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6月2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旅游观察

旅游团购 馅饼还是陷阱?

本报记者 鄢光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24日   11 版)

    网络团购成为消费新宠,大到几十万元的汽车,小到几元钱的零食,没有不能“团”的。在这一片红红火火的“百团大战”中,“团旅游”也悄然兴起,且发展势头甚猛,甚至从国内游“团”到国外游。超低折扣的“批发价”,丰富多样的产品选择,旅游团购契合百姓日益多元的出游需求,正成为团购市场中的生力军。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旅游团购产品和服务良莠不齐,个别企业靠“低价牌”吸引眼球,看似诱人的超值“馅饼”,实则暗藏消费陷阱。

    目前从网上情况看,“团旅游”与传统旅行社的“组团游”不同,一般是发帖招集、报名、收钱,没有发票、保险,也不签订出游合同,一旦发生意外,出游者只有自认倒霉。有些不良商家甚至利用团购平台在做旅游部门严厉禁止的“零负团费”旅游。

    随着“团旅游”声势的壮大,加入者甚众。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旅游团购的低价中就暗藏了不少陷阱。加上我国目前针对网络团购尚没有明确的法律与监管,消费者维权很难。目前,有九成团购网只聚集团购,不开具发票、不签出游合同,如果发生纠纷与意外,没有证据,维权也没了根据。

    在调查中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虽然各大网站都在推出旅游的团购产品,但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其中的几乎没有。国旅总社相关人士表示,国旅不会有任何团购产品。国内最大的在线旅游企业携程网副总裁郭东杰也表示,并没有看到旅游团的团购有很大的市场,也没有推出旅游团的团购业务。“如果我们旅游业务做团购,也应该是以资源买断的产品为主,比如一日游团购,门票团购等,与做旅游团的团购有很大区别。”郭东杰说。

    旅游团产品的团购与酒店团购不同。旅行社的旅游团本身就是一种团购行为,旅行社作为旅游中间商,通过形成特定数量的团队向景区、酒店等议价,以获得一定折扣,再以打包价向市场推出。郭东杰说:“国内旅行社行业发展相对成熟,旅行社之间存在激烈竞争,旅游线路产品绝不是暴利产品,毛利并不高,不可能有非常大的折扣,恶性削价竞争只会导致坑蒙拐骗、服务和产品质量下降。”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09年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公报》显示,全国旅行社净利率为0.64%;旅游业务毛利率为6.89%。

    郭东杰甚至提醒说:“在现实中,一些网站以团购之名,行零负团旅游之实,成为虚假广告、旅游欺诈的重灾区,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损害旅游者利益,目前各地已经有因此导致的旅游纠纷发生。为了保障权益,旅游者应该注意辨别,不要轻信旅游团团购。”

    淘宝旅行平台高级运营经理冠南认为,旅游团购市场的前景很大,但目前的市场份额很小,“消费者对团购的关注度很高,目前,我们将团购变作一种营销方式,而非销售方式。通过团购带来的人气可以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而在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上,冠南表示,淘宝所有团购商品都有认证账户+消费者保障+销售额等额现金担保可以确保买家利益。除了机票和酒店两个在线旅游的传统销售项目,冠南认为在旅游的团购爆发力上,“一些旅游景点的门票也非常受欢迎。目前淘宝旅行团购单品的最高销售件数为2.99万件,团购的就是重庆一个景区的门票。”

    在团购网站中高调涉足旅游业务的团宝网CEO任春雷也提醒消费者,挑选商旅团购产品要特别注意,对团购企业和团购产品的选择与判断。“旅游产品的人为因素和变数很大,所以,要非常仔细地认清其产品细则和服务标准以及不可控力等因素。”任春雷说,“目前,团宝网的旅游项目多以景区门票和酒店为主,并且对票据的服务内容作出最大限度的明示,团友购买后甚至不用预约,自行把握行程和消费时间,这与旅游参团有‘全陪’、‘地接’的形式完全不同,不存在导游或者司机的引导和控制,也不存在所谓的‘零负团费’现象。”

    任春雷认为,旅游本身就带有团购的特质,特别是团体旅游本质上就是团购,成团消费的集中性和规模性,带来了较大折扣,也降低了成本。旅游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资源的无库存特性。景点和服务设施等都是固定的,但时间是流动的,对于景区而言,一定的时间内人的流量是评估其效益的最明确指标,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没有达到较高的人流量,那这个指标就是过去时了,没有补救的机会。而且旅游的另一个特点是有明显的淡旺季,淡季的资源和时间空置对景区而言更是极大的浪费。而团购正是通过低价、聚群、设定消费有效期等模式,充分利用景区的时间和资源,实现“提升知名度、迅速聚人气、均衡淡旺季”,这是团购对旅游业的一个直接效用。

    中国旅游研究院杨彦锋博士认为,团购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提供本地化的生活消费服务,而旅游恰恰是异地消费,“同一个时间从同一个城市去同一个目的地,这决定了参与的人数肯定有限,而且很难想象他们在同一线路上会有二次购物和重复消费。我们判断旅游团购的市场做不大,但作为营销和聚集人气的重要手段,是各大网站都不可能放弃的阵地。”对消费者选择旅游团购产品,杨彦锋认为,在旅游线路产品上,网站没有大幅让利的可能,一定要警惕“零负团费”的低价团;而在酒店等产品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有信誉的大品牌,“因为毕竟这个市场还不规范”。

本报记者 鄢光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6月24日 11 版

建党90周年庆倒计时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旅游团购 馅饼还是陷阱?
“去携大战” 揭示商业隐秩序
环球旅游热力榜选出中国人理想境外目的地
经济型酒店成毕业生落脚地
“趣·台北”展前记者会在京举行
人大新闻学院与海航旅业达成战略合作
“寻找身边的探路者”海选启动
电影《太行骄子》在京首映
奉献爱心 携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