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1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1700亿违规资金追问体制漏洞

尹卫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19日   05 版)

    1月17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今年第1号审计公告,2009年审计查出的1700多亿元违规资金已整改,有1103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95人被依法逮捕、起诉或判刑(1月18日《人民日报》)。

    整改雷厉风行,表面看应视作成绩,但这成绩掩饰不了体制问题。1700亿元是多么大的数字,巨额的财政资金被违规使用,所暴露出的漏洞岂不令人震惊?据报道,被违规使用的1700多亿元中,有超预算支出的;有违反政府采购规定乱花钱的;有挪用财政建办公楼、购置豪华轿车的,其中还有5170张虚假发票骗取公款4503万元等违法犯罪行为。

    如此庞大的预算资金被违规使用,制度层面的问题需要深刻反思,首先表现为制度空穴太大,漏洞频频,违规用钱有隙可钻,有大量的藏身之处。更表现为制度的守夜人责任懈怠,本应成为铁纪的制度或流程成了“稻草人”,形同虚设。还表现为政府用钱不透明,人大监督不够,群众无法监督。

    明代“江南第一清官”张伯行有句名言:“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他讲的是清廉守节,洁身自好的境界。如果把他的话引入政府财政,完全可以这么说,公共财政的一丝一粒、一厘一毫,都来源于民之脂膏,百姓血汗,作为财政的“守夜人”政府机关,需要倍加珍惜、爱护,决不能铺张浪费,更不能违规花钱。

    有效防范国家财政资金被违规乱用、滥用,当务之急是修补制度漏洞,让制度真正成为违规违法攻不破的铜墙铁壁,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谁违规谁“触电”。坦率地讲,再严厉的审计,都是亡羊补牢,事后补过,如果不解决制度问题,违规、审计、整改,势必成为斩不断的“循环链”,难从根本上消除公共财政被违规使用的风险。

    科学有效的制度设计是遏制违规用钱最有力的“杀手锏”。做到这一点,必须将政府财政置于玻璃缸,政府花钱必须公开、透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人大必须深层、细致地对政府预算进行审议与监督,而目前现状是,人大监督政府花钱大都是“粗针大麻线”,亟待改进。

尹卫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1月19日 05 版

化学火锅受青睐 山寨羊肉满街卖
食品添加剂到底归哪个部门管
1700亿违规资金追问体制漏洞
审计署:今年重点审计地方政府性债务
上海推进家政服务补贴培训
4000余万元假劣药品在京销毁
行贿是上榜富豪入狱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