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发送137人,到达140人。”除夕当天,安多站的最后一趟列车Z166次晚点3分钟,于17点15分抵达。上车旅客6人,下车84人。Z166次列车长下车和我交接工作时,说了一声“新年快乐”。上车前,列车长还打趣我说:“今天的工作量比前几天大哟。”

作为青藏铁路进入西藏的第一个站,安多站海拔4702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办理客运的车站。安多站属于“迷你”小站,300平方米的候车室,只有4排座椅,72个座位。旅客少的时候,一趟车进站时只有三五个人上下车。但每天的进站安检、候车巡视、检票登车这些工作,一点儿也不能落下,每一趟车不管有没有旅客,我们都得盯着。

2013年,我来到海拔3568米的曲水站;2015年,我调到海拔4513米的那曲站;2021年,我到了海拔4702米的安多站。有同事调侃我,说我是“步步高升”。

晚上9点多,我在站区食堂和通信、电务工区的同事吃完团圆饭后各自返回宿舍。或许是吃得太饱,我感到头很沉,可能是缺氧了。来到办公室,我戴上吸氧管,拧开氧气瓶,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

安多站海拔高,氧气含量低,极易引发高原反应,我们的床头、办公桌里塞满了缓解高原反应的药。之前有同事在帮助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赶车时,可能跑得快了点,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我们把他抬进办公室吸氧,煞白的脸上才渐渐有了血色,当时差点就打电话联系送医了。

“1月29日,发送37人,到达49人。”这是今年春节安多站的乘客数量。大年初一的第一趟车是从广州开往拉萨的Z265次列车,9点34分到达安多站,上车14人,无人下车。在候车室,我跟每一个旅客都道了一声“新年好”,拉了会儿家常。一个藏族阿妈拉着我,跟身边人说:“上回我去拉萨,就是这个胖胖的戴着眼镜的小伙子帮我提的行李。”

从大年初一开始,人流量逐渐增加。“1月30日,发送38人,到达44人。”“1月31日,发送42人,到达70人。”“2月1日,发送121人,到达100人。”“2月2日,发送144人,到达68人。”“2月3日,发送149人,到达84人。”“2月4日,发送155人,到达188人。”

2月4日安多站的旅客中,我占了一个名额——忙碌了一年,我想赶在正月初八孩子生日之前到家,好好陪他过个生日。(刘钊 整理)

安海平(36岁)拉萨车务段安多车站客运值班员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17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