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6月2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历史笔记

逼近真实的切·格瓦拉

实习生  陈倩儿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21日   10 版)

    新近公开的切·格瓦拉日记或许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著名的革命领袖。2011年6月14日,西班牙语版《一个战士的日记》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出版,切·格瓦拉的遗孀阿莱达·马奇与他的一个女儿参加了签售仪式。这天正值切·格瓦拉诞辰83周年。

    在这些此前从未公开出版的日记里,切·格瓦拉记录了他自1956年12月1日踏上古巴的土地,直至1959年1月1日古巴革命胜利前夕的经历。这期间,他与菲德尔·卡斯特罗并肩进行游击战,最终推翻古巴前总统巴蒂斯塔的独裁统治,卡斯特罗的权力也因而得以确立。

    据了解,这些日记很可能更真实地披露了卡斯特罗与切·格瓦拉的关系。一直以来,这两个红色革命斗士之间的关系被描述为父子般的亲密。该书的出版商透露,切·格瓦拉虽然学医出身,但热爱写作,不过他的字却写得“很糟糕”,编辑们不得不花费特别长的时间去解读他的手迹。

    当然,这些“糟糕”的手迹看来并不会影响切·格瓦拉的偶像形象。

    “今天很多喜欢切·格瓦拉的中国人,其实并不知道他具体是干什么的,只是喜欢这个形象,这个符号。”凤凰周刊主编师永刚说。他曾经策划并在中国出版《切·格瓦拉画传》与《切·格瓦拉语录》。

    师永刚非常期待这些日记在中国出版,希望中国读者更了解切·格瓦拉的“真实想法”,从而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的切·格瓦拉。

    生于阿根廷的切·格瓦拉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学医。大学毕业后,他选择离开富裕的中产家庭,先后投入多个拉美国家的红色武装革命。1967年,他在玻利维亚的革命失败后被捕,并被杀害,时年39岁。

    此后,切·格瓦拉的经历和故事几经演绎和传播,他一度成为全球共产主义运动者与西方左翼人士追随的神圣偶像。进入21世纪,切·格瓦拉的形象更加广为流传,并且在青年群体中不乏市场。无论是在第三世界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这个革命烈士的头像都可以轻易地在海报、T恤、背包、钥匙扣或香烟盒上被找到。

    无数人因而记住了切·格瓦拉头上的黑色贝蕾帽,嘴上叼着的雪茄,一头卷曲的长发,以及那犀利而忧郁的眼神。而透过那些轻易便能找到的产品,切·格瓦拉似乎走下了神坛,转而成为一个符号,代表着一种时尚、自由而叛逆的生活。

    “今天,切的形象被解释得越来越酷,传播得越来越广阔,但其实这离真正的切,是越来越远了。”在师永刚看来,这是一个令人无奈的悖论。

    与这个酷炫形象恰成对照的是,在今天的古巴,民众心目中的切·格瓦拉,仍然维持着一种正统高大的神圣形象。

    北京大学西班牙语在读博士于师洋,曾赴古巴交流学习。她在古巴的一年几乎每天与切·格瓦拉一同度过:在首都哈瓦那,切·格瓦拉的海报、明信片与半身纪念碑随处可见;切·格瓦拉的名字每隔几天就在报纸上出现一次;在前身为工业部的内政部7层办公大楼上,切·格瓦拉的大型镂空头像长期悬挂……

    古巴的老师和朋友告诉这名中国留学生,他们崇敬的这位革命英雄,在与卡斯特罗一同夺得革命胜利后,曾先后担任古巴国家银行行长、工业部长、中央计划委员会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一度大权在握,是古巴经济的掌舵人。于师洋至今记得,一名古巴教授在一堂西班牙语精读课上谈论起切·格瓦拉,“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

    而在游人众多的哈瓦那古城,她发现,街头艺人如今最喜欢演唱的依然是《直到永远》。这首歌曲创作于1965年,其时切·格瓦拉正要告别古巴,前往刚果与玻利维亚,继续投身拉丁美洲未完成的革命事业。于师洋留意到,每当这首歌曲响起,游人驻足倾听之时,古巴的民众也会围上去,拍打着节奏一同哼唱这首“红歌”。

    “切·格瓦拉一直是古巴人心中的‘荣誉国民’,他的革命精神也是古巴共产党重要的精神传承。”同样曾赴古巴交流的师永刚说。

    不过在中国,师永刚感觉,人们喜欢切·格瓦拉,“其实都是喜欢内心的自己”,因为切·格瓦拉代表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想象力”。毕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一些中国人似乎总能从切·格瓦拉的形象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上世纪60年代的知识青年眼中,切·格瓦拉身上蕴含着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那时的知青带着切·格瓦拉所著的《论游击战》,跨越边界,去扩大红色阵营;而到了80年代,切·格瓦拉又变为一个纯洁青年,无数青年人被他的理想主义所感动,并借他的口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似乎在每个时代,每一个群体都在各取所需地塑造有关切·格瓦拉的神话。但是在古巴,于师洋感觉,切·格瓦拉的形象依然是“单一的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不过,她认为近些年陆续面世的作品和史料,正逐渐将这个革命斗士“去神话化”。

    实际上,种种资料表明,切·格瓦拉是一个复杂立体的多面体。他热爱革命,也喜欢雪茄、朗姆酒与女人;他心系穷人,也自认“酷爱杀戮”,对敌人从不手软,主张施加酷刑;他为古巴打下江山,但也因在任期间颁布的失效的经济政策而备受非议。

    在这个复杂的人物逝世44年后的今天,日记或许是接触真实的切·格瓦拉的最重要途径。在《一个战士的日记》之前,有关他两段重要生平的日记已先后由阿莱达·马奇运营的切·格瓦拉研究中心辑录出版。

    最早公开的是1968年的《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的日记》,这些日记记载了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进行艰难的武装革命的细节,同时也包括他被捕前夕濒临死亡的处境。该书甫一出版就引起轰动。

    随后于2003年出版的《摩托日记》,则是23岁的切·格瓦拉与友人骑摩托车穿越拉丁美洲的游记。该书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并在次年被拍成同名电影。这批日记记录了当时还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切·格瓦拉,如何被穷人的困境所触动,并决意投入红色革命的思想成长史,也透露了他对血腥杀戮的天然冲动。

    在《摩托日记》里,切·格瓦拉曾经写道:“我觉得我的鼻孔在不停的扩张,因为它闻到了火药的强烈味道和敌人的身体散发出的血腥味。” 

    “我希望古巴人民以及全世界的人了解切·格瓦拉,不要再扭曲事实,”在最新的签售会上,阿莱达·马奇指出,出版《一名战士的日记》是为了让人们如实地认识切·格瓦拉。她为此特别强调,这些日记“未经任何编辑”,是真实展现的切·格瓦拉的“工作,思想与生活”。

实习生  陈倩儿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6月21日 10 版

“谎言”需要捍卫
逼近真实的切·格瓦拉
你避不开思想中的暗格
绿原:孤独中怒放
传统出版从业者暂不必为饭碗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