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陈士渠,中共党员,一级警督,法学博士,公安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主任。2009年4月以来,在全国“打拐”专项行动中,陈士渠带领“打拐办”与全国公安民警一起,向拐卖犯罪发起凌厉攻势,令我国打拐局面焕然一新。陈士渠曾先后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等荣誉称号。
陈士渠心声
“得知自己即将负责全国打拐工作时,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想到今后将与拐卖犯罪嫌疑人直接交锋,我觉得自己距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看到亲人团聚,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真正的英雄不是我,而是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打拐民警,这绝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
点开陈士渠的微博,界面右上角清楚地显示着微博主人的粉丝数量:545989。
“微博是获取拐卖犯罪线索的方式之一。在微博上,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交流,获取拐卖犯罪线索。”陈士渠说。
身为公安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主任,今年已是他在这个岗位上的第四个年头。
1998年,陈士渠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毕业,他说,自己是怀着一个年轻人的“正义梦”来到公安部工作的。2007年,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筹划组建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陈士渠接到了一份任命通知。
“得知自己即将负责全国打拐工作时,我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想到今后将与拐卖犯罪嫌疑人直接交锋,我觉得自己距离梦想又近了一步。”他说。
然而,就任之后,摆在陈士渠面前的形势却不容乐观。“首先,部分地区拐卖犯罪案件高发多发,形势严峻,社会各界关注度高、群众反应强烈。其次,由于部门刚刚成立,打拐工作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陈士渠说。
拐卖犯罪屡打不绝,究竟原因何在?打拐工作中存在哪些具体困难和问题?如何强力推进打拐工作?面对这些未解的难题,2007年下半年,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拐卖犯罪形势和打拐工作调研”。
接到任务后,陈士渠率先深入拐卖犯罪多发地区,同打拐民警、拐卖受害者家属座谈,剖析案例。
“经过长达半年的调研,我们发现,由于儿女双全的老观念残存等因素,一些地方长期存在拐卖犯罪的买方市场。有利益驱动,人贩子就不惜铤而走险,使拐卖犯罪屡打不绝。”陈士渠说。
通过深入分析,陈士渠还发现,由于拐卖犯罪基本都属于团伙作案,犯罪分子流窜性极强。“被拐妇女儿童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就被多次转手倒卖,因而为案件侦破、取证制造了很多障碍。”他说。
“儿童失踪被拐后,由于体貌特征变化巨大,也为后期身源确定带来了很多困难。”陈士渠认为,“相关法律规定的滞后也阻碍了打拐工作有效展开。比如,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儿童、少女失踪不能确定为刑事案件,这很容易贻误破案及解救的时机。”
针对打拐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调研结束后,公安部迅速推出一系列打拐“新政”。
2009年4月以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拐专项行动,对拐卖犯罪全面发起凌厉攻势。截至目前,全国破获拐卖妇女案件6574起、拐卖儿童案件4595起,解救被拐卖妇女11839人、被拐卖儿童6785人。
针对儿童身源识别确认难题,公安部建立了全国打拐DNA信息库,组织开展来历不明儿童集中摸排行动。“截至今年6月,已经有1287名多年前被拐失踪的儿童通过DNA比对被送回亲生父母身边。”陈士渠说。
面对辉煌战果,陈士渠坦言:“其实,我希望案件数量越来越少。”
担任打拐办主任4年来,陈士渠从不放过任何一次深入案发一线的机会。
“不深入一线,就不可能了解打拐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也就难以做好拐卖案件侦办的组织工作。”他说。
2011年年初,云南省昆明警方获得线索:有犯罪团伙从云南昭通、红河、西双版纳等地拐卖儿童,并前往福建泉州、三明等地贩卖。
“由于案情重大,接报后,公安部将其列为挂牌督办案件,由打拐办直接组织指挥,福建、云南两省警方分别成立专案组协同开展侦破工作。”陈士渠说,“经过侦查,我们掌握了该犯罪团伙成员的大量犯罪事实,并锁定了相关嫌疑人和被拐儿童下落。”
5月11日,在公安部打拐办统一指挥下,福建、云南两省动用了200余名警力,在多地同时开展抓捕、解救行动。
当天,陈士渠正身处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现场指挥解救行动。这次行动,福建、云南两省公安机关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名,涉及被拐儿童80余名。
“看到亲人团聚,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真正的英雄不是我,而是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打拐民警,这绝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陈士渠说。
实习生 董升升 本报记者 骆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