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博士在畅销书《情绪智力》中提出,情绪智力可以习得,学校应当对之进行系统的教学。然而现实中,能做到这一点的寥寥无几。有调查表明,在美国初、高中生中,仅有29%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有关怀体恤、催人向上的风气。
与此同时,一支由众多心理学家组成的预防小组正致力于开展一项被称为“社会情感学习”的活动。专家们相信,如果学校引导青少年如何与他人合作、调节自己的情绪及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就能够帮助他们以更好的姿态迎接包括学业在内的种种挑战。
“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旨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帮助他们做好情绪上的准备。研究显示,该项目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健康水平,改善其社交能力,并营造更加积极的校园环境。据《儿童发展》期刊上的报告称,参与该项目的213名学生在成就测验上的平均得分比对照组的青少年高出11%。另有研究表明,在戒烟断酒、制止暴力、缓解社交恐惧、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方面,“社会情感学习”为青少年带来的改善可以在项目结束持续很久。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预防研究中心负责人马克·格林伯格博士创建的“促进选择性思维策略”项目是该领域研究得最久最严谨的项目之一。在该项目中,老师带领学生做一系列简单易懂的活动,从而帮助学生认知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思维和情绪。例如,在一项活动中,孩子们制作一幅类似红绿灯的海报,每个“信号灯”都代表了建设性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红色表示“暂停,冷静头脑”,黄色表示“放缓,边做边想”,绿色表示“冲吧,付诸实践”。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这些指导语,并评价自己解决问题的效果。格林伯格表示,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将显著提升“专注持恒、突破定势、未雨绸缪”等重要的学习技能。
其他研究者则着手将触角伸向这一项目可能惠及的其他领域,如保健、育儿及特殊教育。
研究者认为,所有的不当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缺乏社会和情绪能力,而家庭的破裂、暴力的耳濡目染以及某些基因和生物学因素又使之雪上加霜。
倡导者相信,通过提升学生的情绪和社交技巧、营造关怀与挑战并存的环境,学校和家庭便可以对这些问题标本兼治。
韩晓晨/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