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 11版:新开局两会特刊·互动    上一版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3月0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微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04日   11 版)
以下内容摘编自新浪微博

    个税年均增长30%以上,民何以富?

    周春生:中国的税制越来越与和谐的诉求背道而驰了。税收几乎永远只懂加法,不懂减法。和90年代初相比,我们的税负确实成倍增加了,单就个人所得税而言,近20年中,生活成本和人均GDP翻了几番,但个税只有起征点从800调到了2000,累进税率的设置无任何变化。由于货币贬值,名义收入提高,实际税率大幅提高了。    

    马光远:个税无论对穷人,还是富人,都应该减税:对穷人,通过提高起征点,最少应该到5000,赦免相当一部分人的个税负担;对富人,通过降低最高税率,鼓励富人交税,也鼓励富人创富。个税从1994年只有70多亿,到2010年猛增至4400多亿,年均增长30%以上,民何以富?

    希望公务员高薪真的可以养廉

    可兜:希望未来的五年,教育环境能更公平更完善,特别是非基础教育。希望未来五年,食品安全问题不那么糟糕。希望未来五年,就业环境能让劳资双方都满意。希望未来五年,社会保障制度能真的保障到需要保障的人。希望未来五年,公务员的高薪真的可以养廉!    

    税负越重,大家越逆反,越避税

    王冉:那天和一民营影视公司老总聊起合法避税的事,起因是很多签约的导演、编剧和演员天然就觉得所有收入都应该避税。事情往往是这样,税率越高,税负越重,大家就越逆反,越觉得避税应该。反过来,如果个人所得税降到香港15%~17%那样的水平,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具有纳税意识,而不是挖空心思琢磨如何避税。    

    李东生:减税可以有效刺激经济,虽然短期内可能导致财政收入减少,但是其为经济带来的提高消费、扩大内需、鼓励投资等积极作用更为可观。 

    大会堂前记者云集,只堵名人 

    詹国枢:进大会堂前,记者云集,一路围堵,当然,不会堵我,只堵名人。杨澜被围最甚,几至不能行走。记者也不容易,不堵名人,怎么抓出新闻?

    到大会堂开会,我们很轻松,名人却麻烦。新闻出版界,杨澜最出名。人还没下车,已经有人端家伙恭候。一下就有不少记者围上,也不知问些什么,答得如何。只看见名人一边走,记者一边追,只要哪里人多,立即会有更多的人围上去,话筒也伸过去。管它三七二十一,弄到手再说。此为大会一景也。

    个税应以家庭为单位征收?

    曹幸穗:我赞同个税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征收。收入相同的人,法定经济负担却千万样。例如,你和同事的月薪都是8000元,可是他要负担还在上学的儿子,赡养年迈的父母,妻子下岗了还时常生病。而你全没有这些负担,或许嫂夫人比你挣得还多。让他和你交一样的个税,显然有失公平。

    个税并不是一个重要税源

    詹国枢:有网友认为,尽管个税收入近年来快速增长,但在整体税收中并不是一个重要税源,去年我国的个税收入4837.17亿元,只占全国整体税收的6.6%。因此,征收个税的首要目的,是让它成为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的调节工具。也正因此,起征点应尽量调高一些,对中低收入者才更加公平。

    35岁后生育者比例增高影响国民素质

    张晓梅:我今年就提了一个提案,关于女性生育国家责任的问题。我们调查发现,现在女性生育期普遍在往后推迟,30岁、35岁以后生育的妇女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这会极大地影响国民人口素质。这和生育、经济负担等等因素直接相关。所以建议国家能够解决一些问题。 

    应把养老当产业做

    陈飞:《关于逐步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的建议》从长远人口战略出发,适度放开一胎制有利于人力资源和家庭单元在不久的将来拥有更合理的配置。当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社会支出与福利成本也会逐渐抵消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任何政策的适用都应具有阶段性。    

    贺强: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给家庭、企业、医疗、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养老需求巨大。要想有效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养老产业,这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我建议建立完善的养老金融体系,给予养老产业更多的金融支持。    

    70年产权满后无偿收回住宅用地不合理

    宗庆后:今年两会我提了一条议案,建议法律对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后的处置办法进行修订。现在有些地方政府规定70年产权满后无偿收回,我认为这不合理。百姓买房子已经付了高昂的土地出让费,平时又交房产税。另外老百姓也承受不起,对社会稳定也会带来影响。我建议取消这样的年限。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3月04日 11 版

有多少选民是代表的“粉丝”
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
代表建议招生指标向农村孩子倾斜
微论
人大代表马文芳的乡村医生报告
政协委员关注民生“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