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企业永恒的大课题,是驾驭企业巨轮的大智慧。50年来,管理创新一直是胜利油田提升内涵发展、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管理创新从根本上解放了生产力,为10亿吨原油的积累插上了翅膀。
特别是“九五”以来,面对老油田既要保持高产稳产,又要提高效益的新课题,胜利油田以“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为主线,遵循发展为本、效益至上的理念,坚持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立足科学开发、精细开发、立体开发和极限开发,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大胆尝试,探索“油公司”模式、一体化机制、全过程精细管理等独具胜利特色的管理模式,为老油田勘探、开发注入了强大生机与活力。
油公司模式撬开“难动用”之门
经过50年的勘探与开发,胜利油田的高丰度资源急剧减少,特别是进入“九五”以来,低渗透、稠油、复杂岩性等特殊类型的难动用油藏,逐渐成为产能建设的主阵地。难动用油藏与正常经济可采油藏相比,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投入大、风险高等特点,这决定了在开发上必须要走与传统油田开发不同的新路。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胜利油田打破常规思维,利用高油价的机遇,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难动用油藏有效开发的成功之路——“油公司”模式,使沉睡多年的难动用储量得以“解放”。
1993年,在国家政策允许范畴下,胜利油田果断决策,成立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专业化“油公司”——东胜公司。
自诞生之日起,东胜公司以其全新的投资、管理、经营机制,给开发难动用储量注入了强大生机与活力。东胜公司在投资上实行的是多渠道、多来源融资,明晰产权关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管理上,不组建专业施工队伍,一切项目均通过招标、雇用、“借脑”等形式,建立甲乙方合作关系;经营上,一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凭借灵活的体制优势和高效的管理,10多年来,东胜公司年产量冲上近百万吨,不仅为胜利油田“挤”出900多万吨难动用产量,而且自身资产规模也扩大40倍。
以东胜公司为起点,胜利油田又先后组建石油开发中心,鲁明、鲁胜等“油公司”,使大批一度被打入“冷宫”的难动用储量得以“重见天日”,实现了油气增产与增效的相统一。
一体化机制变接力赛为团体赛
长期以来,胜利油田对勘探、开发、石油工程三大系统,一直实行条块管理。随着油田勘探开发难度和投资经营压力的不断增大,迫切需要三者之间实现更加高效的组织衔接和协调配合。
胜利油田把加快推进一体化作为贯彻落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部署、做实、做精、做强“胜利长板”的必然要求。同时适应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的变化,不断强化勘探开发工程的结合,构建起与一体化管理要求相符合、相衔接的运行模式。
一体化运行机制使勘探、开发、钻井、工艺、地面等专业达到空前融合,勘探主动向开发延伸,开发提前介入油藏评价,发现储量和开发评价、前期准备的过程实现了有机融合。油田开发由“接力赛”变为“团体赛”,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使“老168”的开发驶入优质高效的快车道,与同区域、同类型运用传统模式开发的“老163”区块相比,建设周期缩短近一年,而平均单井生产能力却提高53%。
胜利油田坚持把一体化机制向各个领域延伸、扩展。
孤岛采油厂以内部模拟市场为平台,不断提高原油产量“链条”上采油、作业单位的生产积极性,实行“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一体化管理办法,作业成功率由90.7%上升到93.1%,油井免修期由510天上升到534天。
“十一五”以来,胜利油田先后发现探明储量500万吨规模以上区块15个,累计探明储量达到49.33亿吨,储量动用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88%,老区采收率由30.5%提高到31.8%。
通过“一体化”运作,“胜利长板”拉长,胜利油田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精细化管理力助老油田益寿延年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后,如何延长油田开发寿命,怎样提高开发效益,成为胜利油田需要面对的课题。
“作为资源采掘业,必须树立和强化油田开发经济寿命期的理念,而且延长经济寿命期的根本方法是精细管理。”胜利油田分公司总经理、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孙焕泉说。
在精细管理的过程中,胜利油田坚持精细开发管理与精细经营管理并重,千方百计在层中找层、水中找油,想方设法控制成本、减少投入,实现了老油田的高效开发。
作为全国“开发战线的红旗”,胜利采油厂采油22队同样是“精细管理的样板”。
1997年,胜采22队所辖区块的综合含水就已高达97%,当时预计,到2004年就会陷入无油可采的尴尬境地。然而,到今天,该队却连续11年保持年产10万吨以上。
这些石油是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韵律层挖潜找出来的。他们对40多口早已被打入“冷宫”的高含水井进行分析,重新筛选评价近百万个数据,发现一个个以往被忽视、厚度不足2米的潜力层。目前,该队在开发38年且仅有6平方千米的“弹丸之地”上,先后查找到地质储量210万吨,新增可采储量79万吨,水驱采收率突破43%;自然递减连续10年控制在10%以内。
精细过程管理也是实现油井稳产增产的关键。现河采油厂在认真研究老油田开发后期经济生命周期的基础上,以油藏单元为对象,根据开发生产任务及开发指标,大力推行单元目标化管理,通过为每个单元量身定做治疗方案,把生产能力调整到最佳状态,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佳效能。全厂连续十几年都在20%左右的自然递减,在2009年出现华丽转身,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6.3个百分点,全厂77个开发单元,有55个实现产量稳中有升。
“十五”以来,胜利油田连续11年保持综合含水不上升,油田采收率年均提高0.37%,相当于每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8000多万吨。
近年来,以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单元目标管理、系统节点管理等模式为主体,胜利油田建立完善了一整套具有胜利特色的精细管理模式,油田高效开发尽显活力。2008年,围绕陈311块薄层稠油的开发,油田决策者进行了6轮多专业、多方案综合优化,最终决定采取分期建设、接替稳产的建设模式,百万吨产能投资从54.4亿元下降到40.8亿元。2009年全油田完成降本压费10亿元,2010年实现挖潜增效21.82亿元。“十一五”期间,实现利润1683亿元,比“十五”增长77.5%,实现企业增加值4318亿元,比“十五”增长98.6%。
50年、10亿吨。站在这一闪亮历史性节点上回眸胜利,创新管理、精细管理在胜利油田已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形态和方法,而且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理念与文化,被广大干部职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它犹如高效开发老油田的激活码,使胜利油田在紧握时代脉搏的进程中,不断实现着自我超越。
依托独具特色的胜利管理模式,胜利油田已连续11年保持综合含水不上升,目前全油田有8.36亿吨储量采收率达到40%,3.9亿吨储量采收率突破50%;老区采收率较“十五”提高1.6个百分点,增加可采储量5850万吨,有效实现了资源的有序接替和开发的良性循环。
本版撰文 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