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我们的知觉意识很可能像肠胃功能一样,决定着我们的食欲和饥饿水平。这项研究规模不大,结论却令人吃惊:原来,除了实际的进食量,我们对自己“摄入了多少卡路里”的心理感觉也参与了饥饿感的反馈,调节着我们的“饥饿荷尔蒙”。
这项研究报告发表于今年5月的《健康心理学》期刊。数名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志愿者参与了实验。研究者邀请他们先后在两个场合饮用奶昔。其中一次饮用“放纵之选”奶昔,其商标上注明内含620卡路里热量和30克脂肪;另一次则饮用“明智之选”奶昔,其商标声明只含有140卡路里热量且不含脂肪。
实际上,两份奶昔完全一样,都含有380卡路里的热量,但二者带来的效果却大相径庭:与饮用“理智之选”的数据相比,被试者在预期将要饮用“纵情之选”时,体内的“饥饿荷尔蒙”显著激增,并在饮用之后迅速的回落。
“饥饿荷尔蒙”由胃壁细胞释放,当它的水平升高时,人们的饥饿感便被搅动起来,继而以生物信号提示大脑准备进食;而当该信号减弱时,大脑则产生相应的饱足感。
报告作者、耶鲁大学临床心理学家阿莉娅·克拉姆表示:“我们可以耍个把戏骗过知觉,继而操纵这个饥饿反馈系统。这太有趣了!”当看到能让自己产生“放纵感”的食物时,我们便会感到通常意义上的“饥饿”,而一旦吞下他们,又会觉得格外满足。
对于一些人来说,“放纵”不过是一杯脱脂酸奶,对于其他人,则可能意味着一份全脂的哈根达斯。克拉姆指出,关键在于进食中的一个思维定势:你正在纵情享受口腹之欲,独占这份食物的美味、气息和质感。
那么,利用这种心理能否帮人们甩掉赘肉呢?波士顿医学中心卡罗琳·爱波维安博士表示:“这项研究很有意思,但我认为它并不能证实什么。”她解释道,“饥饿荷尔蒙”是因人而异的,受基因影响,超重人群的水平通常较高。同时,它的个体水平也可能每周不同,这要看我们到底吃了多少东西。
无论如何,这项最新研究还是给我们提了个醒:不要让那些声称“营养丰富”的标签引诱我们吃下更多的食物,毕竟,涂满巧克力的谷物棒往往比真正的健康食品更有诱惑力。
韩晓晨/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