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 三项学习教育
郭梅尼老师在中国青年报讲座
人物通讯的采访与写作
2009-08-05
 

  二、打开人物心灵的宝库

  ①采访是记者成败的关键

  因为新闻必须真实,不能像作家那样创作,所以记者写到的所有的东西,都必须通过采访得到。包括思想观点、材料,每个细节对话语言,等等。有的记者把精力放在写稿上,采访就两个钟头或打个电话,我是不信这个的,我觉得这不是有才华,恰恰是十分肤浅的。有的记者采访时没下功夫,写稿时发现要写的东西还缺很多,那怎么办呢?思想不够“高”他就把人物的思想按他的思想来拔高,细节没有,自己就瞎编,这样很不好,严重影响新闻真实性。我写的人物细节非常生动,有的同志不相信,以为我是编的,我就拿采访本给他们看,每句的对话上面都有记录,不清楚的地方后面补充的都有。只要你写到的采访中都要问清楚,包括天气。你弄一点假的,别人会认为你全篇都是假的,你要写得细,你就要问得细,采访得细。我觉得有些非常好的东西是你编也编不出来的,那一个个客观存在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物,比你想象的还要丰富多彩。所以,我认为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作,采访的过程,就是写作的过程。一个有经验的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就同时做了提炼思想、筛选材料、构思,甚至那个例子用在哪儿都设计好了。如果采访结束了你还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你的采访肯定是失败的。我在采访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情节我大致应该放在哪里,还有哪些应该问清楚。当记者时间短的同志,一下子做不到这样,那你采访回来就要整理笔记,知道自己进一步采访还需要什么。这样才能一步比一步采访更深入,更有成效。

  我当记者这么多年,自己深深体会到,你这个报道搞得好搞得坏,采访是关键。我在中国青年报时,常常碰到一个重点人物几家报纸都在那里写,我要比所有报纸都写得好写得快。凭什么?我觉得我采访的本事比他们大,有些精彩的东西,我就能采访来他就采访不来。

  我采访张海迪时,通讯中有个细节,写到海迪和村里的一个小孩发现一只小燕子腿瘸了。海迪的心猛一沉:小燕子也失去了腿啊!她给小燕子的伤腿搽上红药水,包扎好,后来,燕子腿好了,她把燕子捧在手心里,到院子里张开手说,飞吧,燕子,飞吧!小燕子展开双翅,飞向蓝天。我用这个细节,反映海迪的内心世界,一些人读了感到很好。一位山东记者说,为什么我就不知道这些,那就是你的问题,她跟你谈不出来,跟我谈时就很自然地谈出了这个细节。这就是记者的本事。

  长期的记者工作教育我认识到,采访是报道成败的关键,也是记者成败的关键。

  下面我谈谈采访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采访前的准备,主动采访与被动采访

  我看过一些记者的采访笔记本,他们大都没有做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某月某日,和某某人谈话,下面就是采访对象的谈话记录。谈话结束了,采访也就结束了。由于事前没有准备,他说什么,你记什么;他没谈及的,你也不知道。这样的采访就是被动的采访。

  我每次采访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有文字材料的,我一定尽可能找到所有的资料;没有文字材料的,也要先找了解他的情况的人,做一些调查。这样,对这个采访对象,就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据这些材料,我先反复思考,提出问题。和采访对象面谈时,他谈到的事,我已不是那样陌生,使他感到我和他熟悉,亲近,愿意和我谈。他没谈到而找需要了解的问题,由于事前有准备,我可以向他提出,引导采访步步深入。这样的采访就是主动的采访。

  刚到科技日报时,正赶上茅以升九十寿辰。我想去采访。头一天,我跟别人一起先去看看这位九十岁的老人还能不能接受采访。没想到茅以升精神非常好,他的秘书说你明天就来,只能谈一个半小时,谈多了,他九十岁了,身体吃不消,会发烧。明天怎么采访?晚上,我认真看了有关他的资料,准备采访中要提的问题,哪些问题可以通过资料解决,哪些一定要采访他本人。第二天,一个半小时的采访时间,由于事前准备得好,收获较大。后来,我又找他的秘书、女儿采访。稿子写成后,我送给茅老看,我刚念了题目——《人生当架几座桥》,茅老就说好好好,连说三个好。他是桥梁专家,我想可能是这个题目概括了他一生的追求吧。

  2.主动采访不等于主观采访

  我们有的记者是主动采访了,但是太主观。他自己有一套,总想把采访对象引入他的套套里。人家刚谈的起劲,他就打断人家,咱们别扯远了,还是这么这么谈,几下子那人的情绪就没了。有些农民好不容易见到一个记者,刚打开话匣子,被你一弄,没情绪了。这样做,不仅影响采访对象的情绪,他肚子里还有什么好东西你也不知道。记者要养成善听的习惯,善听的作风。我曾和一些记者一起去采访,我发现有些记者,比采访对象说的还多。你应该很认真的听人家讲话,认真思考,看看还有什么问题没弄清,哪些要继续深挖的。

  3.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感受

  采访中,只要能到现场的,我都尽可能到现场,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感觉。这首先能对新闻事实作亲自调查、核实,同时,能体验到一些你独特的感受,这是文字材料和间接采访不可能得到的宝贵材料,它对写人物通讯尤为宝贵。五、六十年代,我经常深入到基层采访,上深山、下矿井,爬山涉水,骑骡子,狼在窗下嚎叫……正是这些艰苦的采访生活,锻炼了我的记者素质,使我了解中国社会,培养起联系群众的平易作风,同时,也从中获取了许多生动的写作材料,写成一篇篇好的稿件。

  1981年4月,我采写了一篇通讯《曹雁的追求》。在我采访前,几家报纸都刊登过介绍曹雁的报道,都是写曹雁是一个双腿残废的待业于年,她每天坚持拄着双拐到北京图书馆去看书自学。她的精神感动了电车司机,北京图书馆门口没有站,司机为她临时停车。报道只有几百字,标题和内容大都是“临时停车”。

  我第一眼看见曹雁时,只见她是那么矮小,那么艰难,两手拄着拐一步一甩地挪动着,两只手因为拄拐被冻得满是血口,肿得像两个小馒头,我马上感到很心疼,急切地上去接过她身上的挂包,扶她走出阅览室。我和她谈了许多我所采访的残疾人的先进事迹,想鼓励她,帮助她。她感到我的关心和鼓励,很快消除了对记者的陌生和拘谨,把我当亲人一样讲述了很多知心话。我这才知道她是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生活很困难,但却想尽办法要为社会做点事,不仅在图书馆自学,而且在一个小学当义务辅导员,为孩子们做了许多感人的事。由于我和她的心贴近了,一天,她告诉我:“郭阿姨,今天是元宵节,我要去给学生小赵家包包子,你去吗?”小赵是一个孤儿,家里只有一个17岁的哥哥和两个小妹妹,小的才8岁。我感到是一次很好的采访机会,便约好了下午六点在车站集合。不巧,下午下起了鹅毛大雪,地上滑得像溜冰场一样。我想,我走路都困难,曹雁柱着拐还能去吗?我来到车站,曹雁果然站在那儿等我,拄着双拐,身上披着一层雪花。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还去吗?”我问。“去呀!”她毫不犹豫地对我说。“你摸,我从图书馆来,已经摔了6跤,棉裤都湿了。不要紧,你只要拉着我的衣服领子。”我们俩像走钢丝一样,艰难地朝前走。过马路时,她两只拐朝两边一滑,“哎呀”她惊叫着,来回的汽车都煞住了。好险!若不是一个过路人抢上来扶住,我们都要摔倒了。我们来到这个学生家,孩子们贴在窗玻璃上盼了多时了。这个没有大人的家可真惨呀,房里摆设乱七八糟,要盐没盐,要油没油。曹雁像大姐姐一样,帮孩子们收拾屋子,补衣服,拄着双拐剁馅,我也帮着擀皮,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这顿包子才算吃到嘴。孩子们边吃边赞:“哎呀,真香!真香!我最喜欢吃包子了。打我妈死后,就再没吃过包子了。”8岁的小妹妹搂着曹雁的脖子撒娇地说:“曹老师,以后你天天来啊……”后来,我把这些亲眼得见、亲身参加的材料都写在稿子里。稿子登出后,许多人被感动得流泪,给曹雁寄来书、寄来钱,有的要和她搞对象,曹雁成了全国著名的人物,中央领导同志几次接见她,邓颖超同志说:“曹雁,你真不简单啦!”

  这件事也深深教育了我,如果我不是关心她,而是一见面就翻开笔记本,请她谈谈自己的事,也只能像别的报纸一样,停留在“临时停车”这个主题之内,根本就不会知道她是一个小学的义务辅导员。如果我不是亲自和她一起去小赵家,对她的品德的了解,也不可能有那样深切,写出来的稿件也不可能那样生动、细致、感人。

  稿件登出后,我又向各方面写信,反映曹雁的情况,帮助曹雁入了团;费了许多周折,帮助她找到了工作。我们成了好朋友。她几乎每周都要到我家来,把她碰到的高兴的事和难题告诉我。我爱人一出差,她就来和我住,在被窝里搂着我说:“郭阿姨,我没有妈妈,你就是我的妈妈……”她父亲也到我家说:“我这个女儿就交给你了。”曹雁找对象,她爸爸让我给她做主。她结婚,也先把爱人带到我家,我为他们庆祝一番。曹雁说:“别的记者写完稿子,联系就该结束了。我的稿子已经登了几年了,咱们怎么还这么好呢?”二十多年过去了,曹雁现在当了一个民办学校的校长,女儿已上了大学,我们还是好朋友。过年过节,她必定来看我。

  我感到,一个记者不仅要和采访对象交朋友,而且要关心你所采访的先进人物,要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稿子登出之日,不应成为友谊结束之时。我的采访对象,都是我的好朋友。不仅是我采访过的人,有些我没采访过的青年朋友,他们也常到我家找我。在中国青年报工作时,我的桌子上常常堆满了青年朋友的来信。他们有的亲切地叫我“妈妈”,有的求我救救他,把我当成他们的亲人和知心朋友,向我谈他们工作、学习、婚姻恋爱上遇到的问题,请我帮助他们解决因难。他们给了我许多新信息,帮助我这个当时50岁的人了解青年的思想感情,使我从他们身上摸到时代脉搏的跳动。他们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老师。

  4.观察是采访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访不仅是口问笔录。采访时应调动你的全部器官,像雷达一样去获取信息。

  观察不仅是用眼睛去观,更要用脑子去察。你如果没用脑子去“察”,就不能“察”到你需要的信息,就视而不见。我有时和另外一个记者一起去采访,我稿子里写到的东西,她说,我怎么没看见呢?其实,我俩在村子里一会儿也没离开过。这就说明,你不认识的东西,从你眼前过你也看不见,抓不住。

  观察贯穿于采访的全过程,无论在和采访对象面对面谈话时,还是谈话完毕休息时,或是离开采访对象自己活动时,都要注意观察,时时当有心人。1979年我在采访数学家张广厚时,中午准备吃饭,我收拾好采访本,在房间里随便转转,无意中发现床上有一篇论文,随手拿过来翻翻。“是你写的?”我问。我惊讶地发现字迹是那样工整。由此采访出了一段关于他严谨治学的精彩细节。

  当研究生后,张广厚写出了第一篇论文,他是多么兴奋啊,赶快把学习成果送到熊庆来老师那里。没想到,老师看了几百字便退回来,说:“拿回去再修改修改。”张广厚拿回来,赶忙修改,抄写了又送去,熊老又退回来。还是那句话:“拿回去再修改修改。”张广厚又赶紧抄好送去。熊老又退回来。一连退回三次,引起了张广厚深思:这是为什么呢?张广厚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他反反复复地责问自己,检查自己,体会老师无言的教导。“啊!我急于取得成果,书写不够工整,文字也不是字酌句斟。这样做学问,是要不得的。”

  张广厚踏下心来,对自己的论文句句斟酌推敲,抄写时一丝不苟,工工整整。这次送到熊老师那里,再没被退回来。从那次以后,张广厚养成了一丝不苟的作风。

  我在张广厚的桌上,看到他准备发表的一篇论文,惊得我失声地叫了起来。这哪里是用笔写的,简直像用铅字刻印的一样,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字字如此,篇篇一样,连删节号的几个圆点,都点得那么圆圆的,每处都是一样,一点不多,一点不少。我问:“一篇论文,光从文字上抄写修改,需要几遍?”他回答说:“三遍左右。”我不禁肃然了!我原来以为,数学家们只是在演算时才严格得一丝不差,没想到,他们在抄写论文时,也是这样一丝不苟。可以想见,张广厚写他那五万多字的论文时,从演算到抄写,要花费多少心血啊!

  数学研究所的同志都向我介绍说:张广厚是一个非常踏实的人。是啊!他的踏实精神,是溶化到他的每一篇论文、每一题演算、每一个字、每一笔一划上的啊!

  5.多侧面采访

  采访中,记者如果仅仅找采访对象谈,写出的稿子常常失于片面、单调。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立体的,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多侧面地去看它,写出的人物才会丰满。我采访张广厚时,除了找他本人谈了多次以外,找了和他共同搞研究的杨乐同志采访,又找他北大的老师庄忻泰、他研究所的老研究员陆启铿等,还找了年轻的研究员,找他的爱人、孩子……和他们共同研究张广厚的特点,能够做出成果的原因。他们帮助我分析认识张广厚,给我提供了许多精彩的细节。这里就不详细讲了。

  6.必须找到关键人

  采访中有时虽然找了许多人,但没找关键人,采访成效也不大。一些事件和人物,常常是有些关键人最了解情况,如果没找到关键人,你找的人再多,也得不到最好的采访素材。

  1982年我采写的《社会主义乳汁》一稿,曾经在中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这是写中学生刘玲患骨癌后,不顾自己的病痛,努力学习,关心病友、热爱生活的故事。人物非常平凡,但一桩桩细小的事十分感人。这就反映出记者采访的功力。我在这次采访中,就注意了找关键人。我到刘玲的学校,看了很多文字材料,学校找了许多同学开座谈会,同学们提供了很多生动的情节。如果用这些材料也足够写一段反映同学之间的友爱的故事了。但是,那天刘玲的好朋友曹军没到场。我想,好朋友一定了解精彩的材料,于是费了很大劲找到了曹军的地址,冒着严寒骑车到她家专门访问了她,果然,她给我谈了非常感人的细节。有了她谈的这个典型细节,那十几位同学提供的材料我都不用了。这一段——

  刘玲截肢了。她失去了一条腿,永远只有一条腿了!

  那天:曹军同学来到病房。她是刘玲的好朋友。

  “刘玲,你瞧,我给你带来了什么?”曹军兴奋地拿出两顶白色的太阳帽。“你一顶,我一顶。”

  这白色的太阳帽,勾起了刘玲对生活的强烈向往。记得那年暑假,刘玲和曹军一起到北海公园去划船。刘玲梳着可爱的“娃娃头”,坐在船头上,微风吹动着她的头发。曹军抓住这一刹那,给她拍了一张动人的照片。后来,刘玲戴上白色的太阳帽,曹军刚拿起照相机要给她照,一阵风刮来,吹掉了她的太阳帽。看着白色太阳帽渐渐沉入水底,两个孩子扫兴地回家了。刘玲接过曹军手中的太阳帽,高兴地戴上了。她微笑着,充满幻想地搂着曹军的脖子说:

  “曹军,等我安上假肢,练好走路,咱们俩一定去玩儿。”曹军看着刘玲那截去的残腿,只见裤管已经卷起来扎住了,禁不住一阵心酸,赶紧又强忍住泪水笑着说:“一定去,一定去。我们不光上北海,还要上颐和园,上八达岭爬长城,上好多好多好玩的地方去。”

  刘玲沉浸在幻想中,天真地说:“我们俩都戴上太阳帽,那时候,我会把帽子系上一根带子,这样,帽子就再不会被风刮跑了。如果我们走散了,我就站在高的地方,你看见我的太阳帽,也就会找到我了。”

  曹军也忘记了眼前的悲痛,天真地幻想起来:

  “如果咱俩几十年没见面,约定在一个地方相会,可是谁也不认识谁了……”

  刘玲抢上来说:“那时候,你看见一个戴白色太阳帽的老太婆,那就是我!

  说着,俩天真的孩子抱在一起,高兴地笑了。她们笑得那样舒畅,那样甜美。这天真纯洁的友情,使刘玲忘记了痛苦,鼓起了对生活的无限向往。

  刘玲临终时,同学中只有曹军见过她。我想,人到临终可能会有些感人的情节,所以,一定要找到曹军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果然,她谈出了感人的细节。见文——

  “是曹军来了吗?”刘玲在昏迷中听见好友的声音。她慢慢睁开眼睛,断断续续地说:“曹军,你过来,让我再看看你……”

  曹军走到刘玲床前,看见刘玲瘦得皮包骨头,脸色发青发黑,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她突然想起那天真活泼的小姑娘的形象:

  那天,刘玲伸着手对她说:“曹军,你看,我准能活七十多岁。”曹军也高兴地伸出手说:“你看,我也能活七十多岁……”

  可是,现在你才十五岁啊!刘玲,你真是要离开我们了吗?刘玲两眼直勾勾的,好像在看,又好像没看见。曹军只感到心里实在堵得慌,她真想喊:“刘玲,你看见我了吗?刘玲……”可是,刘玲又闭上眼睛,昏迷过去了。

  “曹军走了吗?妈妈。”刘玲刚醒过来就问。“曹军这次来,我们都没能出去玩玩。”刘玲遗憾地说。她多么想戴上那白色的太阳帽,和曹军一起再上北海、上长城去玩玩,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她多么留恋这纯真的友谊,多么向往那美好的生活啊!

  这些感人的细节,必须曹军这样的关键人才能谈出来。这种十几岁的少女的真纯的友情,是别人想象不出来的。我当时已是年近五十的人了,想编也编不出的。

  另一个关键人是刘玲的母亲。她母亲给我提供了许多感人的细节。

  比如刘玲病到最后,必须打吗啡止疼,眼睛也看不见了……最后,她呼唤着:“妈妈,抱……抱……我吧!”母亲紧紧地抱着孩子,热泪簌簌地滴在孩子的面颊上……

  妈妈,好妈妈,你的乳汁哺育我长大成人,让我再吸一口你的乳汁,再吸最后一口……

  刘玲离去了。她是睁大着眼睛离去的!她舍不得离开父母,舍不得离开老师,舍不得离开同学,舍不得离开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你们给了我多少温暖,多少力量啊,是你们的乳汁哺育我成长,让我再看看你们吧……”

  “妈妈,抱抱我”,这是一句极为普通的话,可是在这个环境下,这句话就具有极为感人的力量。一位新闻系的实习生告诉我,十多年了,我还深深地记住这个情节,记住这句话。像这样的情节,如果不是她母亲这样的关键人,别人是谈不出来的。

  这篇稿子登出后,许多学校的老师、同学、家长来信,讲他们读了如何感动,有的全班一边朗读,大家一边流泪,有的全家人围着边读边哭……有读者来信说,“记者郭梅尼有一颗扑扑跳动的童心,笔端饱蘸感情,语言带有儿童特点……”其实,当时我已快五十岁了。这颗童心都是采访对象给我的。

  7.筛选、深化、完善

  采访中可能得到一大堆材料,如果不会边采访边筛选、边深化、完善,到写作时,就感到有用的东西很少。

  采访中,必须边采访边筛选,选出自己需要的,提出进一步需要深入采访的问题,将你需要重点写的问题和事例进一步采访完善。比如,反映这个思想的有三四个同类的事例,你选择最典型、最生动感人的,把其它的都不要。对留下的这一个,好好地采访完善,以一当十。像前面我举的刘玲的例子,座谈会上同学们谈的十几件事都不要了,就选择曹军这一个例子,然后细致地采访好。写这一个例子比那十几个更感人,效果更好。

  这是采访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和程序,希望同志们能注意。

  ②打开人物心灵的宝库

  我感到,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往往有一堵墙。特别是一些很少接触记者的普通群众,谁能见一面就和你谈心里话,向你打开心扉呢?这就要求记者掌握一把能够打开人物心灵宝库的金钥匙。

  我体会,采访绝不是你说我记,我问你答的工作关系。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思想的交流,感情的交流。记者的思想有多少深度,采访才能达到多少深度,记者有多少激情,稿子写出来就有多少激情。一个思想肤浅的记者,是采访不出有深度的稿子的;一个冷冰冰的记者,是不可能写出充满激情的、打动人心的文章的。

  1981年我采访《烧不毁的美》时,开始,主人翁徐效钢像对待所有的记者一样,把自己怎样救火、怎样烧伤,特别是烧伤了面容,后来怎样和伤残斗争并做出了成绩向我们讲了一遍。如果采访仅仅停留在这一步,即使采访得很细致,也只是一些和伤残作斗争的过程,没有深入人的心灵。我又从各种渠道寻求打开人物心灵宝库的钥匙。我找他所在单位所有的人谈了一遍,了解了很多情况和线索,同时,经常去找他“闲聊”,和他一起生活了几天,看到他顽强地用伤残的手整理图书(当时他是庐山图书馆管理员),打字,替同志们修收音机。一天晚上,我发现他一人静静地在画一张英俊的解放军的照片,虽然动作是那样艰难,却是全神贯注,充满感情。原来,这照片就是他烧伤前的真面目。在这些接触和观察中,我渐渐地窥视到他心灵深处的光亮点。

  有一次,我们谈到对幸福和不幸的看法,他谈起一家报纸上报道一个因公负伤截去了双腿的英雄,说他感到很幸福。小徐说:“这是不够真实的。说老实话,像我们这样的人,活着比死了还要难!”听到这儿,我的心不由得一颤,这句话里,饱含了多少委曲、辛酸和痛苦啊!有些不了解他的人,看见他烧伤的脸,歧视他;有的人从他身边走过,就嚷嚷,“哎呀,丑死了”,“吓死我了”!坐车不愿坐在他旁边,吃饭不愿和他一桌吃。他的确是“活着比死了还要难。”但他却活得很乐观,做出了很好的成绩。这是为什么呢?他谈道:“说老实话,想走绝路是很简单的。但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对家庭,对社会是有义务的。如果一遇不幸就轻生,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党的义务由谁来承担呢?如果那样,未免太自私了吧!”这番话,仿佛拉开了他心灵深处的帷幕,使我们看到一颗突突跳动着的红心。许多人读了,感到特别真实、深刻。这说明,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轻而易举能够挖掘到的,只有记者和他进行思想交流、感情交流,用你深刻的思想去启动他发出闪光的思想;用你真挚的感情,去挖掘他内心深处的真情。

  采访张海迪时,我把徐效钢上面那段话和她谈了,张海迪听了非常震惊,这些话引起了她更深的思考。她这个高位截瘫的病人,也是像徐效钢一样,“活着比死了还要难”。

  从山东出发到北京来参加表彰会那天,上面包车前,她要去小便,我一定要陪她去。正是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她和我谈起一些截瘫病人写信问她为什么能去上班,是怎样解决大小便失禁问题的。她说:“其实,我和他一样难!每天上班前,我都要使劲用手挤压膀胱,把尿排掉。有两次把膀胱挤破了,排出的不是尿,是血……”到北京后,我马上领了一位中医去给她检查身体。当帮她推车的姑娘替她脱下衣服,我的心蓦地一下紧缩了:这还能叫脊柱吗?!已经完全弯曲变形了,怎么能支撑身体呢!脊柱两侧,一条条长长的刀伤疤痕,那是她动4次大手术留下的。医生拿出银针扎着她的皮肤,检查她的知觉。从脚一直往上扎,扎过腹部,扎过心窝她都毫无感觉。真可怕呀!我在一旁屏住呼吸等待她肯定的回答,直扎到胸二椎的部位,她才说“有了”。我这才深深懂得了:这就是“三分之二以上的躯体失去了知觉。走出门后,医生长叹一声,对我说:“这是我所见到的瘫痪病人中最严重的。她完全靠精神支撑着。”

  我和海迪的感情在这些活动中交流着,她感到我对她的关心和理解,我们的心更近了。一天晚上她对我说:“郭阿姨,说老实话,像我这样一个人,躺着吃,躺着喝,没有任何人会谴责我。可是,那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她想要为社会做点事,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互相间思想的交流,感情的交流,引起她和我谈了许多想法,许多精彩的细节,使我写的通讯能够比较深刻、感人。

  这些经历使我认识到,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宝库,都有一肚子心里话希望向人倾诉。但是,一定要选择能够理解他,使他信任的人。一个好记者,就是要尽快地推倒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那堵墙,使自己的心和采访对象贴近,掌握打开人物心灵宝库的金钥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