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味的“3·15”
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再次曝光315消费电子投诉网以维权变相牟利,以发布对企业不利的负面信息要挟,逼迫企业缴纳“会员费”。据《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创维集团每年都向315消费电子投诉网缴纳6万元的会员费。会员费涨到每年12万元后,创维决定不再续约,随即,创维公司发现在315消费电子投诉网上出现了针对创维电视的曝光文章,质疑创维公司产品存在严重缺陷。创维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事实上,网站上近期爆出来的产品质量问题,是我们早就处理过的,甚至有一些消费者我们已经拜访过了。”
“在这个行业里,这是‘潜规则’,并不新鲜”,这是业内人士对此的说法。业内人士见怪不怪,轻描淡写,也不好指责什么。问题是,不同行业的“潜规则”也不尽相同。有的行业的“潜规则”,只涉及个别当事人,愿打愿挨,各随其便,旁人顶多感叹一句世风日下。而这里的“潜规则”搬弄的却是舆论公器,挟持的是消费者的公益。这是公众所不能容忍的。借用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罗兰夫人那句名言的句式说就是:消费者呀消费者,有多少牟利假汝之名!
谁是最大的黑客
美国《纽约时报》15日披露,伊朗核设施去年11月遭计算机蠕虫病毒“震网”侵袭,实际上是美国和以色列联手实施的一项特别行动,旨在破坏伊朗核项目。这种病毒由美国协助以色列技术人员开发。两国计算机专家制造出这种病毒后,在以色列核基地展开测试。以色列为此专门建造离心机,模拟伊朗核设施内的离心机。
这件事证实了伊朗方面早前的怀疑。按一名计算机专家的说法,整个过程如同好莱坞大片。电脑、网络的传奇听到过不少,黑客、病毒的故事也看到过许多。总以为黑客、病毒只是年轻人或小团体的小打小闹,现在看来真不那么简单。一个国家要是“黑”起来,那可不是一般的“给力”。
刘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