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情能持续多少年?胜利人说,50年太短,100年吧!
2011年4月16日,胜利油田迎来“发现50周年”的庆典。官方数据显示,油田累计生产原油已突破10亿吨,约占新中国原油总产量的1/5。
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和胜利油田的人聊天,听到最多的关键词是“情”。
问胜利人“情”为何物?老人说,50年前,在荒凉的土地下一遍遍地寻找油田,心里装着满满的爱国之情;创业之初,天地为家、吃糠咽菜、艰苦奋斗靠的是激情;再干50年,靠的是豪情。
在这里,谈“情”不是空话,“情”字说在嘴上,落在实处。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典型,像战场上的指战员,带领着一批又一批战友,把敬业之情、奉献之情、爱岗之情、忠诚之情做到极致,然后传到下一代石油人手中。这份情薪火相传,从未间断。
青春的气息,在胜利油田,历久弥新。
敬业之情:勇创新,引领国际石油科技浪潮
上世纪90年代,胜利油田出了一位王进喜式的全国劳模——王为民。他坚持“岗位做主人,奉献为人民”,先后取得了3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其中有5项获得国家专利,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那时,刚满18岁的高志鹏初到油田,王为民的事迹让他心潮澎湃。20年后的今天,高志鹏已经拥有了3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其中17项获得国家专利。
1991年,高志鹏从胜利油田电力技校毕业,来到胜利油田最西部的临盘采油厂供电大队,成为该队的一名电工。
1993年,通过成人自考,高志鹏考上了上海电力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上了4年函授。每次去参加面授,他总是带着一大堆问题,抓住一切机会向上海电力学院电力自动化系的教授们请教。专科上完后,他依然不甘心,又参加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
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后,他在检修工作中努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尝试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他将自己20年的工作经历划分为两个阶段:前10年是“对付”盗电行为;后10年是找解决电网接地故障的方法。
上世纪90年代,盗电行为严重,油区用电管理难度大。作为当时油田电网的一名员工,高志鹏看着供电线路上的私接乱挂,心急如焚。他想,能不能研制出一种更可靠、耐用、不易被损坏的开关,以解决这个问题。抱着这个念头,他试着用对讲机做控制器,焊了一个在几公里外就能拉闸、合闸的远控开关,成功解决了问题。后来,这项成果获得油田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油田推广应用后,3年内创造了几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为解决临盘供电系统跳闸率高的问题,高志鹏向老前辈们请教,详细翻阅临盘电网的设计资料、运行档案,进行科学分析,把握临盘电网运行的内在规律,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一套适应电网实际运行状况的整定方案。2005年6月,这套方案经领导批准后实施,整定完成后的临盘电网,跳闸率大幅度降低,自动送电的成功率达到80%以上。
高志鹏说:“就像王为民一样,现在不但要实干、苦干、会干、能干,还要干出名堂。”
和高志鹏一样,现在已有30余项革新成果、7项国家专利的程海鹏也是石油技校出身。程海鹏说起自己取得的成绩,也总会提到王为民,“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王为民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我与他仅有一面之缘,甚至都没有机会多说几句话,但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巨大的人格魅力,让我叹服。此后,我就想处处学他,现在终于学得像个样子了。”
走上工作岗位后,程海鹏曾有段时间需要每天去抄电表,“看着电量分析,就觉着这块儿得省些电,那块儿也该省些电,觉得自己必须找出个节省的法子”。
凭着这股“省”劲,程海鹏发明了“抽油井节能减速器”,成功解决了抽油机井的高耗能问题,实现了抽油机运行参数的最优化,并获得国家专利。2004年,该装置被命名为“胜利海鹏抽油机节能减速器”,目前已在华北、中原、江苏、大庆等石油系统全面推广。
胜利油田拥有一位工程院院士、140多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5000多名高级技术人员,同时还有近11万名青年技术工人。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共取得1873项各类科研成果,其中88项获国家级奖励,308项获省部级奖励,取得专利授权473项。近几年,胜利油田每年科技直接增油量在300万吨左右,科技成果推广率达86%。这些让人刮目相看的数据,是对石油企业已成为高科技企业的最好诠释。
“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已成为新时代的胜利精神。近年来,胜利油田涌现出一大批如王为民、陈景世、高志鹏、程海鹏等新时期知识型、技能型产业工人典型和工人技术专家。他们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引领着油田的广大职工,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奉献之情:艰苦奋斗精神代代相传
当个合格的油田人,基本素质是啥?胜利油田29岁的职工国梁说:“首先是艰苦奋斗。这个精神绝不能丢,‘铁人精神’是最基本的素质。”
国梁自嘲是“油二代”,他的父亲是一位转战过大庆、大港和胜利油田的“老会战”,曾担任过河口采油厂第一个采油队的第一任指导员;母亲也是一位“老石油”。小时候,国梁的家就安在采油队旁一座简陋的小平房里。打记事起,他看到的就是油工衣、油工帽;听到的不是油就是气,不是创业就是会战。
于是,石油人的豪情从小就在国梁心里扎了根。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他主动申请去了大王北油田。大王北油田远离采油厂驻地50多公里,班车往返一趟要颠簸3个小时。这里一年四季遭受风暴潮的侵袭,平均海拔不到1米,一天两小潮,半月一大潮。大王北油田由于刚刚投入开发建设,生活设施十分简陋,窗户上的玻璃被海风刮得七零八落,一间低矮潮湿的砖房内住了8个人。
但是,国梁还是扎了下来。没有水管线,他带着职工焊起了储水罐;业余生活单调,他们搭起了阅览室,建起了篮球场;海滩上没有植被,他们在队部前、井站边改良土壤,种花栽柳。
渐渐地,国梁成了队里的主心骨。
1997年8月20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风暴潮袭击了大王北油田。整整半个月,国梁带领职工们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地工作,比计划提前10天恢复生产。为此,胜利油田管理局为国梁带领的四队记集体二等功,采油厂授予四队“抗击风暴潮英雄集体”称号,国梁也荣立个人二等功。
近年来,刚走出大学校门就进入胜利油田一线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没有将自己的青春留在繁华的都市,而是一把接过“老铁人”手中的“磕头机”,延续艰苦奋斗的精神意志,把青春奉献给了荒原、戈壁和盐碱滩,献给了油田。
2001年7月,刚大学毕业的李科来到位于黄河尾闾的胜利油田。
远离繁华都市,远离亲朋好友,重复的重体力劳动、单调乏味的井队生活、艰苦的工作环境使得工作多年的老职工都忍不住抱怨。李科却在日记本里工工整整地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干事业有风有雨有得有失,得比失多;搞钻井有惊有险有苦有甜,苦比甜少。”
时代变迁,胜利人的奉献精神和扎根基层的踏实劲儿,被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油田人传承下来。他们将自己的起点放得很低,却飞得很高,很高。
爱岗之情:不断进取才能永葆青春
会战岁月,是胜利人心中永远鲜活的画卷和不老的青春之歌。从1964年1月25日国家正式批准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到1989年8月国务院批准“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更名为“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油田在长达25年的岁月里,一直坚持着“会战体制”。
1986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地质系的刘传虎来到胜利油田物探研究所,正赶上如火如荼的“孤东会战”。
1987年,他去四川石油管理局参加“地质裂缝”学习回来后,又赶上“桩西潜山勘探会战”。桩西潜山油气资源丰富,但构造破碎、裂缝储层多变、油气分布规律复杂。因此,研制开发裂缝预测新软件,准确预测有利储层分布范围是部署高产井位的前提。刘传虎成功研制开发了“裂缝多异常信息综合判识”软件,而且发现了胜利油田古生界潜山“逆断层”的存在,准确预测了该潜山裂缝发育及油气富集规律。在已钻5口千吨井的基础上,又部署探井9口,完钻后均获得日产百吨以上的高产,从而建成了年产50万吨的原油生产基地。
1996年,为实施中国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方针,胜利油田参与了新疆塔里木和田探区风险勘探,大批胜利油田人从山东转战新疆,刘传虎成为其中一员。油气勘探,尤其是新区勘探,从来都是艰苦曲折的、循序渐进的探索认知过程。比起东部,西部的环境和条件更加恶劣。“更苦的是分离之苦。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对人的精神煎熬,可想而知。”刘传虎说。
这些“抛家舍业”来到西部勘探油田的人,有的因为在前线值班,没来得及赶回家见病危的母亲最后一面;有的晚上得知老母亲因为突发脑溢血要动手术,便连夜赶回去,手术后的第二天一早又赶了回来……
“我们这个勘探团队真是具有‘亮剑’精神。”刘传虎骄傲地说,“为了勘探加班加点,已经稀松平常。没有加班费,就是为了想把工作干好。”
凭着这种“亮剑”精神,刘传虎和他的团队在胜利西部石油勘探过程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06年春天,新疆克拉玛依市南边的胜利西部新区车排子地区一片繁忙景象。拉油车频繁进出,优质的原油从地下深处被采掘出来。2007年,完全采用国际先进“油公司”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运作的胜利西部春光油田原油生产以121%的指标完成全年计划。这是胜利在西部开发的第一个油田,也是胜利油田的第75个油田。
进入油田20多年来,刘传虎主持完成了3项国家级科技攻关计划和30余项省部级、局级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出版专著两本,完成生产、管理、科研报告60余篇,在国际、国家级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对他而言,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无非就是一份爱岗之情”。
“成长在岗位,奉献在岗位”,胜利人的爱岗之情,从会战时期一直传承了下来。
如火如荼的会战岁月还历历在目,新时期科技创新的气息又迎面扑来。胜利人怀着那份 “成长在岗位,奉献在岗位”的爱岗之情,孜孜以求、不断进取,延续着企业的青春活力,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定位。
忠诚之情:时代在变,价值观从未动摇
国梁说:“胜利在我心里是一片净土。”
高志鹏说:“我们对企业,有种血脉相通、荣辱与共的感情。”
程海鹏说:“我绝对不会离开油田行业,我是在胜利长大的,没有企业的平台,我不可能有这些作为。”
这些油田行业的佼佼者,都被猎头盯上过。面对更加优厚的待遇和条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留下。他们留住的,是一块“胜利心田”。
胜利油田将“胜利心田”解释为:40多年来,几代胜利人积淀形成的对油田深深的归属感和眷恋,是以国为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拼搏奉献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因为这片“胜利心田”,胜利油田的年轻人显得更简单朴实、踏实肯干。 “基于最简单的认识,想把问题解决、工作做好,是一种最原始的感恩和回报心理。而人越简单,可能就越快乐。”胜利油田党校教授孙保真说。
石油行业一直是一个艰苦的行业,职工常年在野外作业,生活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在生产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井喷、洪水、冰凌、海潮等突发性灾害事故,给油田生产和职工生命带来严重威胁。“石油行业的生产方式、要求石油人拼搏、艰苦、奉献。” 孙保真说。
荒原、沙漠、盐碱滩……在这些条件极其恶劣的地方,很多油田年轻人一干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在那些边远的油站,他们可能连个人影都见不到,与他们为伴的就是一片荒草。
“正是这种痛苦的经历,反而更衬托了石油人的责任。”孙保真说,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胜利人在油田发展中,认真地挑起了大梁。他们在打造属于自己的时代精神的同时,将忠诚、责任、踏实、奉献这些质朴的情愫牢牢地烙在了心底。
同时,石油行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老传统,又让油田人自觉地把油田的发展与自身的切实利益结合起来。他们把自己与企业的关系看得很清楚,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胜利油田在继承“铁人精神”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企业文化做到了实处。健全的职工培训系统,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场所,每个基层队都建立了职工之家……企业与职工“将心比心”,带给职工心理上的“安全感”,职工也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企业的发展当中,共同进退。
创业、创新、竞争、发展,这是胜利油田开发建设以来几代建设者精神追求的浓缩,是胜利精神的集中体现,更是胜利油田维持“不老青春”的秘诀。
50年,胜利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情怀始终未变。
本报记者 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