话,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加快补齐链条短板,全方位推进组织架构、管理流程、运营模式、话语体系、媒体形态、平台技术等变革,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和全媒体矩阵平台,让纷呈迭出的融媒体产品及时有效进入各类社群跨屏传播,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赢得战略主动,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主导权。

    加快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

    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新征程上推动媒体融合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加快建立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需要我们坚持系统观念和整体思维,加快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新形势,以全方位、彻底的互联网转型,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构建以主流媒体为主导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和长效发展机制。

    一方面,要从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入手,加快建立形成适应全媒体传播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这要求我们遵循全媒体生产规律,按照新型策采编发网络,创新内部组织结构,按照新的业务流程调整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形成采编分离、全媒体生产的运行机制。要加强自主平台搭建,实施移动优先战略,打造报网端微屏相互融合的全媒体矩阵,坚持深化内容创新,强化技术赋能,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让技术与内容同频共振,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实现策采编发流程再造,催化融合质变,不断释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要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特别是要善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评价体系催生主流媒体的数智化融合和转型,在内容传播渠道上要多向互联网和移动端倾斜,在自主可控平台上要突出用户覆盖面和增强用户黏性,在传播效果与商业价值评价上要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实现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的有机平衡,在融合对外传播上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新趋势,加快构建对外传播特色的话语、叙事和战略传播体系,在考核体制机制上要建立适应全媒体时代的组织领导机制、运行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尤其是要建立健全遵循全媒体生产传播的考核、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从而不断激发全媒体体系内生动能,持续提升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作者系天津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网络公共话语空间意识形态传播及其风险防范研究”(21ADJ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倪明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9月08日 03 版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部署
更好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用改革创新的方法为基层减负赋能
充分认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以三种思维激发高等教育改革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