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某一天,在美国福特公司负责振动与噪声控制的华人专家庞剑,收到了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写给他的第三封亲笔信,这封信坚定了他回国的意愿。在这个讲求效率的网络时代,“跨洋信”的沟通方式虽略显落伍,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徐留平求贤若渴的举动感动了庞剑,也感动了很多像他一样的海外汽车专家。
庞剑的选择其实有很多。从2003年开始,庞剑就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之邀,以海外专家的身份,为国内各大车企授课。比起长安,庞剑与一汽、上汽的接触更多。当2008年美国底特律掀起中国车企招聘热的时候,庞剑就曾萌生回国的念头。
“上汽、广汽的招聘会很有派头,在底特律最好的酒店举行,宣传画把酒店墙面都贴满了,一场招聘会就有三四百人参加。相比之下,长安显得有些寒酸。”庞剑回忆,当时长安负责招聘的两位副总裁——朱华荣和马军,劝说他到长安看看,从未去过重庆的庞剑就此与长安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今天看来,长安“五国九地”的研发布局、自主品牌的快速成长,都与这种惜才若渴的情愫有关。与其他大企业集团相比,长安的合资企业最少,早年合作也不融洽,这也让它最先体会到核心技术受困的尴尬,因为曾经经历磨难,所以更懂得争取与珍惜。
突破荆棘
老长安人对早年长安与铃木的合作总是耿耿于怀。1984年,长安和日本铃木公司正式签订了技贸合作协定书,进行微车和发动机项目的合作,开始生产“长安”牌系列微车。尽管长安在合作中表现出积极的自主性,但由于核心技术被外方掌控,连更换一颗螺丝钉都要向外方报告。曾经走遍大街小巷的奥拓,因为日方的拒绝改造而丧失竞争力,这坚定了长安自主研发的决心。
1998年,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成立,早期研发人员只有130人,他们最早的研发不过是对老车型进行小改造。在长安汽车总裁助理、研究员级高工刘波看来,长安真正建立自主研发体系始于2000年。“那时长安开始与福特合资,铃木表示不愿意再提供产品了,逼着我们自己走。现在看来,这反而促成了长安的进步。”
刘波说,长安的自主研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步是采取外包方式,与国外设计公司合作;第二步是在合作中以我为主,将本土研发人员提升到重要位置;第三步是建立研发体系,布局“五国九地”,绝大部分工作都由自己人来做。
2000年,长安决定从最熟悉的微车起步,开发下一代微车。当时的合作伙伴是意大利都灵的IDEA汽车设计公司,双方在合同中写明:长安汽车研发人员必须参与一部分工作,并且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必须有长安人全程跟随。
次年,长安派驻微车项目团队前往欧洲。这个团队表面上是为开发一款产品,但事实上还承接了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长安建立一套完善的开发流程和设计规范。
2002年年底,长安启动新的研发项目,中方的贡献度已经达到了50%。与此同时,长安还启动了1.8升发动机的研发工作。到了中后期,长安人对开发的过程、项目管理和专业技术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长安的意图很明显,通过与国外公司联合开发,最终获得独立的研发能力。
刘波表示,长安在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上取得的最大进步是,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明白了什么样的产品才能成功。“一个产品的开发时间非常长,大概为30~35个月,不算人工费用,仅开发资金就要耗费3亿到10亿元。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市场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对我们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安学习了合作伙伴福特的做法,针对产品开发流程,设置了很多门槛和节点。“汽车产品为什么要确立流程,就是因为投资很大,你的竞争对手在变化,客户需求也在变化。长安作为老牌军工企业,以前是不愿意去对标的,只会埋头苦干。”刘波告诉记者,徐留平董事长2006年到长安来,特意提出要求,长安在开发中不仅要与本土品牌对标,还要与合资品牌对标。
“有句老话叫‘人比人得死,货比货要扔’,当我的产品品质和性能达到合资品牌的90%,价格却只是它的60%~70%,用户是你的还是我的?我认为,‘现代模式’最值得我们学习。从造型、内饰、品质上,韩国现代的提升非常快,在用户能感知的地方下了很多工夫。”刘波说。
在十多年的自主研发中,长安认识到,产品开发要体现出技巧性,从制造流程、工艺技术,到采购物流都要规范。产品开发是一个公司的行为,不是几个人或一个项目组的事情,虽然最后要靠产品获胜,但打仗打的是实力,靠的是后勤,前方将士能不能取胜,关键是粮食、弹药能不能上得去。
笃实自主
在与外方合作的过程中,长安的技术人员自提方案,经过反复对比、群体评审得出最终造型,希望在对标比较、合作开发中逐步实现自主。为此,长安在与意大利IDEA、德国EDAG、奥地利AVL等专业性汽车工程技术公司签订合同时特别要求,务必保证流程的开放与透明,外方有义务与长安汽车技术人员“结对子”,进行负责任的培训与指导。
2000年长安刚踏上自主开发之路时,只能承担不到20%的工作;到几年前奔奔开发时,已经担负起80%以上的工作。从奔奔到悦翔,再到最近的CX30,长安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在产品上可见端倪。
“我们一直在讨论,福特开发产品需要40个月,我们为什么30~35个月就能开发出来。一方面,我们做的工作可能不如人家多,所以自主品牌小毛病多。另一方面,福特、丰田这样的公司是面向全球开发产品,而我们是面向中国,做的工作就比别人少。”刘波说,也不排除中国人爱拼命,经常加班加点。他认为,国外产品平台和谱系已经搭建好了,所有产品都是继承性开发,在这方面,别人用8个小时,中国人要赶上就得用12个小时。
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长安在硬件设施上投入很大。1995年8月,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成为全国首批140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之一,2006年获得国家认可实验室资格,2009年长安在中国企业技术排行榜排第七,汽车行业排第一。
“谁也不比谁聪明,关键看你的手段。长安以前没有试车场,数据积累就是问题,严重影响研发效率。长安以前也没有碰撞实验室,进行碰撞测试还得去天津汽研中心。这些年来,汽研院、试车场、碰撞实验室都建好了,我们还率先建立了混合动力乘用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汽车噪声与震动和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采集数据非常快。”刘波说。
以正向开发为主,以我为主,是长安自主研发的特点。2000年,长安与福特谈合资,向福特咨询产品开发的技巧。福特一位高层的一句话让长安开了窍:“产品开发很容易,做一次不行再做一次,多做几次就明白了。”
在一次又一次产品开发中掌握规律,就能在今后少犯错误,这是包括福特在内的大型跨国公司的经验。刘波认为,国内一些企业采用外方平台开发自主产品,虽然起点高一些,能减少工作量,减少风险,并迅速投入市场,但弊端也很明显。
刘波认为,如果不是打造高端产品,自主品牌的中低端产品,尤其是10万元以下的,没有必要借用外方平台。而目前,长安的高端产品也是完全自己做,为的就是笃实自主研发的基础。
“当你的平台搭建好了,数据库建立好了,就可以掌握汽车开发的规律性,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快,如果只是把外方的东西简单拿来,那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刘波说。
全球发力
2005年5月,长安汽车在意大利都灵的海外技术中心变为长安汽车欧洲设计中心,正式独立运营,长安也开始了海外技术人才的吸收计划。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兼党委书记李伟表示,长安确立“五国九地”研发布局,是为利用全球优势资源,快速形成一流研发能力。
“意大利的公共设计资源,你不用别人也会用,几个国际大公司福特、通用、丰田都在这里,因为这里代表了汽车设计的前沿。长安目前几个负责造型的主管,有以前本田欧洲设计中心的主管,也有宝马的设计总监,我们吸收这些人才,就是为了与世界一流接轨。”李伟表示,他们意识到,留给长安快速发展的时间不多了,如果慢慢积累,肯定达不到要求,最快捷的方式是,将全球优秀的公共资源为我所用。
“汽车造型最优秀的资源在意大利,这里有文化,有创意,集聚了几百家设计公司,设计师都是自由职业者,他们有冲劲,有梦想。”李伟说,早期长安是找国外的设计公司设计产品,派自己人去学,这种方式只针对单一产品,没有前瞻性,现在早已过了那个阶段。
目前,长安的思路非常清晰,意大利设计中心负责外部造型,再由日本设计中心负责总布置和内饰,并从细节上打磨完善。这两个中心把长安的汽车设计能力提升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李伟认为,在国外建立设计公司的好处是,招来的人才是自己的员工,除了做项目之外,还要做产品分析研究和未来造型趋势预测,针对自身品牌的DNA,开发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在一些专项的技术领域,中国是有差距的。在国外建立公司,并不是说就不能贴近中国市场。我们每年都要把海外公司的设计师拉到中国来,带他们到处去旅游,看三峡,看苏州园林,让他们感知中国的审美观,最终产品要实现与西方审美观的最佳结合。”
李伟说,如果纯粹把造型设计放到国内,有两个风险:一是中国人才短缺,很难找到好的设计师,中国设计能力落后,纯粹由本土人才参与竞争,没有5~10年不行;二是外面人可以挖过来,但他可能会脱离自己的圈子。“在意大利,这些造型大师每周都有一个Party,大家一起聊,没准儿就能发现一个未来的流行趋势。到中国来,待个两三年可能就没有什么好的创意了。”
在英国,长安有一个动力系统开发中心。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技术积淀非常丰富,很多跨国企业的概念机都是在英国做。长安在那里主要进行先进动力总成的概念设计,瞄准最前沿的产品,用那里的优势资源,将世界顶尖的发动机技术为我所用。
今年年初,位于底特律的长安汽车美国研发中心成立。美国研发中心将专攻汽车底盘技术,包括底盘性能开发、底盘工程化设计、底盘技术研究以及底盘制造工艺研究等。新开发的各项底盘技术,将主要应用于长安汽车未来自主研发的中高级轿车及SUV车型。
李伟说,现在国内比较弱的项目,长安要在全球找到资源,这已经有跨国公司的概念了。“我们在全球很多地方布局研发中心,和世界一流高手过招儿,借用他们的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长安要构建中国最强的研发力量,其特征是我们的产品用户会接受,会喜欢,会买单。”
从以我为主,到自主研发国际化,长安的实力实现了超乎想象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在多年的开发过程中,长安积累了详尽的试验参数,总结出一套提升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开发经验,真正做到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这里的福利待遇没有福特好,但它给了你很多成长的空间。像我们这些海外的研发人员,最大的梦想就是为国内做一些事,长安给了我们施展所能的机会。”庞剑说。
本报记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