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

  毕业至今,我从事人工智能相关工作已经超过5年。其间,我经历了这个行业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也在行动中见证了中国AI产业如何飞速发展。作为一名主攻深度学习的技术人员,我的日常工作充满了与数据、算法以及应用场景的“对话”。这项工作的核心,是通过模拟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结构,让AI学会从海量数据中提炼规律,完成分类、预测甚至创作等任务。虽然听起来略显抽象,但它已经悄然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

  深度学习之所以成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关键在于其非凡的“学习能力”。通过多层神经网络,机器不仅能处理复杂的非线性问题,还能自主从数据中发现人类难以察觉的关联。例如,在医学影像中,深度学习模型可以通过数百万张图像的训练,精准定位肿瘤的早期特征,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辅助诊断。过去这些年来,我与同事们夙兴夜寐,正是希望能通过虚拟空间中的技术突破,在现实世界造福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但是,当前的深度学习技术也面临瓶颈。模型越大,算力与数据需求越高,这带来了研发成本的急剧上升。此外,深度学习的“黑箱”特性导致模型的决策过程难以解释,限制了它在高安全性需求场景中的应用。如何实现更高效、更透明的算法,是接下来需要攻克的难题。此外,与国际顶尖实验室相比,中国的深度学习研究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原创算法、顶级学术论文的影响力等方面,更需要行业同仁共同努力。

  不过,中国AI行业也有独特的优势,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数据资源的丰富性和产业场景的广泛性。以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例,一方面,中国的医疗系统每天都会产生海量诊疗数据,为模型训练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另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分布不均的医疗资源,使得AI在提升诊疗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与之类似,智慧交通、无人零售等领域也得益于中国的复杂场景和高频使用数据,催生了一系列领先的AI应用。

  展望2025年,我认为深度学习的下一阶段发展,不再仅仅是提升算法性能,而是如何通过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真正的智能协同。这不仅要求技术本身的进步,也需要从应用场景到伦理规范的全面升级。目前,大多数AI产品仍以工具的形式存在,比如推荐系统、语音助手等。然而,未来的AI将更多地扮演“伙伴”的角色,不仅完成任务,更能理解人的需求,提供有温度的服务。例如,AI医生不只是列出可能的诊断结果,而是能根据患者的健康史和个性化需求,提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面向未来,AI可以在许多应用领域实现更加深度的垂直整合。例如,利用AI优化新能源电网的负载调配,可以极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这些垂直领域的突破,将推动AI从通用化向专业化迈进,同时也能更有效率地促进我国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

  回想起来,当年选择AI作为进一步的深造方向时,我仅仅是一个被Alpha Go吸引的、热爱数学和编程的年轻大学生,对于之后的职业发展并没有想太多。如今,我能在中国AI产业的浪潮中扮演推动者的角色,与有荣焉。具体来说,我当前的目标,是通过技术优化和项目实践,为行业贡献更高效、更可靠的AI工具。同时,我也希望在为公司创造技术效益的同时,为整个研究领域提供更多创新理论和方法论支持。

  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未知,而探索的乐趣就在于拥抱不确定性。2025年,我期待看到深度学习不再是“高冷”的技术,而能真正融入社会与民众的日常生活。AI的意义,从来不在于“替代人类”,而在于放大人类的智慧和可能性。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国的AI行业有挑战,也有机遇。我和与我同行的人们,会一直在数据与算法的世界中,努力书写属于中国的未来篇章。

  (本文由受访者口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杨鑫宇采访整理)

丌源(人工智能从业者)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1月01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