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政策相继出台,明确要求将国防教育深度融入基础教育体系。桂林市第八中学自2005年起系统推进国防教育改革,依托桂林作为抗战文化名城与边疆要塞的区位优势,构建起“德育引领、课程奠基、文化浸润”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为破解国防教育“表面化”“短期化”困境提供了实践样本,为区域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可借鉴范式,助力实现“铸魂育人,强国有我”的时代使命。

“三阶四砺”课程体系:从知识传授到精神塑造

桂林市第八中学紧扣“铸魂育人”根本任务,将德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构建起“理念引领-分层实施-资源支撑”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学校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纲领,确立“家国情怀浸润、军事素养筑基、实践能力拓展”三维育人目标,创新实施“学科渗透+专题强化”双轨模式:在历史课堂中解析湘江战役的战略智慧,地理教学融入边境防卫地形分析,体育课程植入军事障碍训练,使国防教育深度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在此基础上,学校依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搭建“三阶四砺”国防课程框架:高一年级国防课程侧重国防基础认知、红色文化浸润,高二年级国防课程侧重国防技能体验、科技国防创新,高三年级国防课程侧重时政形势分析、职业使命教育,从认知奠基到实践深化,再到责任升华,形成“知-行-志”的育人闭环。

环境育人:红色基因与科技力量的沉浸式融合

步入桂林八中校园,“国防教育展馆”内陈列的红军文物复刻品、现代军事装备模型与军事书籍,成为学生触摸历史的“时空隧道”。教学楼内长达百米的“红色文化长廊”以图文等形式再现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抗战故事,而创客社团“军事科创”则展示了学生设计的等创新成果,形成“历史—现实—未来”的立体化教育场景。校园内矗立的“磐石”主题雕塑,名为“雷锋路”“继光路”“向群路”的英雄之路与“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等标语系统,更以视觉语言强化国防意识,让家国情怀潜移默化扎根学生心灵。

品牌活动:点燃青春报国热情

桂林市第八中学构建“一月一周一课”国防活动矩阵:每年10月“国防文化月”期间,学生国防知识竞赛覆盖全员,题库融入热点议题;国防演讲比赛以“如果我是边防战士”等情境命题,激发青少年使命感;教师国防论文比赛推动学科融合创新,优秀成果汇编成《国防教育与学科育人案例集》。各年级通过“国防教育展示周”呈现战术演练、军事科技作品展等实践成果。每周五下午,全校同学在线观看“国防知识讲堂”,各学科教研组精编精选国防教育相关专题课程,如政治教研组开展的航天事业发展史,物理教研组开展的国防科技等专题,成为了校园的“国防必修课”。

成效与辐射:从校园到社会的国防教育链

桂林市第八中学深耕国防教育二十载,以“铸魂育人”为核心,构建起全链条育人体系,成效斐然。学生国防意识显著提升,国防知识达标率从2010年的58%跃升至2024年的97%,军校录取率增长超3倍,培养了一批投身国防事业的优秀学子。桂林市第八中学深耕国防教育教研沃土,构建起“课题引领-教学转化-荣誉认证”的良性发展生态,教师团队聚焦国防育人核心命题,先后完成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合国防特色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与研究”“中学国防教育研学课程的设计开发研究”以及“高一学生国防教育体验式学习的实践研究”等多项省市级研究,为学校的国防育人实践注入理论深度,学校坚持“研以致用”原则,将理论成果转化为育人持续深耕终获认可——2016至2019年蝉联“桂林市国防教育先进单位”,2022年获评“广西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同时,学校与空军空降兵基地开展“国防教育”共建,成为广西国防教育“军民协同”典范,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实践经验。未来,学校将建设“国防教育数字”平台,依托平台优势进一步扩大辐射效能。

桂林市第八中学二十载国防教育实践,以“铸魂育人”为内核,走出了一条特色育人之路。通过构建三维目标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的校园生态,学校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国防素养与家国情怀,更探索出基础教育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面向未来,桂林市第八中学将继续深化军民资源整合、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在筑牢青少年精神防线的同时,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提供实践经验,这一探索既是对“强国有我”青春誓言的生动诠释,也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创新性注解,彰显了基础教育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的深层价值与责任担当。

(信息来源:桂林市第八中学)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3月25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