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年轻的倪璇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讲解的时候,都会向到访者复述这样一个故事。
1999年冬天,保护站工作人员在湿地上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白额雁,随后对其进行了救治,并给它戴上了一只颈环,标号“001”。第二年春天,这只小白额雁跟随候鸟大军离开了美丽的洞庭湖。没想到,2002年冬天,它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了回来。“这一次,它是带着一家5口回来的。”倪璇说。
作为一名讲解员,倪璇见证了东洞庭湖鸟类种数的改变:“2009年冬天刚来工作的时候,可记录的鸟类是314种,目前已经达到321种。”
“鸟类对水质有着明显的要求,它们是对环境最为敏感的物种。”据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赵启鸿局长介绍,随着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改善,鸟类数量逐步回升,从当初的10万只以下,上升至17万只,其中东洞庭湖有14万只,小天鹅、白额雁等珍禽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洞庭湖是全球最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但是,随着周边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洞庭湖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2006年年底,一场声势浩大的“环保风暴”横扫洞庭湖流域。仅仅半年时间内,湖南省关停洞庭湖边的234家违规造纸企业。通过一系列综合整治,以及对造纸产业的结构调整,洞庭湖水质由局部劣五类转变为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以上。
据了解,保护母亲河行动实施以来,团岳阳市委共组织志愿者开展环保活动上百次,造林230公顷,植树40.6万株,打捞湖面垃圾近万公斤,回收废旧电池和旧电板4000多斤,发放环保宣传资料24万余份,成立了百支累计万余人的环保志愿者队伍,吸引百万市民参与环保活动。
每年10月,团岳阳市委都会组织志愿者深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开展“护鸟百日行动”,对保护区内的非法狩猎、非法捕捞及侵占、开垦湿地等行为进行劝导;在市内南湖风景区,志愿者们定期驾起“志愿者”号打捞船,打捞湖区水面漂浮物;在“保护湿地,共建和谐”行动中,成千上万名志愿者来到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区的各个角落,清除垃圾。
“一切为了青少年,为了青少年的一切,环保教育要从此抓起。”这是“明星”志愿者、83岁的朱再保老人后半生的不懈追求。投身环保事业30年来,他共获各级各类奖励185项。朱再保是全市的校外总辅导员,几乎全市所有中小学生都听过他的课。20多年来,他编写了40万字的关于湿地保护的宣传材料,共印刷500万份,全部免费发放。今年3月1日,作为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他又组织起两所小学的师生来到市民水源地铁山水库植树,续建“生命源林”。从2010年起,7000名师生共植树3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