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特稿】:老腔
老腔乐器
黄河壶口瀑布边上的老腔表演
排练
张新民在展示皮影
张喜民(右)和客人唱老腔
张四季
"白毛"王振中
“伙计们,都准备好了吗?”“好了。”“抄家伙,曳一板。”
沙哑的吼声还在回荡,台上的11个人就动了起来。一时间,锣鼓声、月琴声、二胡声、梆子声、喇叭声、铃铛声、木头敲击板凳的声音,声声入耳。
63岁的张喜民手执月琴,引吭高歌。唱到高潮,其余10人齐声附和。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连绵不绝。
比张喜民小两岁的张四季,把手中的烟袋锅子插在后脖子,抡起一条长凳,窜到台前,将长凳两腿置地,手握惊木猛烈地敲击。
73岁的“白毛”王振中原本显得萎靡不振,此刻也来了情绪,一边弹起月琴,一边附和众人吼起来,时而还放声大笑。轮到他主唱时,他还要放下月琴,从口袋里掏出没装烟丝也没装水的水烟袋锅子,煞有介事地点上抽一口。
这便是华阴老腔。
人影比皮影精彩
他们表演的原本就是他们的生活。曾有采风者到华阴一个村里的戏班子座谈。聊着聊着,大家就抄起乐器,唱了起来。正热闹时,一个婆姨推门进来,推搡了一下自己的男人,“该去吃饭了”。男人二话没说,放下手中的二胡就走。他刚放下,旁边一个人就抄起二胡,接着拉。
不一会儿,这个男人端着一个大碗回来。他呼啦呼啦地将饭灌进肚里,把碗往桌子上一放,用衣袖一抹嘴,说了句“走开”,一把夺过自己的二胡,拉了起来。
但观众看不到这些。传统的老腔是和皮影戏结合的,人们听老腔,看到的是白幕上的几个影子,表演者则把自己用帷幕遮得严严实实,观众甚至看不到他们的一条腿。
10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夜,张喜民的戏班在城郊唱戏。台上的皮影短兵相接,戏唱得铿锵有力,老远就能听到。可是台下只有3个人。
两个老人围着火炉在烤火,也没看台上的表演。另一个年轻点儿的,则靠着一棵树打盹。他是来监工的。
这一幕被陕西省华阴市文化局干部党安华看见了。他曾做过当地剧团的团长,到文化局工作后,仍放不下对戏曲的感情,经常骑着摩托车到各处看戏。他本想去告诉戏班的人,台下都没人看了,不如早点散场回家。可当他掰开帷幕探进脑袋时,猛地被里面的情景吸引住了。
主唱张喜民怀抱月琴,仰着头在放声高歌。操作皮影的“签手”,手中挥舞着皮影,时不时还大喝几声。板胡手闭着眼睛在拉琴。使用惊木的“后槽”他看不清楚,但能听到惊木拍得板凳“咚咚”响。
他看了一会,没人睬他,更没人问他要干什么。“他们唱得非常投入,非常忘情,非常陶醉。我当时就产生了一个念头,人影比皮影精彩,要是把幕后的场景搬到前台,一定会吸引不少观众。”党安华回忆说。
目前,他是华阴老腔保护中心主任,也是这个没有名字的老腔班子的总导演。班子固定在11人,都是农村的老腔艺人。
两个主唱张喜民和“白毛”,本来都有自己的班社,现在被党安华“收编”了。
张喜民身材高大,声音沙哑,演出时爱穿一件暗红色中式衣裳,在后台则总是抱着月琴静静地坐在自带的高凳上。琴鼓是八角形,老腔演出少不了它。
1962年,他开始学习老腔,父亲送了这把琴给他。琴上现在还能见到用毛笔写的“62”字样。当时他刚刚15岁,学艺5个月后就登台演出,一出《罗成征南》使他名声大噪。有人说他“气死全生,吓死白毛”(全生即张全生,白毛即王振中,二人均是老腔名角)。
学艺得下苦功。那时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对着村前一片池塘吊嗓子。老话有讲究,学唱必须对着水,能保护嗓子。还有人说,喝自己的尿可以保护嗓子,他愣是硬着头皮喝了一个月的尿。
后来张喜民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老腔班社,名声也越来越响。华阴及周边几个县城,甚至与陕西交界的山西、河南都留下过这个戏班的足迹。前些年,能请到张喜民唱一场戏,在当地是有面子的象征。当然,他也会受到事主好茶好饭的款待。
整个80年代,张喜民一年能演上百场老腔皮影戏,有的年份甚至能达到200场。但到了90年代后期,班社的生意一落千丈,一年演出四五十场,已算相当不错。其他班社也是如此。
风俗在变。红白喜事、庆典祭祀,以前总少不了老腔皮影,可近年来事主很少再请传统戏班,而往往以电影、演艺晚会取而代之。
“都过去了。请戏的人越来越少了。”张喜民笑着说。如今,在剧场演出,后台再没人给他端茶倒水,坐的凳子也是自带的。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没了皮影的老腔,反倒火了。
有人这样描述:2008年,南京长途汽车站,等车时候电视里放的老腔《将令一声震山川》,当时就被震了,周围看电视一帮人都傻了。后来缓过神,直接买了便宜机票跑陕西溜了一圈寻老腔听。
将令一声震山川,
人披衣甲马上鞍,
大小儿郎齐呐喊,
催动人马到阵前。
头戴束发冠,
身穿玉连环,
胸前狮子扣,
腰中挎龙泉,
弯弓似月样,
狼牙囊中穿,
催开青鬃马,
豪杰敢当先。
正是豪杰催马进,
前哨军人报一声。
这曲华阴老腔,被评价为:“靠着月琴胡琴自制的梆子钟铃甚至还有一条长条凳和那几句包裹着千军万马的唱词,听的人从心底热血沸腾。真他妈的烈。”更有人感叹,老腔的演出犹如“秦军复活”,让人想起“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10年前那场没什么人听的戏散场后,党安华对素不相识的张喜民说,为什么不考虑把幕撤掉,让表演者直接面对观众。张喜民闷声回答:“我们世世代代都是在幕后表演皮影,哪有在台前表演的?”
几天之后,党安华骑摩托车到距离华阴市区10公里外的双泉村,造访张喜民。张喜民召集了一些老腔艺人,与党安华展开辩论。党安华研究过老腔和皮影的历史,现在试图来说服他们,先有老腔,后有皮影,因此他主张的新的表演形式其实是让老腔“回归到最初的状态”。
尽管处境不妙,但传统技艺仍旧矜持地抗拒着。直到几个月后,党安华第二次来到双泉村时,张喜民同意试试。
排演的第一个节目是《劈山救母》。这是和华山有关的一个故事,为传统老腔段子。排练10多天后,张喜民等9名老腔艺人第一次正面展现在专家面前。演出结束后,有专家建议增加电吉他、电贝司之类的乐器,以便整个演出显得现代化一点。
“扯淡!我要的就是原滋原味的东西。”党安华愤怒地拒绝了这些建议。但对这个节目,他自己也觉得不满意,音乐太窄,人物形象也不够饱满。他决定放放再说。
2003年,党安华构思了12分钟的“古韵乡趣”,不要具体故事情节,通过音乐和人物动作,展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同时,张喜民等人还排演了传统段子《取中山》。这次演出获得了一致的肯定。
正是从这一年,张喜民等老腔艺人开始了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演艺生涯。随着党安华组的班子,他们每演出一次,拿一次报酬。没有演出的时候,他们还可以组织自己的班社,演唱传统节目。
传统的表演,一台老腔皮影戏通常要唱一个本戏和三两个折子戏。本戏往往长达3个多小时,折子戏很短,一出不过几分钟。而现在的演出,每个节目都很短,长的不过10分钟,短的只有两三分钟。
前前后后,党安华为这个老腔班子编排过70多个节目。现在常演的是两台晚会、23个节目。一台晚会叫“老腔原生态作品音乐会”,另一台叫“老腔音画·活着”。每台晚会时长近1小时。对于传统段子,党安华往往只取其中的高潮部分。
第 | [1] | [2] | [3] | 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