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员工的返工率达到95%,正月初九就正常开工了,基本不受‘用工荒’的影响。”百凯(中国)集团总裁助理徐红民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
百凯集团位于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枫林工业区,下设聚合纤维、弹性织造、经编、纺织、服装、纸品等6家子公司,拥有4000多名员工。其中有1200对夫妻在这家企业上班,夫妻工超过员工总数的一半。
“只要夫妻双方都在我们企业上班,就可以住免费的夫妻房。”徐红民介绍说,在职工宿舍楼旁边就有一家企业自办的幼儿园,目前有近百名幼儿在其中就学。还有300多名外来工子女在附近的公办中、小学免费上学,企业安排校车每天来回4趟接送学生上下学。
“夫妻工的稳定性最高,有家庭的人一般都不愿意跳槽,因为老换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不好。”徐红民说,“我们鼓励他们把老人接到这里来带孩子,这样便于夫妻双方能安心工作。目前一家三代人住在企业宿舍的有上百个家庭。”
来自湖南永州的谢中贤和妻子一起在百凯集团工作了6年。他们住在一间18平方米、有独立卫生间和小厨房的夫妻房里。读小学4年级的孩子睡上铺的单人床,夫妻俩睡下铺的双人床。小谢指着室内的彩电、空调、衣柜、桌子等设备对记者说:“这些都是公司免费提供的,公司每个月还赠送40度电和2立方米水,超过的部分要自费”。
小谢今年回老家过年,正月初七来上班时带了5个亲戚到公司应聘。他妻子的哥哥康万能说:“因为妹夫在这里,听说公司有免费的夫妻房住,待遇不错,我和老婆就跟着来了。”早在3年前,康的女儿就随小谢到百凯集团上班。现在康家3口都在同一家企业就业,康万能夫妇住夫妻房,女儿则住在6个人一间的普通员工宿舍。
老家在四川的小伙子蒋兵和妻子住在一间夫妻房里,而他的父母住在隔壁的另一间夫妻房。他们家两代4口人都在这家企业工作,今年全家人都没有回老家过年。蒋兵告诉记者,在公司过年也很热闹,公司光年夜饭就摆了240桌,还举办联欢晚会和抽奖活动,“我表弟运气好,抽到了一台4000多元的笔记本电脑”。
同样来自四川的王昌荣已经在这家企业当了6年保安,妻子在经编包装部工作,儿子在业务部上班,连儿子的女朋友也在同一企业。王昌荣介绍说,儿子之前在晋江市区的一家模具厂工作,月薪3000多元,他特地让儿子转到百凯集团来上班,“虽然工资少了1000元左右,但从长远考虑,他结婚后可以住这里的夫妻房,将来我们还可以帮他带孩子,两代人生活在一起,便于相互照顾。”
企业花巨资盖宿舍楼让所有员工住,无形中增加了成本开支。百凯集团工会主席王尚柏认为,表面上看企业的投入加大了,但实际上获得的效益更大。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首先一名新员工入厂3个月需要培训成本5000元,加上其生产效率低、次废品率高、设备损耗大,成本就更高了。另外,新员工就职后一个月内的流失率往往高达30%~40%,1~3个月的流失率是15%~20%,3~6个月是10%左右,而6个月以上的员工流失率可控制在5%以内。他说,老员工多,设备损耗就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也容易得到提升。“员工队伍越稳定,管理也越轻松,企业运转就越正常”。
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老员工最终不得不选择回老家。“因为他们的户口在老家,孩子只能在老家读高中后参加高考。”王尚柏举例说,有一对夫妻,两人都是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但为了孩子的前途,妻子不得不辞职陪孩子回老家读高中。为了解决孩子在晋江读高中难的问题,百凯集团去年和当地派出所沟通后,同意每年让20个外来工家庭的户口挂靠在企业所在的枫林村,但不参与村里的任何利益分配。结果,“没有一个外来工敢尝试这么做。” 王尚柏说,因为他们的户口一旦从老家迁出,原有的土地就没了,医疗保险也没地方办理了,而在晋江落户只是挂了个名,将来可能连个退路都没有。
王尚柏认为,百凯集团一直在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员工的归属感,比如每年的五一节都要表扬一批工龄达到10年的老员工,给他们颁发一枚带有企业名称的价值1200元的金戒指。但是,有些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比如户籍问题,不是企业单方面能解决的。希望政府尽快出台政策,消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真正稳定企业的员工队伍。
本报福州2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