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是在阿富汗战乱这样的大背景下,可能玛丽雅姆也不会获得幸福的人生。
有一种说法是,生一个女儿就要给她足够多的爱,这样等她长大之后,就不会因为对爱的渴望轻易被一些花言巧语所骗。其实,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都是一样的,父母要给予他们足够多的爱,是真的“爱”,而不是父母自以为的“爱”。人缺失什么,就会特别渴望什么,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了爱,就会穷极一生寻找,当然,结果往往是失望,甚至是绝望。
真实的生活不是偶像剧。在偶像剧中女主角总是被虐待,爹不疼娘不爱,家里一贫如洗,女主角不但要承担养家的重任,还要被爹妈嫌弃,可她仍然阳光灿烂,内心善良,开朗活泼,而且总是狗屎运般地被多金帅气男爱上。
就像玛丽雅姆,被自己的妈妈娜娜称为“一丛狗尾草”,“一丛艾蒿”。
“艾蒿是什么呀?”玛丽雅姆问。
“杂草,”娜娜说,“就是人们拔起来扔掉的东西。”
玛丽雅姆被称为“杂草”,她当然不会像衫菜一样遇到道明寺。她只是一个“哈拉米”(私生子),她的母亲当年只是她父亲家里的女佣,在怀孕之后被赶出家门。
娜娜的内心一直有受害者的感觉,“你知道他为了开脱自己,对他那些老婆怎么说吗?他说是我勾引他。他说过错全在我。你明白吗?在这个世界,做女人就是这样的。”
娜娜告诫玛丽雅姆,一个女人只要学一样本领,那就是忍耐。可是,当一个人始终以受害者自居的时候,就免不了会自怨自艾,可怜自己,而这些都是没有力量的。
所以女儿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并没有感到快乐,甚至也没有感到爱。玛丽雅姆的精神被娜娜绑架了,娜娜把自己的恨,把自己的价值观都强加在玛丽雅姆身上,“像你和我这样的女人,这辈子只要学一项本领就好了,那就是忍耐……你要忍耐的东西太多了。”
一语成谶,玛丽雅姆后来真的一直在忍耐,忍耐她那粗鲁的鞋匠丈夫,忍耐家庭暴力,忍耐冷漠,忍耐阿富汗社会对女人的不公。
在母亲那里没有得到爱,在童年时代,玛丽雅姆以为她有父亲的爱,即使母亲总是在她的耳边诋毁父亲。
“那天是星期四。肯定是的,因为玛丽雅姆记得那天她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她只有在星期四才会这样,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她对父亲的到来是如此的欢欣鼓舞,她以为这个男人,是真的爱她。
所以在玛丽雅姆15岁生日的时候,她鼓起勇气向父亲要了自己最想要的礼物——去他的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父亲为难地答应了,但最终仍然失约。她最终看出了父亲的懦弱、冷漠。和他所拥有的和谐家庭相比,玛丽雅姆的人生是可以被牺牲掉的。父亲的背叛对玛丽雅姆的伤害很大,她明白,其实父亲也并不爱她。在随着新婚丈夫去另一座城市的那一刻,她对父亲说:我再也不想见到你。
玛丽雅姆就这样割裂了自己和原生家庭的联系,进入了未知的婚姻生活,等待她的仍然是痛苦、失望,以及种种需要忍耐的东西。
这就是《灿烂千阳》中女主人公的故事。人,是不能离开大环境而活的,因为阿富汗特殊的国情,所以这个女人的命运总让人有一种无力之感。当然,选择继续忍耐还是选择反抗,还是与个人的性格有关。
《灿烂千阳》
胡赛尼著 李继宏译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