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08版:2011全国高等院校报考指南    上一版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5月2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十年辉煌再发展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26日   T08 版)

    学院北大门

    学生在生产现场实习

    学生在企业由师傅指导下进行实践学习

    院士实验大楼

    学生在井下变电所顶岗实习

    荣誉牌

    2011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六矿综采四队大学生采煤班像一颗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辉。这个班组操作全国首套国产自动化综采设备,在全国同类条件矿井中取得工效第一的成绩,因而受到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在这个由12名大学生组成的采煤班里,有8人是毕业于同一所院校,这就是被称为矿山“黄埔军校”的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2月20日,是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学期开学的日子。这一天,多家媒体记者纷纷来到该院,集中采访该院学生寒假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活动。寒假里,该院向山东烟台、江苏苏州、浙江杭州和深圳等地的企业派出1235名同学,学校通过集中组织学生顶岗实习,他们利用假期挣学费,供自己上大学。这些学生在寒假期间的平均收入达到3000元,总收入达到300多万元。一所企业办高职院校缘何受到众多媒体关注?

    十年磨一剑

    2001年6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平顶山市第一所高职院校——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十年间,该院由最初的占地面积不足300亩,建筑面积不足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不足2000万元,在校生不足3000人,其中大专层次学生177人,5个专业,发展到如今学院占地面积 1226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29亿元,在职教职员工896人,各类学生20885人,其中普通大专学生 15485人。学院设三院九系两部一校,开设高职专业(专业方向)51个,其中,国家高职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院伊始,该院便提出“高定位起步、高水平办学,办特色、创名校”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以人为本,质量立校,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等十大办学理念。进入“十二五”开局之年,该院党政领导班子提出“建设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高职院校”奋斗目标。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引领着学院跨越发展,而且在每一次发展机遇面前,超前思考,超前谋划,超前运作,不断赢得发展主动权。2001年,率先向省政府申办高职院校,成为全省第一家企业主办的高等院校。2004年,教育部首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该院被评为“优秀”院校。2006年10月,该院被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半工半读试点单位,在全省率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2006年该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2009年以来,该院又将“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三块金字招牌收入囊中。

    近几年,“校矿一体、产学融合”办学模式;“招、培、就一体化”培养机制、“三三”管理机制、顶岗实习运行管理机制;“2+1”、“233”人才培养模式;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等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化,使得该院综合办学实力、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示范显特色

    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积极创新实施“招、培、就一体化”培养机制,使招生、培养、就业三者联动,实现该院“出口”、“入口”的通畅,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招生跟着市场走。该院提出“招生链的延伸与企业产业链延伸同步”的理念。以企业需求设专业,以岗位需要设课程,加大培养企业急需专门人才的针对性。与80余家公司企业签订“员工培养基地”和“实习就业基地”等联合办学协议并挂牌。目前,该院每年仅与中平能化集团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就达近千人。

    培养围着企业转。该院将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零距离对接,重点建设煤矿开采技术等6个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专业,带动综合机械化采煤等23个专业(方向)建设,打造出具有煤炭行业特色的名牌专业。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订课程标准,构建“以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并邀请用人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为企业用人量体裁衣。

    就业随着形势变。该院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做到“三不一要”,即不讲离家远近、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薪酬高低,只要干事创业的平台。在毕业生中开展“三要三不要”大讨论活动,即“要就业不要虚荣;要岗位不要舒适;要发展不要享受”,毕业生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形成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就业理念,并确保向每一位学生提供两个以上可选工作岗位,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该院毕业生综合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行业专业达到100%。

    校企合作促发展。该院成立由教师、企业老总和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让专业设置零距离贴近企业需求,让学生的能力零距离贴近岗位需要。并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学结合“零学费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支付报酬,减轻了学生经济负担,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同时,聘请206名企业技术能手为兼职教师,每年学院都派专业教师下企业一线实践锻炼。毕业生在企业工作上手快、用着好、效果强,赢得用人单位青睐。

    续航再发展

    建院十年,该院已初步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跃上新的平台。随着以高职教育为本,中职教育和职工培训、继续教育、科技服务为两翼,“一本两翼”发展战略的实施,该院多层次、多功能的办学格局正在形成。随着院士实验楼、中央财政支持的煤矿安全实训基地、河南省政府支持建设的瓦斯防治实验室、中平能化集团国家级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实训条件的日臻完善,学生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 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条件保障,助推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日益彰显。随着图书馆藏书的不断丰富,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现代化运动场、体育馆、网球场等文化体育教学设施的投入使用,研究性学习环境和文明健康生活氛围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该院还充分发挥“平顶山煤炭技师学院”、“河南省再就业培训资格院校”、国家二级非煤安全培训基地和省内最大的职业技能鉴定站等资源优势,每年为企业职工开展岗位管理、安全、技能培训6000人次以上。

    进入“十二五”开局之年,该院党政领导班子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线,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抓住学院建设“以项目建设助推学院发展、以专业调整助推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助推人才培养”三条主线,把握“搭好主体架构、强化师资力量、优化硬件设施、提升学生能力”四个重点,制订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关键,全面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战略措施,按照“建设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高职院校”奋斗目标绘就的新时期发展蓝图,必将在高职教育航线上破浪前进,再铸辉煌。

小心中外合作办学中的那些“野鸡”
去台湾还是去香港读大学
十年辉煌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