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7月1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那些被遗忘的胡同时光

本报记者 王晶晶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12日   09 版)

    冬日里的白塔寺东夹道。

    栾正曦摄

    好景胡同是北京城南现存的典型胡同之一。

    栾正曦摄

    27岁的栾正曦是一家网站的摄影记者。工作中,他的相机大多时候对准的,是T台上妆容精致的模特,或是新闻发布会上疲惫的娱乐明星。然而,一有时间,他更喜欢钻进北京老城区那些破败的胡同里。10年间,他用万张胶片记录下了这个城市正在消失的古老肌理。在他的照片里,男人们穿着羽绒服,在胡同里下棋;老人站在胡同里私搭的小煤棚前,戴着老花镜,在冬日的阳光里看着一份《北京晚报》。他用照片复活了一个确实存在又即将逝去的北京。

    “咱们坐的这个位置以前是胡同,这条街以前稍微比现在窄一点儿,门脸对面还有房子,再往外才是街呢。”在宣武门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他用手比画着这里以前的格局。如今,他用语言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还原出的那条胡同,早已在外拓城市主干道的推土机下消失不见了。

    栾正曦曾经就是一个生活在胡同里的北京人。那时,他和奶奶家的四户人住在西城区一条死胡同的四合院里。院子里种了三棵石榴树,两棵枣树,还有两棵香椿树。他在院子里打羽毛球,搭葡萄架,甚至同时养了乌龟、猫、兔子等好几种动物。

    “我们家是靠在胡同口的第二个院,我们这条胡同有10个院子,我可以从第二个院子走房顶,走到第十个院子找我的朋友玩。”如今,早已搬入楼房居住的他,说起这些言语中依旧眷恋不舍。

    1998年,正在高中学习摄影的栾正曦打算拍点胡同里的人文景观。起初,他只是拍胡同里的典型景物,但没过多久,拆迁的洪流向北京内城袭来。这时他发现,胡同里的一切都变成了典型。于是他开始和推土机赛跑,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只要有时间他就背上相机、揣着地图四处转,因为很多东西“拍一次少一次”了。

    四合院里的水缸,影壁,胡同里遛鸟的老头,老头怀里偶尔响起的一两声蛐蛐的叫声,甚至连房顶上蹿来蹿去的野猫,如今已经很少见了。栾正曦想拍北京传统的胡同,也就是那些还保留着原始模样未经改造的胡同,但他不喜欢“破破烂烂”这个词,“那只是岁月的痕迹。”他纠正记者。他不喜欢拍那些被刷了层灰漆后、面目统一的新胡同,但即使是这种胡同,在如今的北京城里也快不见了。

    栾正曦有一张从二手市场淘到的1954年北京市城区地图,他经常在地图上画出一个区域,然后实地去找一找这些胡同。可老人们告诉他,这张地图上的胡同,50%在上世纪80年代就消失了。有一次,他看到一张九道湾胡同的黑白老照片,这条胡同位于东城区北新桥附近,因拐弯儿多而得名“九道湾”。那张照片中,一位老奶奶正推着小竹车经过胡同里的一个拐弯儿,整个画面让人感到幽静惬意。可当栾正曦真的找到这个地方时,他却失望了,胡同里添上了空调机,墙被刷上了统一的灰色,上面还喷上了“办证”的小广告。他什么也没拍,就离开了。

    “胡同的位置被保留下来,可里面的东西已经全变了,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胡同。”他说。

    二环路里的每一条胡同,栾正曦已经走了好几遍。“不要以为二环里的东西挺多,其实用不了几次就走完了。”甚至在等人的空隙里,他都要到附近的胡同里溜达溜达,看看还有没可以拍摄的对象。听说谁家住在胡同里,他的眼睛马上一亮:“你们家院里还有什么老东西吗?”

    惊喜是有的,但多半是失望。1999年栾正曦刚开始拍胡同时,一天就能用掉6个胶卷。现在,两个月也不一定能拍完一个。有一次,他本来打算去丰盛胡同拍点东西,可是20天后他再到那里,已经是一片废墟。后来,他只要开车或者坐车时,看见一个楼群里还有胡同的影子,就马上去找。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他还是赶不上推土机的速度。

    栾正曦的业余时间几乎都花在了为胡同拍照上,他常常花一个下午,走上三四个小时。有人不理解,觉得他成天拍胡同里“光着个大膀子”的人,是不是在体现城市的阴暗面。还有人问他,北京有很多不同风光,为什么要拍胡同呢?

    “如果不是住过胡同里,他不知道拍什么。”他无法说出自己对哪条胡同最有感觉,“这不是拍风光。这是一个拆迁的过程,不是建造的过程,如果我拍过100条胡同,10年后都没了,这100条都很珍贵。”

    栾正曦希望通过自己的照片,让很多人找回逝去的记忆。他的拍摄要求近乎苛刻:一定要用胶片,还得是反转片,而且最好是在阴天,这样才能体现出胡同的味道。而且这些照片,他都是不卖的。

    栾正曦很少去南锣鼓巷、五道营胡同这些由胡同改造为休闲场所、旅游景点的地方,尽管它们早就被认为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之一,如今以古老的身躯迎接着年轻的游客。可栾正曦认为“那不是属于北京胡同的东西”,他更向往的,是父辈时代的北京:傍晚去西直门城楼上看日落,晚上到城门洞里逮蛐蛐。“现在感觉都变了,如今的北京,看到的都是陈列品。”他说。

本报记者 王晶晶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7月12日 09 版

唱给北京的小情歌
还有多少人惦记着诺奖
那些被遗忘的胡同时光
救救文艺创作!
麻辣一周