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领域丰富的实践样态,是中国社会科学最大的“田野”。应树立“理论自觉”的意识,把志愿服务从简单的公益活动研究提升为重要的社会现象研究,从青年自发的社会实践中提炼出中国原创性的社会学概念,从中挖掘出深刻的政治学意义和文化价值。扎根于志愿服务这一领域,不仅能为志愿服务的规范化与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还能够为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提供独特的学科支撑。

——————————

  青年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体系中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群体,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力量之一。他们不仅是文化传播的参与者,更是文化创新的推动者。笔者近期参与了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并现场观摩了60多个决赛项目的路演,深切感觉到,广大青年志愿者不仅为志愿服务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也为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贡献了积极的力量,彰显了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青年志愿者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青年志愿者是文化资源传递的桥梁。在中国城乡发展差距依然存在的背景下,青年志愿者深入乡村、社区,带去摄影、书法、戏曲、歌唱等文化资源,不仅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生活,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如宁夏中卫市摄影家协会志愿服务队,立足摄影艺术视角,与村民共同拍摄创作乡村题材作品,免费为村民开展摄影辅导,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青年志愿者是文化创新的实践者。在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青年志愿者以开放的心态和短视频、直播等创造性实践,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让许多濒临消失的技艺重新焕发活力,还带动了传承人及当地居民的收入增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文化馆开展的“非遗进万家”志愿服务项目,组织非遗传承人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活动,极大提升了非遗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

  青年志愿者是良好社会心态的建设者。志愿服务不仅对志愿者自身有心理增益作用,也通过积极的情感传递优化社会心态,塑造了更为乐观、自信的社会心理环境。如重庆三峡博物馆以“主动联系+自愿报名”的方式,邀请残障人士、老年人、孤儿、留守儿童等来博物馆,为其量身定制参观方案,提供义务讲解,让特殊人群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青年志愿者是文化交流的纽带。在国际化进程中,青年志愿者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分享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不仅增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开展的中医药文化丝路传播助力者项目,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学生及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医药文化,辐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推动设立“中医药文化体验基地”,每年培训至少100名留学生,派驻至少50名国际志愿者。

  青年志愿者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在非遗保护中推动文化传承。文化传承需要扎根基层,青年志愿者通过开展田野调查、记录和整理非遗技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积累了宝贵的资料,显著增强了年轻一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愿和信心。如云南省图书馆针对云南古籍文献特别是民族古籍文献资源丰富但亟待抢救的情况,组织实施“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修复文化志愿者在行动”,自2012年起陆续招募440余名高校学生、社会人士参与古籍普查、修复工作,加大古籍保护力度。

  在基层文化建设中促进社会公平。文化资源的不均衡容易造成城乡精神生活的落差,青年志愿者通过组织文艺演出、戏曲进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活动,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满足了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如缘起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以下简称“鲁艺”)的沈阳音乐学院,组织了100支“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小队,为基层群众送高质量文艺、送专业性艺术指导、孵化群众文艺团体等,走出了一条新时代鲁艺青年服务人民的新路。

  在重大活动中展现国家形象。青年志愿者在重大活动中展现了良好的素养和专业能力,用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了中国青年的风采,为国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好评。他们的服务不仅是对文化强国理念的践行,也是对国家软实力的生动展示。如首钢青年志愿服务总队,以首钢园为依托,以服务保障北京重大活动为重点,先后参与了北京冬奥会、服贸会、科幻大会、大跳台世界杯等20多场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累计服务人数超100万人次,展示了新时代首都青年形象。

  在文化普及中激发公众参与。青年志愿者通过安全守望、引导咨询、秩序维护、垃圾分类、文明交通、社区治理等形式,吸引更多公众参与文化活动,提升了公众对文化保护的意识,也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如北京市东城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的“志愿中轴”服务项目,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引导附近居民、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到中轴线的保护中来,提升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意识。

  青年志愿者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的努力方向

  夯实文化自信根基,努力挖掘文化规律。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应深入分析中国志愿服务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志愿服务精神,如儒家思想中的“仁者爱人”和“助人为乐”,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此外,中国社会有着“守望相助”的传统,乡村社会中的互助网络和宗族支持体系,体现了早期形式的志愿服务,研究这些历史经验,可以为当代社区志愿服务提供启示。志愿服务既为“第二个结合”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案例,又可成为践行先进文化理念的试验场。应加强对青年志愿服务的文化底蕴研究,努力挖掘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文化规律。

  人工智能前景广阔,技术赋能空间较大。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青年志愿服务面临如何有效运用AI技术的挑战。一些志愿服务项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可视化处理,通过AI辅助,制作数字化的展示项目或复原模型、修复,向公众普及文化。如扬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以红色建筑为切入点,自主开发交互“云浏览平台”,已完成86座红色建筑的数字建模,让更多的人加深了对红色历史的了解。还有的项目运用AI技术提升服务效率,通过智能翻译工具助力国际文化交流等。未来应运用人工智能加强对志愿服务相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形成基于数据驱动的研究成果,可根据志愿者的兴趣、技能与志愿服务项目的需求,更为精准地匹配志愿者与文化活动。

  服务资源整合不足,专业素养仍需提升。在文化志愿服务中需要协调多方资源,但在实际操作中,各类机构间的协作机制尚待完善,导致许多优秀的文化志愿服务项目缺乏足够的支持和延续性。同时,文化志愿服务多涉及非遗保护、文化传播和国际交流等领域,对志愿者的专业能力有较高要求。部分青年志愿者缺乏相关技能和知识储备,难以在实践中胜任复杂的服务任务。应推动形成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合作网络,实现供需对接,并制定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指引,逐渐明晰各方角色和职责。同时,强化“实践+理论”的培训模式,探索线上培训与线下实训结合的方式,为志愿者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资源支持,提升青年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志愿服务的实际效果。

  强化理论自觉意识,努力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加强志愿服务理论研究,不仅是回应实践需求,更是引领学术发展、服务社会的重要路径。志愿服务领域丰富的实践样态,是中国社会科学最大的“田野”。应树立“理论自觉”的意识,把志愿服务从简单的公益活动研究提升为重要的社会现象研究,从青年自发的社会实践中提炼出中国原创性的社会学概念,从中挖掘出深刻的政治学意义和文化价值。扎根于志愿服务这一领域,不仅能为志愿服务的规范化与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还能够为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提供独特的学科支撑。我们有责任让这一领域从实践走向理论,将其打造为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柱。

  (作者系中央团校副校长、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廉思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1月12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