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起就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时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现已发表100多篇文章,并将其近3000元稿费和变卖废品赚来的零花钱,都用在资助与看望孤寡老人上。12岁少年黄艺博的确与同龄人有太多的不同。“这些习惯和兴趣都不是我们有意培养的,孩子的天性占了主动权。”孩子的父亲黄宏章告诉记者,黄艺博对于“民生”的关注已远远超过自己,他的理想是“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武汉晚报》5月2日)
作为一名新闻系教师,我常常建议学生看看《新闻联播》、读读《人民日报》,这些主流媒体的报道和声音,有助于构建一个全面而准确的信息环境。遗憾的是,如今的学生们玩性太大,面临的诱惑太多,很少有人能够定下心来,耐心地完成我布置的任务。所以,看到黄艺博2岁时能够看《新闻联播》,7岁时能够读《人民日报》,我首先感到的是不容易:作为一幼童,能够对时政和社会感兴趣不容易;作为一个孩子,能够在娱乐至上的氛围中关注他人不容易。这种兴趣爱好与关注的自觉,比一些大学生都做得要好。
但奇怪的是,舆论对于黄艺博的评价并不高,网络跟帖中更多是对这位天才的质疑和嘲讽。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形?难道我们期待孩子们只知玩耍而不知社会生活、社会参与?如果这样,又何必慨叹如今的“80后”、“90后”越来越自我、缺少担当?而且,国人对待天才的一贯态度是热捧才对,为何这一次面对天才不仅表现淡定,甚至有些怀疑呢?到底是黄艺博的表现出乎人们的意料,还是公众的期待中存在自相矛盾之处?这个问题显然值得深入解读。
我想,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人们怀疑其真实性。2岁的儿童是否真能对《新闻联播》产生兴趣?要知道如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多数是在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能够看懂儿童剧已经不错。所以人们提出了质疑,担心这个所谓的榜样只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泡沫。另一个原因是,即使事实真的如此,人们也觉得,孩子就是孩子,不应该过早地参与公共生活,过度地关注时事政治,否则,他们就将失去天性,失去孩子的天真可爱。应该说,公众的担心不无道理,这种担心其实反映了时代的进步。
首先,是对真实的追求。尽管人们希望看到各种天才,期待社会因为天才的出现而丰富多彩。但是,人们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看重真相,人们期待的天才应该自然孕育,而非人造产品。这种对真实的追求,虽然可能让很多传奇失去色彩,让很多偶像失去魅力,却可以避免假象的产生。其次,是对常识的回归。2岁的孩子能够看《新闻联播》的确值得关注,但它只可能是超越常识的特例,2岁的孩子更应该看属于他们那个年龄阶段的电视节目。所以,对于这个过于老成的天才,人们不仅没有热捧,反而担心其是否利于孩子的成长。
作为个案,黄艺博堪称天才;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现象,人们更愿意看到快乐的孩子,而非老成持重的偶像。剔除那种情绪化的表达,公众对老成天才的质疑,其实反映出一种渐趋成熟的社会心态——我们生活在常态的社会中,在天才与传奇之外,我们更需要真实和常识,更需要普通的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