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1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还有多少人惦记着诺奖

韩浩月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12日   09 版)

    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还是话题吗?每年的诺奖颁奖,虽然还是有不少人关注,但这几年来,关注度明显在下降。可前几日,诗人叶匡政发表的一条微博所引起的争议,表明诺奖在中国,仍然是个热门话题,起码也算得上不缺乏人参与的谈资。所谓已经泯灭了的“诺贝尔奖情结”,其实还根存在很多人的心里。 

    叶匡政的微博全文是这样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贿赂的事情多极了!你不知道我每个月收到多少封信!中国作家要我给他们弄到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他们说:奖金我不要,钱可以送给你的。有人要我帮助他们得那个诺贝尔文学奖。有的说,把整个奖金让给我(他们只要名)。”受微博140字限制,一些背景没能交代清楚,这也成为该条微博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 

    这些没能交代清楚的背景包括,叶匡政的微博乃是引自马悦然接受北美记者采访时所发表的言论,言论全文见于一本名为《开放》的杂志上,从引用的规范化而言,叶匡政的微博缺少了出处一项,但和传谣无关,毕竟引用内容是一位公共人物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言论。那么,剩下的问题就很简单了,马悦然的说法可信不可信?究竟有没有人为获诺奖而行贿? 

    就个人理解而言,马悦然的话存在一定夸张成分,因为“贿赂的事情多极了!你不知道我每个月收到多少封信!”这句话,容易误导读者,使人觉得隔三岔五就有人要向马悦然行贿。但由于马悦然的形容是含混的,没有明确的数字,除了说其稍显夸张外,并无太多可指摘之处,如果他每月收到三五封提出行贿要求的信,那么说“多极了”也可以理解,毕竟在西方,敢于如此直白地提出行贿者,还是不多见的,每月有三五个人写信,的确足够多了。 

    说到贿赂诺奖评委,今年5月媒体的确报道过这样一条新闻:传内地作家张一一通过秘密途径,私授60万美元欲行贿马悦然。这事情是不是存在,抑或是不是早已屡见不鲜的“张一一式炒作”,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张一一不是第一位要贿赂马悦然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位,这样的人多了,终使马悦然老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怒批中国作家。 

    有不少网友怀疑马悦然的说法,并以一些常识作为怀疑证据,比如诺奖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马悦然没有公布试图贿赂他的中国作家名单等等,所以马悦然有可能是信口开河。对此,叶匡政的看法是,对于马悦然这种西方人而言,以他本人的身份和年龄来看,他不可能故意散布夸张、不实的消息,“他讲的话是要负责任的。” 

    我认同叶匡政的观点。这和马悦然的西方人身份以及年龄关系不大,而是基于对国内文学评奖混乱状况的了解,对一些作家“求奖若渴”心态的认识。这几年,对于国内文学评奖的质疑声音一直未断,评奖小圈子化,评委给自己评奖,传闻某些奖项明码标价……在如此评选氛围的熏陶下,避免不了有人脑子一热,试图以同等方式“谋取”诺奖。当然,给马悦然写信的未必是那些名头响当当的作家,而是一些这辈子都别想和诺奖沾边的伪作家、炒作者和沽名钓誉者。 

    2008年,安徽一诗人获诺奖提名的消息传出后,很快被揭破,所谓被提名,只不过是国内一家没任何影响力的民间刊物将该诗人推荐为诺奖候选人,而诺奖候选人是没有特别限制的,“一般的大学、研究所或是文学协会要提名并不是很困难,甚至主动索取也没问题。”声名显赫的诺奖在外围提交参评作品方面,竟有如此开放性,难怪有人会错误以为,诺奖和国内某些文学奖项一样,“操作”的门槛是很低的。 

    很多中国著名作家都被传出过有望获得诺奖的传闻,对此这些作家早已看开甚至持排斥态度,比如莫言曾表示,“中国作家对有关诺奖的提问深恶痛绝”;比如有人问余华是否对诺奖感兴趣,余华的回答是“外国人都不知道我是谁。”

    中国的著名作家对诺奖话题讳莫如深,和他们明了诺奖的评选原则及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差距有关,更和诺奖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无边非议有关。换句话说,这些中国著名作家本身都已经对获诺奖不抱什么希望了。那么究竟是谁还在惦记着诺奖?答案已经再清楚不过,要么是那些拿诺奖意淫的人,要么是那些认为“潜规则”可以搞定一切的人,这类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他们多少还处在文学的圈子之内,有的甚至还是个二流、三流的作家兼文学官员,他们对诺奖的兴趣,比最有可能获诺奖的作家高得多,如果马悦然公布了给他写贿赂信的中国作家名单,那么名单上所呈现出的名字,必在上述种种人之中。

唱给北京的小情歌
还有多少人惦记着诺奖
那些被遗忘的胡同时光
救救文艺创作!
麻辣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