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旅行中到了著名的环保卫士索南达杰的故居,这时候才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第四届“中国当代徐霞客”获得者杨欣告诉记者,每个人都有个成长的过程,尤其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
1993年,杨欣参加了长江源漂流考察,历时50余天。随后,他开始了对长江源头的拍摄和考察。通过8年的探险旅行,杨欣深入了解长江源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并发现藏羚羊被非法偷猎、冰川退缩、草场退化沙化等系列环境生态问题。他意识到,保护环境必须要做长期的规划,而建立自然保护站是最好的方式,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游说。
游说的重点当然是钱,但由于没有做具体的事情,杨欣很难取得别人的信任,他开始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书,用稿费建立了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保护站。杨欣通过多年的努力,加速推动了可可西里保护区的建设,并间接推动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他表示,自己的梦想在延续,目前正在努力筹建长江源水生态自然保护站,“这应该是中国民间第二个自然保护站,今年8月就可以建成了。”
虽然获得了“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奖”、“ 中华文化人物奖”等诸多荣誉,并当选优秀环保志愿者,但郑云峰更关心的是如何唤醒人们对自然的保护意识。上世纪80年代初,郑云峰开始致力于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记录性摄影工作。他自费进入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或乘车、或骑马、或徒步,以帐篷为家,夜宿荒滩雪原,经历了翻车遇险、恶犬围攻、缺粮断炊和迷路受困等生活磨难,拍摄了自然景象、地理风貌、民族风情、历史遗存、宗教文化等内容的珍贵图片近8万幅,还出版了《黄河源头探秘》、《探索长江之源》、《阿尼玛卿雪山演奏着生命的乐章》等21个专题报道。
郑云峰告诉记者,自己已经70岁,年轻的时候读书少,但通过30年来行走几十万公里,让自己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他笑着说:“对我来说,行万里路是胜读万卷书啊。”30年来,郑云峰真切地体会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他说:“我当初拍摄的很多冰川,如今都已经融化、消失了,20年前拍摄的黄河淘金热,对当地的草皮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危害已经显现。”
相对于这些行走在陆地上的“当代徐霞客”积极的环保倡导,作为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的无动力低碳出海本身就是一种环保行为。2007年1月6日,翟墨从中国日照启航,沿黄海、东海、南海出境,横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航行35000海里,历经两年多时间,首次完成了中国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
被称为“中国横渡第一人”的张健也对水域的环保有深刻的认识。虽然征服了很多水域,包括著名的英吉利海峡、青海湖、博斯腾湖等,但一些水域也成为张健横渡队的禁区,“因为污染太严重。我们横渡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最差也得三类水质,而目前很多水域的水质都达不到三类。”张健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水域的监管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