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为撤离行动提供了雄厚的实力保障;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则为撤离行动提供了宝贵的外源保障
将35860名在利比亚中国公民全部安全撤离回国,中国政府用12个日夜,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的历史。
3月7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就我国人员从利比亚撤离行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们已圆满完成了从利比亚大规模撤离中国人员的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这类撤出行动,是中国各个部门、各个地方政府、中国军队、中国驻外使领馆、中国企业等有关人员共同努力奋斗的良好成果。
此前一天,外交部新闻司马继生副司长6日向本报记者介绍说,今年2月,利比亚局势突变,3万余名中国在利同胞身陷巨大危险。万分紧急时刻,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启动海陆空大撤侨行动。
马司长透露,2月21日半夜,党中央高层召开了紧急会议;22日6时30分左右,外交部、商务部等部官员前往国务院参加会议,中央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指示,张德江副总理作为撤侨总指挥,要求各部立即部署撤离在利比亚人员的行动,解放军总参谋部列席会议。
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参赞、赴利比亚撤侨联合工作组第一组组长费明星对记者回忆说,2月23日凌晨,所有赴利比亚工作组的成员接到出发通知,当日11时赶到外交部会合,下午5时48分从北京起飞,24日晚抵达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后,随即展开紧急撤离工作。
3月5日23时15分,随着从马耳他接回的最后一批中国从利比亚撤离人员飞抵上海,有回国意愿的在利中国公民35860人全部回到祖国。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人员行动圆满画上句号。
回顾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的行动,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领事保护中心主任郭少春6日在与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记者见面时介绍说:“此次撤侨行动难度空前。利比亚局势不稳,情况复杂;时间紧、距离遥远、受困人员分散;当地通讯、交通等陷入中断……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撤出3万多人,堪称史上少见。”
郭少春总结说,中国政府在此次大撤离行动中,全力贯彻“执政为民、外交为民”的宗旨,创下了新中国撤侨历史上的“四个第一”:第一次采用了海陆空联动的撤离方式;第一次大规模动用民航飞机,租用外国邮轮和飞机;第一次采用将人员摆渡至第三国再撤回国的方式;第一次使用只有一张纸的中国公民应急旅行证件。
回顾撤离行动的12个日夜,郭少春表示,撤离工作不仅仅是行动上的胜利,更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多年努力的结果。他强调说,中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为撤离行动的成功提供了雄厚的实力保障;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则为撤离行动的成功提供了宝贵的外源保障。
郭少春对记者说:“这次跨国行动,涉及利比亚、希腊、马耳他、埃及、突尼斯等30多个国家,需要有关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结下牢固的友谊,这为撤离行动提供了宝贵的国际支持。”
在此次撤离行动中,中国也力所能及地帮助12个国家的多达2100人撤出利比亚,以实际行动回馈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郭少春还特别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维护港澳台同胞在海外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保护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海外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一直是外交部的重要职责。
相关文章:
本报记者 陈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