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北京地坛春季书市上,有一位名叫高晓刚的特别的书商,一直在等一位特殊的顾客。
“去年秋季书市,有天傍晚我要收摊时,来了一位老太太,想找一本陈玉书写的《商旅生涯不是梦》。她找了很久,许多人都表示没有听说过这本书。”当高晓刚表示自己知道这本书时,老太太很激动,异常兴奋地给他讲起陈玉书的经历。但当时高晓刚手头并没有这本书,他答应老太太,找到那本书会打电话给她。
此后,高晓刚在网络上写了篇日记记录这件事,有书友看到后,便送书给高晓刚,要他将书转交给老人。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没能将书交到老人手中。因此,高晓刚很希望这次书市能再遇到那位老人,但至今,老人仍未来赴约。
对于这样温情的故事,你或许已见怪不怪,但像这样执著的读者,你遇到的还多吗?
4月23日是第16个“世界读书日”,围绕这一主题,已有多个活动在陆续开展:作家莫言、止庵、马丽华等“坐镇”北京出版集团举办的第九届读书日讲坛;以读书为主题的“读书风景摄影展”入驻鲁迅博物馆;首都图书馆举办的“图书交换大集”则以极新颖的方式引得众多书虫出动……然而,这么多的花样能否让我们尴尬的阅读率来个彻底的涨停板?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调查的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60.4%,2005年降至48.7%,首次低于 50%。2010年,这一比率有所回升,为52.3%。另有调查显示,我国18—70周岁国民中有23.0%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比2009年增加了8.1个百分点;3.9%的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比2009年增加了2.6个百分点,这样的增幅速度是图书阅读率无法比拟的。
电子阅读器的普及、网上阅读的便捷而导致图书市场清冷、纸质图书读者的数量减少,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这一尴尬处境也体现在“世界读书日”的系列活动上:在第九届读书日讲坛上,台下听众,无论老少,均有昏昏欲睡者,提前离场更不可避免;“图书交换大集”也只在上午红火了一阵,午后,就清冷许多;“读书风景摄影展”中,参观者大都走马观花,很少有人驻足揣摩。
连一向红火的地坛书市也在悄然转变。“以前除了孔夫子旧书网一条街外,很多展位都是卖旧书的。后来因为生意不好,来书市订展位的越来越少,尤其是冬季书市,基本只要参展就会赔钱。”高晓刚介绍,这一届组委会要求,凡是报名参展的书商,必须连报三届,否则不允许参展。“不光展位变少,从前大批读者推着书市提供的购物车或拎着箱子成摞买书的情况,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了。”他说。
在书评人止庵看来,再多形式的读书活动都是为真正的读书人所开设的,它不一定能使不读书的人读书,但是可以让读书人保持对读书的热情。
在首都图书馆“图书交换大集”现场,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十分惹眼。他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学校就在旁边。“我一共要换22本书,一下课就利用课间来换一两本,紧接着又赶紧回去上课,放学才又跑回来换。”这大概是现场最勤劳的小“书虫”了。
刚工作的刘一楠一大早就从天津坐着城际列车赶到首都图书馆,她带来交换的9本书,基本都是崭新的。“这些书都是购书时觉得很喜欢,但是回家了就不想看的书。现在,在书店逛许久都未必能挑到一本好书。”刘一楠今年才知道有“世界读书日”,在她看来,是否有读书日跟是否在读书,关系并不大。
“70后”韩军关心的,则是如何培养儿子的读书兴趣。“如今,书店中书的品种太多,已经无法起到帮读者初步筛选的作用了。什么品质的书都可以上架。”韩军的儿子刚上初一,为了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他曾经在家中贴出一句标语:书到用时方恨少。每个字都用A4纸打出,贴在墙上,用来鼓励孩子。没几天,韩军发现他根本视而不见。但在换书活动中,儿子似乎被这种氛围感染了。“我告诉他可以选择10本书,包括漫画。而最终,他没有挑选漫画。在他的选择中,甚至有一本介绍华尔街的书。”孩子的选择让韩军感到诧异,同时也感慨读书环境的重要性。
在止庵看来,读书日活动样式的创新收效甚微,要想实现转变还是得依靠教育这项长期工程。
报记者 张黎姣 实习生 李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