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了解中国要多旅行,多看中国各种各样的地方。”澳大利亚小伙卫涛说。
卫涛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四的学生,和很多外国学生一样,他非常喜欢在中国旅行。
卫涛认为:“井底之蛙,如果你一直留在一个地方”。在云南省玉龙纳西自治县的虎跳峡,卫涛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经历,“那里让我印象深刻,所有城市都可以被商业化,但几乎没有哪个城市,在经历了商业化之后还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在那里他发现,这个看上去不可调和的矛盾被很巧妙地解决了,经历了商业化的洗礼,虎跳峡的自然风光、地方特色却依然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如果我没有离开过北京,是不可能看到这些自然风光的,更看不到这些地方所经历的贫困和发展。”卫涛说。
对于时间相对充裕的外国学生而言,走马观花地跟团旅行远远不如自助游。“因为他们控制你的时间太多”,卫涛说,“他们主要的事就是吃饭、住宿,这样你认识不到当地人,你去不了当地人去的地方。”外国的学生认为,想要真正了解当地的文化、体验那里的风情,就要亲自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中去。旅游区的居民十分热情,经常会把他们邀请到自己家里,卫涛觉得这样才是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现状的最佳途径。但有时候居民过于好客,“执意让你吃饭,执意让你留下侃大山,但要入乡随俗,不能让他们丢面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外国学生远离家乡,最想体验的还是中国式家庭生活,既可以体验两国文化差异,也是对他们思乡之情的抚慰。他们对中国的节庆文化很有兴趣,愿意融入普通家庭的生活,学习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当然他们也并不希望被额外照顾、特别关注,而是喜欢中国家庭像家人一样对待他们。
有一年,卫涛的中国同学把他带到福州的家里一起过春节,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守岁。中国人最重视家庭,家人之间的感情深深打动了卫涛。“我想起两个字:热情!”卫涛有些激动地说着,“千恩万谢他们对我的欢迎,留给我很深的印象,一辈子也忘不了在福州的那两个星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对于这些抱着对中国文化的热情来留学的外国学生,在田间地头、寻常人家,才能读懂中国。对于我们中国学生,似乎同样如此。
(中国人民大学 单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