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2月0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拐骗犯罪团伙会不会上微博?

本报记者 叶铁桥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2月09日   07 版)

    在微博世界里掀起的全民打拐行动,虽然支持者甚众,但也不乏反对的声音,他们纷纷在微博中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易凯资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冉说,他多少有些纠结。“一方面我也十分痛恨那些拐卖和残害儿童的人渣,希望他们受到惩罚,但另一方面我不是特别喜欢那种全民皆兵、人人当警察的鼓噪。”

    他还担心,随时随地将乞讨儿童的照片拍摄并发到网上去,在帮助一些儿童的同时,是否也会侵犯到另一些儿童的权益?

    事实上,这种拍摄乞讨儿童并上传至网络的行为,被不少网友质疑是否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肖像权。有网友就直接断言,随便街拍这等近乎娱乐的方式,是在公然侵犯未成年人的肖像权。还有网友说乞讨者也有尊严,随便拍谁都未必高兴,何况低收入敏感人群。

    网络知名人士王小山表示,打拐风暴,后果难以预料,“当然能救出一些孩子,但如果有参与者被报复,将自吞苦果”。在同为网络知名人士的“北京厨子”看来,“行为参与者全部不专业”是个大问题。

    更多人则忧心于拐骗犯罪团伙会不会上微博?他们担心,随着全民打拐的深入,谁也不能保证乞讨犯罪团伙不会上网收集相关信息。而这样的后果也许会非常严重,一方面,拐骗犯罪团伙在网上看到相关信息后,有可能立刻藏匿或转移乞讨儿童,另一方面,还有可能为了避免被拐儿童被认出,对其进行二次伤害,使得其面目全非,甚至灭口。

    还有一种声音担心,以后拐骗犯罪团伙只要看到有人拍照,就有可能产生上述两种行为。

    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新闻办主任姚志宏在微博上发言说:“从我们刑侦打拐的情况看,目前解救出的被拐卖儿童也还没有和乞讨关联的信息”。

    但他表示,这是因为从他们接报警情况来看,针对乞讨儿童的报警还真没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乞讨儿童现象的研判和重视。

    王冉认为,解决拐卖并逼迫儿童行乞的问题,从根本上还是要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来推进。“儿童行乞同其他很多犯罪不同,它的实施必须要找有人甚至人流密集的地方,因此不具有隐藏性,找到他们并不难。……警方要想拍照并介入,拍到的一定比网友多。”

    媒体人士杨锦麟也认为,儿童乞讨这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政府不作为,民间难持续,政府真作为,但无法从根本上铲除拐卖儿童的社会土壤和氛围,它恐怕还会像割韭菜一样,无需春风吹,它总处于不断滋生的状态中“。 

    姚志宏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对于网络上的全民打拐,警方当然很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形,说明对这个事情社会关注度高了。但应该理性、冷静的分析下当中情况是怎么样的,又是什么原因。究竟是什么人、有多少人在买,为什么又有那么大的非法利益在驱动犯罪分子?“不研究这些问题,我们打击就只能疲于奔命。”

    本报北京2月8日电

相关文章:
一场微博世界里的打拐行动
找到彭文乐
17个小时的解救接龙
多转一个帖子就多带去一份希望

一场微博世界里的打拐行动
找到彭文乐
17个小时的解救接龙
拐骗犯罪团伙会不会上微博?
多转一个帖子就多带去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